分享

我为什么要继续较“假课文”的真儿?

 汉青的马甲 2017-04-07


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上医院已来不及,必须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急中生智,找来几面明晃晃的大镜子,把油灯的光汇聚起来,照射着让医生成功地实施了手术。

——来自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爱迪生救妈妈》

翻翻孩子的语文课本,你是不是也看到了这篇文章?

你有没有怀疑过,小小的爱迪生真的救了他的妈妈吗?

爱迪生1847年出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诞生于1886年。

况且,镜子反射的灯光属于有影灯,根本不符合做手术的条件。

这样看来,孩子们学的可能是一篇“假课文”。

也难怪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再次看到这篇早就备受质疑的课文时,会接连发出三个“为什么”,觉得孩子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一时间,关于“假课文”的大讨论再次成为舆论热点。

让观澜君更为震惊的是,有网友揪出,我们学过的“假课文”,还不止这一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洛杉矶大地震发生的时间为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文中表述与事实严重不符。

《乌鸦反哺》,讲述了老乌鸦将小乌鸦带大,老乌鸦飞不动了之后,两只小乌鸦不忘养育之恩,捉来虫子给母亲吃。

生物学上已经证明,乌鸦没有家庭,反哺的习惯也就无从谈起。

《华盛顿与樱桃树》,讲述了幼年的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

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居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那些年,我们究竟学了多少“假课文”?

很快,在“假课文”事件的发酵下,一些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也立场鲜明地各自站队,观点碰撞得异常激烈:

第一个碰撞来自于,教材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教学工具吗?

邵阳学院 @刘运喜 :语文教材怎么就不能有“假课文”?它毕竟不同于新闻、历史,只是一种教育工具,一个教学的蓝本。

VS

《北京文学》副主编 @师力斌:别觉得“假课文”没什么。孩子的记忆长久而深远,在课文中以教育的名义,把杜撰的假事安在真人身上,是要不得的。 

那对于课文来说,是不是只要价值观正确,就可以忽略其真实性?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 @连中国:我们的教材中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把这些作品的价值全部挖掘出来已经很棒了,没必要在个别存在质疑的课文上纠结。

VS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余党绪:在进行课文的选择时不能仅仅在价值观上把关,还要在事实上把关。如果孩子发现事实本身是虚假的,将会连带对传达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

语文不是历史,是不是忽视“假课文”的理由?

北京市海淀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语文不是历史。其实语文课文本来就存在两种类型,就是写实文体和虚拟文学。

VS

湖南省武冈市邓元泰中心小学@刘传斌:虽然语文不是历史,但也要守住底线,尤其是涉及到历史人物,更要遵循客观真实原则,否则,就是对读者的欺骗,也是对主人公的不尊重。

观澜君注意到,除去对“假课文”事件本身的争议,也有学者考量了事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 @唐晓敏 撰文称,比假课文更多的,是“水”课文——

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含量不足、中华文化精髓不足,让很多语文教材有了“白开水”似的观感

他认为,《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有500多字,告诉学生的不过是: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向爱迪生学习。

这500个字,还不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8个字更有教育的价值。

文化的含量低,特别是中国文化含量严重不足,是当前语文教材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不应再被忽视。

看来对“假课文”,大家也都是操碎了心!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质疑、声讨和争论,亦有专家站出来说,“教材可以批评,但不要炒作。”

观澜君倒认为,教材有“刺”与读者“挑刺”,都属正常。

只要是理性的声音,争议激烈些也无妨。倘若各自摆出观点和依据,辩论、较真,“假课文”事件又何需一次次进入公众视野?

就怕不“较真”。

观澜君梳理时发现,早在2009年,三位语文老师就已经指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种种问题,比如《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他们已明确指正是“假课文”。

当时经过媒体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网站上删除了该文章的电子版。

但让人费解的是,8年过去了,这篇课文依然“屹立不倒”。

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给出的回应是,譬如《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实际上综合了多方专家意见,是有故事材料原型的。

诚然,教材尤其是小学教材的编写,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一方面,要考虑小学生群体的文化层次,比如对汉字的掌握,对故事历史背景的了解等。

另一方面,又要展现出教材的趣味性,使其能更好地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需求。

同时还要在课文中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在教材的熏陶中塑造健全人格。

“更理想的课本”,似乎总是在路上。

可事关祖国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教材编写者难道不该拿出专业的真态度么?

每次等到问题被热切关注后才有所推进,孩子们的成长教育怎么办? 

他们(以及长大后的我们),有多少个8年可以等待?

“几乎每过十年都会有一次关于语文教材的大讨论,实际上,大家讨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批评哪套教材,不是为了说现行教材不好。”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徐冬梅 认为,争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建构

较真的背后,是公众对优质语文教材的殷切期盼,也是对高品质教育的强烈需求。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对于此次“假课文”事件引发的讨论,人民教育出版社也迅速地在官网上作出了回应:

“明年后人教版所有旧版教材将全部更换为新版教材,旧版教材不再使用。在新版教材中,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这波“假课文”的讨论或许可以告一个段落了。 但愿,是永远的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