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西方哲学家鲜有豁达平和,而东方智者却很少人格分裂?

 墨菊香 2017-04-07
西方哲学是一种纯粹抽象的、理论的活动;活动的产物将被划入某个学科;



但是,「认识论很难独立于认识,方法论很难独立于方法,实践论很难脱身于专业」;硬币的另一面,分工细化推动社会进步。所以西方哲学家要么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要么偏执,神经或者精神异于常人;

中国哲学和科学没有明显的泾渭分明,所以哲学也是某方面、或者全方位智慧的体系化集成,「认识论里含认识,方法论里含方法,实践论里含技能」;更主要的是,立足于人本,回归于群性,必然社会结构超稳定;

中国哲学家往往是人文大家,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以群,也可以独。

纵观中西哲学观,一个聚焦过程,一个倾心结果,可谓相得益彰;

西方哲人很多倒在路上,东方哲人基本豁达圆满,似乎也挺顺理成章的。



从心理学上看精神分裂大多是内心两股力量在搏斗,解决不了冲突所造成的。

人性是渴望自由的,社会一般是重次序重束缚的,只有当社会进入高级阶段,把人当目的不是当工具的社会里,社会性和人性相一致,都是为了释放自由,那么正的力量(自由)战胜了负的力量(束缚),冲突解决了,精神分裂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社会仍在低级阶段,还是把人当工具,社会性和人性严重背离,负的力量(束缚)战胜了正的力量(自由),冲突也解决了,精神也不分裂了。


明白了吗?中国人很少精神分裂就是因为我们负的力量早把正的力量战胜了,我们早被驯化成了动物,没有了精神的存在,哪里还有什么精神分裂?    

   


在社会新旧交替阶段,人的自由性从过去旧的束缚里要挣脱出来,那时自由在增长,束缚在递减,两股力量搏斗之时,精神分裂症者最多,现在的中国正是处于此阶段,所以,从人性健康方面上讲,精神分裂症比一般人要健康得多。

我们现在读的许多西方哲学家,大多是文艺复兴后的,那时西方正是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哲学家们内心的两股力量也正是激烈搏斗之时,有的闯过去了,有的没有闯过去,尼采,克尔凯郭尔,还有什么哲学家都有精神分裂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他们比一般人都健康得多

你会看到现在许多人读了尼采的书以后不久,马上精神就和过去不一样了,变得神采飞扬,其实这正说明此人内心的自由感比一般人要多,很容易受到自由的感召,正说明他比一般庸人要优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