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解译灵玉和田玉(结构杂质)

 古玉寻缘 2017-04-08


图片选用新疆朋友发来的新疆和田于田山料记实图,在谢过杨总!

上接《一解译灵玉和田玉

说下和田玉晶体结构中的杂质

和田玉中的杂质要分为几个概念来解说:      

和田玉的杂质又称天然内含物或包裹体,是一种内部特征。玉的杂质主要是石,根据石与玉料的界线清晰与否又可分为“死石”和“活石”死石中的石与玉界线清楚,石多在局部或呈带状,只局限在硬面或堵头上,不侵入玉内部,可以分割,取出好玉。比如玉抱石、石抱玉即属于死石。活石中的石与玉界线不清楚,石会侵入玉内部,与玉包容,取出时难度较大,容易伤玉。所谓包裹体杂质属于和田玉生成发育成玉的结果,是某些玉石出现的外部表现,出现局部的玉跟石的分化现象,留玉弃石的选择。这是整体的局部选择处理,需要的是切割与打磨的取材使其认为改变外观。

在玉石选用和处理要甄别情况,做恰当的处理。处理玉石的杂质叫”挖脏”。有的玉石中的杂质坚硬且细腻,艺人能通过巧妙的利用,做出利用杂质且不影响玉石美观的产品来。在这里咱不去过多解说关于玉石精巧取料,当然这也是“灵玉”外观的一个重要表现。但不代表神秘内涵,是人为控制的,不是“灵玉”的内在神秘。

和田玉为透闪石,颗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世界上闪石玉有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类。和田玉属透闪石类,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在国内外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是较高的。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1%3%,多在1%左右。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见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杂质矿物所占比例甚小,一般为总量的1-5%它们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白玉中,见有磷灰石和磁铁矿以及少量的榍石,磷灰石一般粒径为0025mm左右,磁铁矿为001 mm左右,榍石大小变化范围较大。磷灰石在镜下可见其典型的六方柱横切面形态,表明白形程度较好。磁铁矿呈自形或半自形。榍石在单偏光下为褐黄色,具弱多色性,自形程度较差,正交偏光下干涉色带矿物本身颜色。青王中杂质矿物除个别磷灰石、磁铁矿外,还具有斜黝帘石和微量的石墨。青白玉中杂质矿物主要同白玉,有时兼有青玉的矿物杂质。

            

 榍石,和田玉灵变奥妙,榍石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华美的外表,光散射高过钻石,火焰强烈、色影独特、多色性强、双折射且外表光滋细腻,具有很好的光捕捉效果,双折射是它的重要特点,这一特征意味着它吸收光线后,能将其劈开并分成两条射线,因此,其底面就呈现朦胧的双像,美丽异常,如同锆石的双视效果。榍石在新疆和田玉中增强了油脂光泽感,这就是和田玉具有较强油脂光泽的直接原因。新疆和田白玉原石打灯光,我们看到的是微黄或者有微绿晕色也是榍石的存在原因。榍石的存在也是跟其他产地的和田玉鉴定不同的主要依据。更是新疆和田玉唯一特有的质性特点,同是和田玉具有较强光晕效果的直接原因,更是和田玉表现灵性的关键。和田玉的灵性其实就是我们对和田玉的长期盘玩或者贴身佩戴在不自觉中而感到了和田玉的质变,是一种性与质的变化,是从浊到清的变化,从乌到透的变化,更具油性莹润通透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我们眼的感官,来自我们眼对和田玉的感光分辨之感,形成心灵深处对美的一种欲望感受!和田玉具有的这种本质的变化与美的体现,成就了人类对它的神秘崇敬,深为一种“神”与“灵”的更高认识!这种认识是发自内心的感触,来自内心不可介意的迷惑!

 

玉色,是晶体结构中微观至色杂质决定了和田玉的玉质质地与感官颜色。和田玉的至色是二阶铁跟三价铁之间的关系,以及铁在和田玉中的含量决定的。墨玉、青花玉是石墨含量的至色。

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主要组成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当组成矿物主要为白色透闪石时,玉石颜色呈白色即为白玉;当阳起石中铁对透闪石中镁的类质同象增加,和田玉就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青绿色,即我们常见的青玉、青白玉等。和田玉矿床中蚀变矿物组合说明中酸性岩浆岩与镁质大理岩接触交代产生的蚀变作用是一个还原环境逐渐减弱、氧化环境逐渐增强的过程。其中的磁铁矿、镁铁尖晶石是还原环境的产物,有的矿床中较多的石墨是还原环境的典型产物,至残余岩浆水阶段即糖玉的出现是氧化环境的典型产物,在电子昱微镜下可清晰看到Fe2O,的超微粒胶状体呈微小的团粒充填于透闪石徽晶间隙,呈密集分布.和田玉中FeO的含量由青玉一青白玉一白玉依次降低,且FeO含量大于Fe2O3含量,而糖玉中则Fe2O3,含量大于FeO含量,如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矿区产的糖玉,其中Fe2O30.98%FeO0.88%.计算表明,和田玉不同品种的氧化一还原电位近似值(FeO/FeO+Fe2O3),从青玉-青白玉一白玉一糖玉是逐渐增加的。Fe2+属溶液带入组分,交代作用进行时Fe2+离子向外带(即白云石大理岩方向)迁移,随着还原环境减弱.Fe2+离子从内带向外带逐渐藏少,由此造成和田玉不同品种在空间上的有序分布,和田玉中铝配位的两重性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和田玉序列存在的原因。和田玉不同品种在各个矿床中不尽相同,一般讲白玉少、青玉多,青玉厚几厘米到几十厘米,最厚的青玉矿体可达2m;青白玉规模较小,厚度10cm50cmI白玉规模最小,厚几厘米到30cm,个别可达50cm。和田玉籽料来自于卵石之堆,来自淤泥河道,在多年的日晒水泡冲洗过程中,成就了绚丽多彩的精美皮色。


自夏朝以来的中国主体玉文化被和田玉籽料所占据,整个用玉产业的主体就是和田玉籽料。籽料被历代帝王严格管理控制!应该说是皇家垄断宝石!由此把中国玉文化誉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中国有着漫长的文玩历史文化,盘玩后具有“活”“灵”的的文玩物种很多。盘,需要的是时间,活了灵了是一段感官的灵变,需要的是物生环境,都与人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众多的木质结构盘玩物件,都是在多年汗液的侵入与盘玩的摩擦而有了感官质的改变,例如密实的木头类(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榉木、沉香、黑檀木、绿檀木、檀香木、酸枝木花梨木、香樟木、黄杨木、楠木、椴木、阴沉木、条纹乌木等等)、果实类(橄榄核、核桃、葫芦、树籽等)、以及麻梨疙瘩、竹子、藤条等,都是雕刻工匠喜欢的种类,同样更是把玩者喜欢的种类。经过把玩都会变,都有着不同的“活”与“灵”的表现,由此成为文玩者的挚爱。质地坚硬颗粒细腻密致的种类,成为木质结构的文玩主体物种,当然也包括岩石类晶体结构矿物。

质地越密实颗粒越细,越是成为我们把玩的物种,这是为什么?一是色彩斑斓绚丽多彩而被文玩者喜欢,主要表现为鸡血石类、寿山石类、玛瑙类、戈壁采玉类、红兰宝石类、碧玺类、以及其他有色矿石及有色木质类等。一种就是我们要探讨的,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深远的文玩文化历史,而这类都有一个相对的共性,那就是结构颗粒细腻盘玩有着感官“变”的特性。当然,这个“变”有着感官变化的相同但也有不同过程与原因。木质类岩石类中质地疏松的,为啥不是把玩的类别?原因在哪里?其因是本身的结构疏密关系,分子或者晶体结构颗粒大,质地松间隙空间明显,空气与杂质充斥其中的含量越多,外来环境杂质容易直接侵入,如有变化时粗糙的直观质变,没有神秘灵性之变可言。而坚硬细密的物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环境对其的改变,但漫长的盘玩时间证实了真实的变化,突出的是具强油性的感官体现,从而被认为具有了灵性的变化,或者具有了特殊灵性的体现,人们心中悠然而生不解的神奇感觉,这种变化时感官的存在,但被神化了的灵性之变是人类的幻想,是自我欺骗的一种心灵的期望!任何时期的人们都在期望灵光的再现,期望具有灵气的物体带来的福祉!时刻对不理解的变化披上了更深的神秘面纱。和田玉,是更多灵变物其中的最为突出的一种。


  不管是木质结构还是矿物晶体结构,感官看到的都是影像,是一种反射影像,都是通过物体对光的反射通过我们眼的感应在大脑的一种成像。这种影像构成了人类对任何物体的不同成像分辨。而和田玉的灵变,是同一种物体,或者说同一件物体,不同的时期,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有着不同的成像可能。物没变,而感官的成像质变了!简单认为就是石头具有了活性,具有了灵性,就有了变性。这需要从矿物颗粒细度晶体的排列以及相互间的间隙内空气与杂质对光的反射说起。和田玉是透闪石矿物的集合体,不是单一的晶体结构。由于在矿物集合体中,矿物颗粒排列不一致,因此各个微晶的光率体取向不一致,造成入射光在集合体内部由于复杂的反射和折射而大量消耗,使透折光大量消耗,顾而我们看到的是不透明现象。和田玉中透闪石颗粒之间存在大量的间隙,一般来说,间隙的中间主要的是空气,空气的折射率(约为1)透闪石的折射率(约1.615)二者相差很大,入射光在空气与透闪石界面的漫射与反射而使透射光的量减少,也是降低和田玉透明度的直接原因。还有间隙中空气与杂质的存在,很多杂质阻碍了光线的透射,也有的杂质对光线的折射与透闪石微晶折射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折射间减弱了光线的最终折射感官成像。


  新疆和田玉的杂质有榍石,青海玉中有硅灰石,杂质的存在而决定了和田玉的外观表现。榍石的漫射特性,硅灰石有着跟透闪石基本相同的折射率,从而有了新疆和田玉的莹润,青海玉的透明度。我们所看到的外观光泽就是矿物内不同物质的光泽的相互影响和叠加作用而产生的。新疆和田玉有着其他产地和田玉所不及的油性,这种油性的体现并不是油脂的油性,而是细腻的微晶颗粒结构而让透明度增大与透闪石本身的双折射对透明度的减弱作用结合出现的一种柔润光泽。这种光泽的成因关键的是微晶颗粒的细度,翡翠抛光后拥有的起胶与起荧现象同样是结构颗粒的细度起到关键的作用。


  不难解释新疆和田玉有着最好的油性。同样不难解释盘玩后的“变”,外部环境造就了内部的质变微晶的发育,晶体重组空气与杂质的溢出,造就了光线的反射折射的增大,所含杂质的不同,展现出的外观感官成像也有着不同。这里关键的是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能够快速盘变的环境因素,同时间隙之间水的含量也有微妙原因。


下接《三、解读灵玉和田玉(结晶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