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壳机动队:惊艳的未来奇观和铳梦附体的女战神

 昵称33472714 2017-04-08
文|梦见乌鸦

  对于一个看过动画的人来说,有必要说两句。好莱坞版《攻壳机动队》,究竟会是怎样的姿态呈现给大众。

  

  其实早在得知这部电影开拍以来,内心一直五味杂陈,欣喜的是这片终于拍真人电影版了,而且寡姐饰演少佐,真的很棒!但欣喜也伴随着另一种情绪,倒不是担心这部电影拍不好。而是其中有些不得不说的别样原因:

  其一,我是原版的大粉丝,士郎正宗与押井守的漫画和动画,以及木城雪户的《铳梦》,二者一同让我燃起了科幻片中对于人工智能和赛博朋克的超级兴趣,且至今喜欢这类风格的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人兴趣不代表大众兴趣,还是过于极客向和小众了。而作为好莱坞电影,派拉蒙大制片厂,投入重金,我一开始就能猜得到本片绝对不会在深度方面走得太远,也很担心电影沦落为单纯的视觉噱头。

  其二,作为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原版《攻壳机动队》承接《银翼杀手》,接连随后的《黑客帝国》,历史定位和意义不言而喻。如今在这个人工智能或赛博格已经变成科幻电影烂大街代名词的时代,电影版拍出来效果再好,主题再深刻,也绝对不会有当年的感觉,就好比《机械战警》《全面回忆》这些划时代科幻经典,翻版之后的效果虽然不错,但没有当年那种激动的感觉,总觉得差点什么,甚至还有重复一个“在当时很前卫,如今不再新鲜理念”之嫌。

  所以,在俺心中,别砸锅,这是对这部电影最直接的期许。

  

  从电影的预告片,到正片,本片最直接的感受,其实对于这部《攻壳机动队》还在情理之中。不过有点大言不惭的,这部电影算是给未来同类作品,特指那些翻拍经典科幻、具有影史风向标意义的作品,找到一个还算靠谱的定位。

  简单来说,就是视觉场面出众,有着好莱坞大制片厂一流的制作水准呈现和娱乐体验,同时也有着相应的思考性,没有在繁琐的科幻主题甚至哲学神学方面走得太远,有点想法但点到为止,能够让更多主流观众Get到电影的内核。

  从这方面来说,这部《攻壳机动队》就要一分为二,抛离原版,单独来说说了,个人感觉,本片在视觉风格和科幻质感方面,乃是延续昔日精髓,但是在主题呈现上,更像我上面提到过的另一部作品——《铳梦》。

  电影中的少佐,不就是《铳梦》中的凯丽/阳子吗?一个失去记忆,被改造成“义体人”的战斗天使。

  《攻壳机动队》其实全片,就是展示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却也带来了泛科技时代下,科技对人的肉体和灵魂的思考。建立在这种反乌托邦,电影极大化的模糊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因为作为一部赛博格和人工智能类电影,再讨论“人机关系”这种老梗就太无趣,索性将其二者模糊化,也代表了如今人工智能电影的一大方向。比如《超能查派》和《超验骇客》,都在阐述一个观点:

  从《大都会》时期的“碳/铁对立”,到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之后的“碳/铁和谐”、如今转化到了“碳/铁相融”的时代。

  

  电子脑、义体人、仿生人、人工智能、虚拟体验等等,在浓郁的赛博朋克风格下,该作品已经完全打破人机二元的这种界限,就像少佐一直以来的心结,人和机器合为一体,典型的赛博格,那么自己究竟是否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呢?

  其实这样的观点在同期另一部作品《铳梦》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后者用了更加浅显的主题来描述这种“碳/铁相融和对立”的关系。废铁镇的居民外形五花八门,就算有人被改装成坦克飞机,但大脑仍然是有机体;而沙雷姆的居民完全是有机体,但脑壳中,却是一枚芯片。

  而在电影《攻壳机动队》中也是一样,摒弃了繁琐的哲学与神学乃至二元论方面的问题,直接变成了“肉体和灵魂”的相容和对立关系,这样一来,电影就简单很多,也易懂很多。

  就像《铳梦》中无论是机械身体的凯丽,还是狂战士身体的沙勇,都描写他们在做着奇怪的梦,凯丽作为钢铁女战神,却在梦中是有机肉身,而沙勇则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可怕机械怪物。这些无不代表了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恐惧。

  到了这部电影中,少佐依靠残存的,又不断被唤醒的碎片式记忆,开启了对身世的追寻,和对自我身份的思考。肉体和灵魂,如果不能兼有,那究竟哪一个重要?

  

  其实《攻壳机动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世界用理论符号进行抽象简化。将之用到人工智能上的这一派,试图用程序来示范对世界的形式表述。在这个前提之下,Ghost只不过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客体而已。人类的大脑、对世界的感知、甚至记忆都可以用程序模拟,那么是否具有灵魂,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或许未来世界不是波澜壮阔的星际帝国,而是走进一个现在无法想象的人类新纪元,假如我们可以被称之为“人类”的话。

  最后,简单的说下电影的特效,没别的,好莱坞电影在这方面是绝对不会让人吃亏的。鲁伯特·桑德斯玩视觉还是很让人放心,大银幕奇观效果十足的给力,未来景观大赞,特效美工要记一功。丰乳肥臀的寡姐在那身光学迷彩效果下,也承担了猎奇功效。几处动作场面,在宴会厅的升格厮杀,在钢管舞棍间躲避子弹,与火力强大的思考战车周旋等等干净利落。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片中大量致敬场面,少佐版“信仰之跃”,大战思想战车、手撕战场的经典镜头一应俱全,这是令人欣慰的。而且导演鲁伯特·桑德斯也是《攻壳》原著的粉丝,起码非常神似的还原了原作在视觉风格的效果。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有人喷这部电影浅显,将这一切归咎于导演能力不行。这里俺要说的是,且不管他能力够不够的问题,就算他打算拍摄一部富有深邃哲学性的科幻片,是绝对忽悠不来投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