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额与否,莫把队伍先整散喽

 SHDQD 2017-04-08






     一、法官入额意味着什么


     微信群里大家改革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涨工资及能涨多少,其实,司法改革的真正目的是“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而且是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入额意味着你办理的案子,案件质量责任将跟随你终身。


     改革前,审判员审完案子,草拟好判决,交给领导签字,领导拿不准的交给院里审委会研究。将来案件出现问题,审判员、庭长、乃至参加审委会研究案子的领导们,都有责任。形象说,就是过去农村人民公社的“大锅饭”。


     改革后,案件随机或者领导指定给你,你自己主持审理完毕,签字发放判决。将来案件出现问题,员额法官自己承担责任就是。领导没有签字,没有参与研究,肯定不会为你承担责任。形象说,就是农业改革开放后的“承包到户”。



     二、到底该不该入额


     有群里传言,马上第二波入额遴选又要开始了,纷纷讨论该不该入。抛开入额选拔公不公平不说,入还是不入,这个问题该因人而异。


     如果你是领导,就目前改革形势看,改革对你相当有利。各个领导不仅办案数量予以照顾,而且享受挑选助理的优先权、办案类型的选择权,及年度案件业绩考核的决定权。弄个以前办案能手没有入额的,给自己当助理,给你自己挂名办案,应该不是难事。


     如果你没有官职,那就要考虑清楚了。你入额以后面临着案件质量负责制、助理是否配合工作、办案类型的难度,及办理案件数量的月季年考核。如果是业务能手,办案质量有把握还好说,没有业务能力的,风险和压力确实不小。



     三、莫让入额演变成一场内部撕裂


     一个正常稳定的系统团队,应该是一个梯形结构。目前大部分法院员额制改革,第一批入额的就接近了中央限定的39%的上限入额比例,留给后面入额的也就几个名额。意味着如果顶层不提升入额上限比例,法官队伍援军不多哈。


     梯形团队结构要求,入额法官位于梯形上方,后面多数成员形成稳定支撑。后面支撑的应该就是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今年以来,全国法院都在大量招录法官助理、执行法警,同时也说明,法院内部闲置了大量的未入额辅助人员,支撑乏力哈。




     员额制改革在法官队伍人为划分出精英与非精英之后,势必损害到一部分法官身份人员的利益。这部分受损害人利益没有很好安置前,奢求他们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降低身价做员额法官助理,难度不小哈。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目前大部分法院,员额制法官待遇尚未落实,法官入额与否的待遇差距尚未显现。一旦收入拉开差距,员额内外法官的心理落差将会显现,势必大面积体现到工作中。


     入额法官内部,如果不能按照统一的案件分配标准和考核办法,也容易引发员额法官内部的分裂。如果领导在分案少的情况下,还坚持不办案、伪办案,案件压力势必全部集中到没有官职的入额法官身上。三月份以来,已知已经“走”了六个入额法官了吧?




     结束语


     司法改革的目的是更好的实现裁判权归位法官,责任归位法官,这本是司法权运行的本身规律。如果改革措施没有配套周全,忽略政策贯彻的人为扭曲、做不到令行禁止的督导落实,很可能沦为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人受损、一部分人消沉的结局。


     案件潮水般涌来,民意监督日益近身,业务提升势在必行。本应是法院勠力同心之际,莫因为入额与否,把队伍自己先整散喽。


     队伍散了,可以招人补充;人心散了,人再多,有何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