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塚敬节腹诊医案选(十八) :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腹证 大塚敬节 原著 王宁元 译 1 胃弱纳差、失眠的患者 二十四岁的男性,平素胃弱,食少纳呆,勉强进食后,胃胀不适。并且经常做梦,睡眠差。 体格胖瘦中等,营养不良,舌有少量白苔,腹诊触及心下部位略有抵抗,说明有轻度心下痞硬。大便一天一次。所谓心下痞硬,是指心窝部位胀满而硬的状态。 对此我投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服药后感觉胃部空而舒服。一个月后也能够安然入睡了。服药三个月后,患者来信这样写道: “经您的治疗,胃变得强壮了,现在即使多进食,胃部也没有撑胀的感觉。头天晚上喝酒,第二天也没有难受。试着猛吃了一顿中国料理,后来也没有什么不舒服。这些都是托您的福,谨表谢意。”
2 半夏泻心汤导致腹泻而治愈便秘例 这是数年前的事情。一位长期有烧心感的五十九岁男性,经用三黄泻心汤消除了烧心和胸部憋闷的症状,能够安然入眠了,非常高兴,于是将其弟弟介绍来诊。 两人虽然是亲兄弟,但体格差异很大,其兄体重在七十五公斤以上,魁梧身材,弟弟的体重却不到五十公斤,显得瘦小。但都有胃病,弟弟更严重,说曾患过胃溃疡。胃部总是有痞塞感,易腹泻,进食稍过量就会出现腹泻,所以体格瘦弱,希望能使胃肠强壮起来。 于是以患者心窝部痞塞感和腹泻为治疗着眼点,投予了七日量的半夏泻心汤。但此后患者再未见踪影。后来向其兄问起,原来患者说吃了汉方药的苦头,不想再服药了。又详问其故,才知道患者服药后,出现严重腹泻,一天上六七次厕所,连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我解释说“那个方剂里没有泻下药,并且腹泻时服用可以止泻的”。可是腹泻的事实发生了,虽然这么解释也是无力的。 但是仔细想来,因半夏泻心汤而引起腹泻的病例至今也有好几例。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简单地推测是药物的瞑眩效果。可是在《伤寒论》中,有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的条文,并没有引起腹泻的内容,如果把这种腹泻现象归结为瞑眩正确吗?这是个问题。如果是瞑眩的话,应该是一时的现象,不应该持续存在。在这之后,又发生了下面的事情。 有一位患者来诊,想得到与某某患者相同的药物。因为某某患者说服用该药后,胃里很舒服,大便也通快,感觉舒畅。这位患者便向某某患者讨要后服用,果然大便每天顺畅地排出,感觉很爽快。 翻看病历记录,给予某某患者的是半夏泻心汤。用半夏泻心汤能够使排便通畅感觉舒服,实在是不可思议。但在事实面前,只能低下头来。 我没有说什么,给予了半夏泻心汤。 其后不久,在我家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妻子平素便秘,总是服用含大黄的黄解丸来通便。含大黄的黄解丸由三黄泻心汤加黄柏栀子组成。可是,一个月前,也许是食物不佳的原因,出现胃胀、恶心和纳差,但大便仍然秘结,于是服用一直使用的黄解丸,却不见一点效果。所以妻子发牢骚说,这次的黄解丸,是大黄质劣呢,还是根本就忘记放大黄了呢? 我建议妻子服用生姜泻心汤。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从第二天起,爽快地排出了大便,胃部的症状也消失了。听说此事的一个保姆也诉胃部堵闷而便秘,服用生姜泻心汤,每天的大便也变得通畅了。生姜泻心汤是半夏泻心汤中干姜减半加生姜而成。半夏泻心汤证和生姜泻心汤证的腹泻和便秘并非主证,只能考虑为客证,主证是心窝部的痞塞感。 飨庭家的口诀[《飨庭家百方口诀》,日本江户时期医家津田玄仙(1737-1809)的著作---译者注]在论述半夏泻心汤的主证为何,客证为何时,是这样说的: “用通俗易懂的说法,主证的主,犹如主人,客证的客,犹如客人,证指病症,在所有的适应症的证中,都有主证和客证的区别。 一家的主人,什么时候都在家里,而客人是外来的,来了走,走了又来,来去无定着就是客证。这个客人也只是在有主人时来,如果没有主人,客人也就不会来。 这种主客的说法用于比喻半夏泻心汤的心下痞硬、呕吐、下痢三症,则主证是痞硬,客证是呕吐和下痢。或问,把痞硬当作主证,把呕吐和下痢当作客证的道理是什么。答曰,邪聚于胸,故痞硬。因为有痞硬,所以有呕吐、下痢。心下的邪热进而向上时可只有呕吐而无下痢,如果心下邪热狂乱既向上又向下时,则向上而呕吐,向下而下痢。如果邪热缩聚于心下不动时,则既无呕吐也无腹泻,只出现心下痞硬的症状。如上所述,呕吐、下痢二者如果是出没不定之证,则如客证之往来无常同理。把痞硬作为主证,呕吐、下痢作为客证,如果无主证的痞硬,而只有呕吐、下痢,则这种呕吐、下痢应当是另外之证,不符合本方之证。由此而知,呕吐、下痢本是客证而无疑。” 如此论述了应用半夏泻心汤的主证是心下痞硬,这是个一直存在的症状,而呕吐、下痢是一种或出现或不出现的客证。这样一来,出现在半夏泻心汤证中的便秘就只能考虑为客证了,半夏泻心汤中并无泻下药物,在针对主证心下痞硬的施治中,客证的便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只是最初的那位患者,因腹泻而投予半夏泻心汤反而加重了腹泻,所以说吃了汉方的苦头。我想,我的诊断是不是错了,也许应该投予人参汤(理中汤)类方药。
3 胃溃疡手术后因嗳气而苦恼 五十岁男性,五个月前,在某医院外科行胃溃疡手术。其后不停地嗳气,怎么也没办法。经该院内科医生治疗也丝毫不见效果。 一天,患者向内科医生询问:“医生,用汉方怎么样?”,医生回答说“也许可以呢,那么介绍给你汉方的医生吧。”然后就得到了名片。该内科医生是一位内科大家,这么做是很难得的,我很钦佩这位医生的态度。 患者和我讲话时,不断“嗝---,嗝---”地嗳气。并说,就因为这个,没办法见人。 腹诊,心口窝部痞满,有心下痞硬状。 大便一天一次。 于是投予半夏泻心汤,并考虑如果无效的话再试用旋覆花代赭石汤。 但半夏泻心汤很有效,从服药起嗳气就开始减轻,心里变得痛快,进食也比以前多了。 又继续服药一个多月,便痊愈了,遂即停药。其后过了约半年,又感觉有些不适而来诊,服药二周。最终未使用旋覆花代赭石汤。 4 被诊断为幽门癌的患者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初诊。患者为五十七岁身体消瘦的男性。诉去年七月,因心窝部疼痛,在某私立大学附属医院诊治,二个月也未见明显好转,转到另一家医院,被发现患有胃癌。患者很吃惊,便到某国立医院检查,也被诊断为胃癌,并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认为手术后恶化往往比手术后好转的可能性更大,还是考虑非手术治疗。其后在某有名的内科医生处被诊断为胃溃疡,并接受治疗。但是总感觉餐后食物在胃里停滞不化,时间过得再久也不见减轻。从带来的X光片来看,幽门部有一处可以认为是癌的阴影。 腹诊,有心下痞硬,心窝处感觉到硬而有抵抗。 我投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服药十天后,胸部的痞塞感减轻了许多。二个月后患者有了一种治愈的感觉,我便建议患者拍X光片复查。在前述内科医生处拍得X光片,但令人吃惊的是,结果与预料的相反,肿物扩大,几乎要封住幽门部位,看上去食物已经不能进入肠道。该内科医生说,应该诊断为胃癌,刻不容缓,必须手术治疗。 患者持X光片来诊,片子上的情况的确很严重,只剩下食物勉强可以通过的空间。但患者对我说,自我感觉这么好,片子上再严重也不担心,就抓紧吃这个药再看吧。我也说,X光片并不是个绝对的东西,仅仅是个参考而已,即使片子不好,但自己感觉好的话,用汉方试试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在这之后一年半多,其间有一二次腹泻,心窝部有时疼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适。患者颇为健康,一直在工作。 我又建议患者再拍X光片检查,并说这次应该有好转。患者说对那种无聊的检查已经厌恶,说什么也不接受建议。患者似乎相信,只要服用该药,就一定能治好。 对于我来说,该患者的预后也是未知的。我写这一段稿子的时候是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患者身体无任何障碍,很健康。
5 烧心感和胃痛的患者 曾用生姜泻心汤治疗胃酸过多症。患者为二十六岁男性,从十天前出现空腹时烧心感和胃痛,伴食欲不振和恶心。腹诊触得心下痞硬,腹部咕噜咕噜鸣响。大便一天一次或二次。吸烟且量大。 针对这些症状,投予生姜泻心汤,服药三周后痊愈。
6 从慢性腹泻到便秘的患者 患者为三十八岁的男性。数日前开始腹泻,每日数次,无腹痛和里急后重感,咕噜咕噜肠鸣,心窝部痞塞感,夜间多梦。 给予甘草泻心汤,二天便痊愈了。 该患者所患的是急性肠炎,但对于慢性腹泻也可使用甘草泻心汤。 有一位相识二十多年的女患者,如果不服用甘草泻心汤而用其他办法,腹泻就无法止住。该患者体格发育良好,心窝部有力。虽然慢性腹泻,体力尚未衰退,但近一年来,不管怎么样,一天总有一二次腹泻,腹泻时腹中肠鸣。于是便以心下痞硬、腹中雷鸣、腹泻为指征投予甘草泻心汤治疗,服药后,长期持续的腹泻停止了,从此该患者成为了一名汉方的崇拜者。其后,一年里发生二三次腹泻,服用甘草泻心汤肯定就痊愈了。 但是,去年该患者又诉便秘而来诊,遂予大柴胡汤(大黄1.0克),大便就每天都有了。 该患者因更年期绝经后突然肥胖而变成了实证。
7 持续十年的腹泻 患者为二十七岁未婚妇人,约从十年前起出现腹泻,一日二三次,腹泻时伴有腹痛。腹泻症状在月经期加重。早上醒来时必有腹痛,且腹中胀气。无论腹泻程度轻重,均无口渴,尿量也少。 尽管一直腹泻,但患者血色良好,营养中等,腹部有弹力,右侧腹直肌略挛急。 对于这种病情,我投予了参苓白术散,服药两周未见任何变化。然后改投真武汤,也是服药二周未见任何效果。随即改用胃风散,也无效。此时患者诉一天腹泻四次,体倦无力。于是又回到参苓白术散。但是,晨起胃里感觉非常不适,胃痛也加重。并且有心窝部痞塞感,食欲减退。 此时终于意识到使用甘草泻心汤,患者服药后效果很显著。星期日腹泻四次,从该日傍晚开始服药,星期一至星期四无大便,星期五有软便一次,星期六无大便,星期日大便一次,已成为软硬适度的自然便。并且心窝部无不适感觉,有饥饿感,进食增加。但是早晚餐后感觉腹痛。于是继服前方一周,自然便隔一天或隔二天一次,腹痛也减轻。继服前方,其后偶尔出现腹泻,但大体上排出为自然便,晨起的不适感也消失了。 甘草泻心汤是以心下痞硬、腹中雷鸣、腹泻为指征的方剂,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时多伴随口渴症状。但该患者无腹中雷鸣,也无口渴。 (选自《汉方诊疗三十年》华夏出版社 2010年第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