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菩萨的穿衣经(二)

 MATIESHAN 2017-04-08


二:东魏,西魏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此时期的菩萨造像身上璎珞开始多见,东魏以后至北齐,璎珞逐渐精巧细腻,其中原因可能是受印度笈多王朝的影响,注重肌体的美感,注重菩萨华丽的珠链装饰。

而没有璎珞只有天衣披帛与羊肠裙的菩萨则更加注重整体的比例与线条的流畅,与北魏那种朴拙粗笨截然不同。


1:天衣的肩部覆盖面积逐渐变小,末端的卷曲度与张扬感已明显变弱,线条变柔和细腻了许多。经过手臂垂下的天衣下摆也不再呈飘散之态,而是开始收敛。


2项圈与吊坠的变化不明显,基本上延续了北魏时期的形制,不过有些已经开始变精致了,不仅仅是北魏时期竖条格,吊坠的细节也同样多了起来。


3:璎珞开始变细,不如北魏那么粗大,与身体的贴合也非常协调,腹部的圆钮也变小了许多。


4:裙摆部分也明显的不往外飘散,而是贴近身体了。


地域性特点

1:东魏开始,山东地区的裙裳上出现了一条束腰裙带,这条束腰裙带北魏时期未见,东魏开始出现,一直发展到后来北齐,隋唐多见。(个见其他地区略晚于青州)



——————————————图例————————————








三:北齐,北周


北齐与北周的菩萨以单尊立像占大多数,且抛弃了北魏东魏以来那种背屏式形制,走向了圆雕化。北齐无疑为佛造像史揭开了辉煌的篇章,这个时期对形体的完美塑造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比例协调而简练,与后来唐代所追求的写实化风格不同,北齐的身形具有提炼与概括性,透露出神圣的美感。菩萨造像的肌体起伏自然,身上的璎珞精巧华丽,配饰也较之前朝丰富多样。


1:天衣的肩膀部分已经完全紧贴,不再上扬飘逸,仅仅在末端处微微上翘卷曲一点,完全是收敛之态。这个时期无璎珞着装菩萨开始出现上半身大面积袒露之美,胸部两侧至肩膀位置用披巾或天衣遮盖,腹部圆润隆起,这种风格天衣不再交叉,而是垂直与地面自然落下,有的绕到腕间下垂,有的自肩部腋下,气韵肃穆宁静,这种袒露的风格为以后的唐代的菩萨大面积袒胸露乳奠定了基础。


2:璎珞变得复杂多样,有交叉的,有单边斜跨的,也有增加璎珞条数的,总体来看,璎珞变得更精致了,部分地区出现了相当细的璎珞,交叉处的钮也不仅仅是圆形,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形式。


3:项圈胸花和吊坠也较之东魏,西魏更加多样化,有的用璎珞项链替代的,甚至增加了条数,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兽头吊坠,这是前所未有的。


4:裙裳的形制也开始有很多变化,北魏东魏时期的裙子用腰带简单打结系紧,而北齐的裙沿出现了花边,并出现了两层裙,一层翻出向外的形制,下摆部分不再像前朝那样具有外放的态势,与之相反,开始注重形体本身的线条,内收了。


地区性特点

1:北周甘肃,陕西,河北地区出现了双排璎珞,山东未见。

2:甘肃,陕西还有双双分别从肩部环绕下垂到膝盖的天衣,交叉处在腰部侧面,北齐地区罕见。直到隋唐这种形式大流行。

3:诸城地区的北齐菩萨造各种璎珞配饰密集缠绕,极尽华美之姿。


————————————图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