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伟志:在旅游中观察宗教

 昵称27494174 2017-04-09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以学术为底色      以思想为旗帜

◆ ◆ ◆ ◆


在旅游中观察宗教

邓伟志,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不信教,但是我参加过各大宗教的活动。参加,用社会学行话讲,叫“参与法”、“观察法”。参加是出于对信仰自由的尊重,参加以后更知道应当如何尊重,更晓得应当加倍尊重。


我戴过道士的五岳冠、星冠、莲花冠。我参加过佛教的开光,跟着高僧走了近一个小时。我参加过伊斯兰教的开斋,与穆斯林共享欢乐,甚至于乐得和他们共披一件红色长袍。巧得很,有次到希腊旅游,正赶上被东正教称为“节中之节”的复活节。他们在露天广场上庆祝,只见国家总理、将军、部长五六人笔直地立在台上的右边,一句话也不说,足足站了40分钟,恭恭敬敬听神职人员讲经。我深感宗教的影响之大!


在旅游中,我去得最多的是教堂。在国外走走,总喜欢到教堂坐坐。因为那里安静,整洁,祥和,更吸引我的是那里有值得欣赏的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科隆大教堂上下左右、里里外外每一个地方都有宝贵的艺术品。正因其美,二战时美国派两名飞行员开两架战斗机去轰炸科隆大教堂,结果两名飞行员在科隆大教堂上空盘旋了一圈又一圈,都不忍毁掉艺术,都舍不得扔炸弹。可是,我也见到过一些不一样的教堂,见过依山而建的教堂。芬兰的岩石大教堂就是以几百平方米的山坡为后墙的。美得自然,比自然更美。在希腊克里特岛上还见过很多以山洞为四壁和天花板的小教堂。在波兰见过两扇大门相毗邻的教堂,因为他们有两派,一派从这扇门进去到楼下,另一派从另一扇门进去,上二楼活动,二者大同之中有小异。


有些神职人员满腹经纶,受人敬重。去年在波兰看到有人把圣保罗的照片置于波兰总统之上。保罗确有本事,担当梵蒂冈大教宗以后出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圣诞节他能用几十种语言讲“圣诞快乐”。可是,在他逝世后人们发现在天主教荣休教宗本笃任内发生过性侵事件,于是引发出一场对“要不要对神父性禁”、“梵蒂冈要不要改进”的争论。尽管后来不了了之,但人们仍在继续思考着宗教改革问题。



思考、讨论都是必要的。每年2月的狂欢节是天主教等宗教富有悠久历史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天鼓乐齐鸣。只要能逗笑,不论老小都可扮成奇形怪状的各种角色、各种动物。可是今年柏林的狂欢节与往年不同。欢天喜地的乐队走到市中心的纪念教堂广场附近时,偃旗息鼓,鸦雀无声。本来应该向马路两旁送糖的,到纪念教堂广场时不再送了,奇怪的是过了广场以后又重新高歌猛进、锣鼓喧天了。为什么?因为一个多月之前的2016年12月19日在这最热闹的圣诞市场上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恐袭,酿成12人死亡。狂欢的人们没有忘记悲痛,因此走在这必经之道的广场时不再狂欢。这就告诉我们,宗教活动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合乎人心,顺乎时代潮流。


我多次进过犹太教堂,宽松得很,只要在进门时戴上他们为游客准备好的六角帽就可以了。可是有次在一对犹太人夫妇陪同下进了一处不一样的犹太教堂。只见一对对进来的教徒夫妻要分开坐,男性坐楼下正厅,女性在楼上旁听。这同西方所谓的“女士优先”大相径庭。犹太朋友见我诧异,说:“我们是犹太教中比较保守的一派……”他又关照我在教堂里不能拍照,在院子里可以拍。活动结束后,犹太教徒在院子里聊天、拍照。这时我见神职人员出来,便掏出照相机想与刚才对我这“老外”分外客气的那位神职人员合影。哪知陪同我的犹太友人说:“神职人员在院子里也不能拍照。”聪明而又开明的神职人员马上拉我俩进到一间小屋,锁上门,与我合影,分手时郑重地讲了一句:“宗教需要改革”。


是的,宗教需要改革,宗教正在改革。以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名字命名的莱布尼茨科学院农业分院所在地是个小镇。他们的教堂综合利用,是教堂,也是镇图书馆、镇居民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教堂功能的开拓是向宗教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今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年。我在路德贴大字报反腐败的马尔堡的山头上看过他的纪念馆,深知宗教改革不易,但是宗教改革能够成功。


宗教是社会组织的一个方面,教徒无不是社会的成员,个个是社会的主人。中国的五大宗教为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做出过很大贡献。从我不断参与、观察国内外宗教活动的体会看,相信中国的宗教界也会与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同步。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