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输的那些事

 yi321yi 2017-04-10



最近在整“云网一体化”,顺便又重新学习了一下传输。其实,进入通信行业以来,就一直没离开过传输:从X.25、DDN到FR、ATM,到PDH、SDH、DWDM,MSTP,OTN,IPRAN,PTN,名词一个接着一个。有一条主线一直没变过,那就是TDM与IP的流派之争,也可以说是通信与互联网之争。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印证那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国际惯例,先说说概念。TDM,就是时分复用,也就是将1秒分成8000个时间段,每个时间125us传输一路信号。IP,太熟,就不说了。传输的演进基本都是沿着TDM这条路线,大名鼎鼎的SDH就是以此为基础,SDH可以说是传输史上的完美奇迹。另一战场,以太网(主要是IP)和ATM的大战中, IP大获全胜。


问题来了,SDH和IP两大顶级高手能否合作一下?当然可以。于是,MSTP诞生了。只不过,MSTP中SDH占主导,内核还是TDM,IP更多只是提供相应接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宽需求(车)与网络资源(道路)的矛盾越来越大。车越来越多,路无法无限制的拓宽,SDH独享道路的机制不改变,只能想办法将一条路划分成多个车道(波道),才能让多辆车共享道路。于是,波分WDM诞生了。初期波分主要是点对点的,当年(好像是2000年左右)小网通基于DWDM开通华东一条40G的cncnet骨干,还特意在央视宣扬了一番。后来,在WDM基础上,WDM融合了SDH的一些优点(如,丰富OAM开销,增加业务调度,完善保护方式等),于是,又诞生了OTN。


简单的说:OTN=WDM SDH,SDH现在可看做是OTN的一个部门了。


再看看另一阵营---IP阵营,阵营里也出现了分化:


一种观点认为,我们IP公司要成立自己的运输公司,不应该让SDH的客户(TDM业务)上车,如果一定要进来,必须改头换面,这就是IP-RAN


一种观点认为,我们IP公司也要吸收一些SDH的客户,毕竟SDH经营了这么多年,它的客户还是很多的,同样进来后还是要改头换面-伪装(仿真),出去后再去掉伪装还原成自己原来的模样,这就是PTN。


   中国移动是PTN的坚定支持者;中国电信主推IPRAN;中国联通所谓的UTN,其实还是IPRAN。


   其实,随着相互学习借鉴,IP-RAN和PTN逐渐趋同。在IP阵营与SDH阵营的长期竞合中,现在看来,它们是占绝对上风了。


(转载自连通梦想公众号,作者程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