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生物钟谈古代练功时间

 昵称33542116 2017-04-10

从生物钟谈古代练功时间

解 鹏

《中国气功》杂志1989年第5期

古代练功是很讲究时间性的。认为'子、午、卯、酉'四个时辰练功效果最好。流传至今的功法中就有子午乾坤功、卯酉周天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犹言其重要性:'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

那么,为什么这四个时辰练功这般重要呢?笔者拟从生物钟的角度粗浅地谈谈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子时(二十三时-一时)此时人最困乏,身体处于最紧张的代谢状态,更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全身肌肉松驰,器官运动极慢。减轻了动脉撞击心脏的痛感也特别敏锐,所以,极易发现病灶,乃早采取有效措施。另外四时,血压降低,脑部的供血量少,患重病人往往这时死亡。而子时的练功,提前赶走了病魔,消弭了后顾之忧。自然也延长了寿命。

卯时(五时-七时)此时人体肾脏不分泌,血压升高,心跳也加快。大气欲暖还寒,人体的调节能力差,是风寒,感冒发病率最高峰的时候。气功具有扶正却邪的功效,因此,此时练功能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此时的头脑也相当清醒,有助于领悟气功的玄理,增慧开智。


午时(十一时-十三时)此时是全身总动员的时刻,心脏努力地工作,身体不易感到疲劳。所以此时练功因有天然自身良好的素质,有助功夫的提高将成为必然。

酉时(十七时-十九时)此时嗅觉、味觉和听觉均处于最敏锐的时刻。祖国医学认为,鼻通肺属金,舌通心属火,耳通肾属水。嗅觉、味觉和听觉的敏锐说明肺、心、肾处于良好的状态。此时如闭目练习静功,并做到无嗅、无味、无听,则正是:'眼不视而魂在肝,鼻不香而魄在肺,舌不吟而神在心,耳不闻而精在肾,四肢不动而意在脾'的五气朝元',功夫的神速提高是不言而喻的。此时的精神活动性也比较低,帮助了入静。体力和耐力处于一天的最高峰,更加速了功夫的提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代的练功时间是选在人体的低潮和高潮的时期。在低潮时练功,防治疾病;在高潮时练功,提高功效。可见,古代练功时间的选择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解鹏《国学与创业》系列慕课宣传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