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公元前203年,韩信在潍水大战中大败龙且,攻占齐国。此战之后,韩信威震天下,成为项羽和刘邦都争相拉拢的对象。 大家不禁有疑问,韩信本是刘邦的大将,项羽拉拢能理解,刘邦为何还要拉拢?这里要提一句,潍水大战之前,刘邦在彭城之战损兵折将,恼羞韩信不救驾,只身一人到韩信军营拿走领兵的虎符,只给韩信留下2000人马,并命令韩信攻打齐国。 打下齐国之后,手握重兵的韩信对刘邦之前的不满就开始流露出来,开始要挟汉王刘邦给自己封齐假王。而此时形势对项羽明显不利,项羽便顾不上较韩信杀掉龙且的怨恨,派人拉拢韩信。此时的刘邦意识到情况危急,一方面封韩信为齐王,一方面也派张良去齐地笼络韩信。 公元前203年4月,张良到了临淄。 张良 张良发现韩信在那里已经颇有齐王的气派,出入跟随的仪仗、侍奉的文武官员,并不比诸侯差多少。因此,张良更加为汉王做出的选择而感到庆幸。所幸,韩信虽然功高盖世,但毕竟不会功高盖主,他并不是那种敢对恩赏优厚的汉王主动加以背叛的人——这一点,张良相信自己不会看错。 在临淄待了几天,张良就立刻动身回荥阳前线去了。韩信知道,自己能够当上齐王,也要多亏张良,于是带领全部在临淄的下属,一路相送,直到张良飘然上车,才毕恭毕敬地回城。 刚回城不久,传令兵就前来报告,说项王的使臣武涉来了。 韩信看看左右,说:“这个武涉,我也曾经听说过,是盱眙人,和项羽同是楚国人。在楚军阵营中,他也算个出色的辩士。现在他来我齐国,大概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要说服我帮助楚国了。” 果然,武涉来到宫中,看到韩信,立刻口称齐王,下拜祝贺。 韩信故作亲善地扶起了武涉,说:“先生可是天下的名士,现在前来祝贺我,大概是受了项王的委托?有话您但说无妨。” 武涉回答道:“齐王果然睿智。我这次奉项王命令不假,但所要说的事情,并非只是为了项王,而是为了齐王您。数年前,天下人因为苦于被暴秦统治,因此举起义旗,推翻暴秦。秦灭亡后,项王论功行赏、分封诸侯,是为了让黎民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从此天下安宁。可是,汉王刘邦却非要出兵汉中,侵夺关中章邯的王位,占据他的领地。不仅如此,他还要兴兵动众,偷袭彭城,必须要夺取天下,可见其贪婪狡诈是有目共睹的啊……” 齐王韩信 韩信笑了笑,说:“先生,你说的没错,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有什么奇怪呢?” 武涉愣了下,他忽然发现,跟韩信这样富有野心的人说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话,似乎的确是缺少意义的。因此,他决定换一个方向突破,于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齐王您说的是没错。汉王吞并天下的野心,也许并没什么过错。然而,从为人上来看,齐王您真的了解刘邦吗?您有这样高明的用兵才能,现在也只能做汉王的臣子,结局会怎样,您就没有考虑过?” 这个问题倒是真的触动了韩信敏感的神经,在戎马间隙中,自己倒也并非没有考虑过。于是,他尽量压抑着好奇问道:“这件事,我倒是想听听先生您的看法。” 武涉忧心忡忡,看起来的确是在为韩信担心。他说道:“齐王,您目前是相当危险啊。作为人主,必须要充分了解臣子,才能掌握和利用他们。当然,作为臣子,也必须要了解人主,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人来侍奉和追随。齐王您追随汉王这么多年,对他应该有所了解了。以前,项王不是没有机会诛杀汉王,只是因为怜悯之心,才让他得到逃命的机会。但是,汉王并没有因此感激项王,而是在脱险之后,就马上背信弃义、反戈一击。这样的人主,未免太难以令人信赖了。” 韩信摇摇头,说:“汉王既然想要匡扶天下,而项王又是他最大的敌人,那么,就不能说什么恩情了吧?这怎么能用来判断汉王的人品呢?” 武涉看到打不开缺口,继续说道:“非也。难道齐王您觉得,汉王只是对敌人背信弃义,对您讲究情谊和信用吗?非也啊!之所以汉王现在对您的要求百依百顺,是因为您的立场将关系到战争双方的命运。您向西帮助汉王,汉王就会获胜,向东帮助项王,项王就会成功。但是,您需要明白,如果项王胜利,他不会伤害您;而如果项王败亡了,那么,汉王下一个对付的就是您了。因此,就算您现在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应该画地为界,和楚、汉对峙,等待时局发展。这样,汉王和项王也会笼络您,不是比当刘邦的下属要好得多吗?” 霸王项羽 武涉知道,自己身为项羽的下属,想让韩信以目前的实力马上来帮助楚国,并不现实。因此,他降低了自己的目的,争取只要让韩信中立就可以了。 但韩信并不这么想,他点点头,又摇头说道:“先生您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只是,作为大丈夫,我真的无法做到啊。回想当时我侍奉项王,官职低微,项王也不肯听从我的建议。而汉王对我就不同了,筑坛拜将,统领大将,连衣服和食物都可以亲自跟我分享,还对我言听计从。汉王对我有大恩,我不能忘记,也无法改变忠心。就请您替我向项王道歉吧!” 说完,韩信拂袖而去,武涉仰天长叹,感到大势已去。从这段历史中,我们不禁感慨,楚汉之争的关键点不是刘邦厉害或者是项羽无能。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刘邦曾给过韩信合适的恩惠,这也造就了韩信没有反水,从而奠定了汉军最终夺取天下的基石。 参考:《淮阴侯列传》《汉书·张良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