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在全球最难赚钱的行业,95%的企业都在亏损,他却用35年将1000元做到700亿 2017-03-30 北大纵横 北大纵横 ALLPKU-Wangpu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订阅“北大纵横”,与千位咨询师零距离 =========================== 在中国,企业家习惯于大而化之,目标很大很高远,但数学系出身的刘永行只关心各种小数据。 作者:刘米粒;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2017年,刘永行家族以470亿财富跻身2017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4位,所涉行业是氧化铝、重化工和饲料,都是难啃的骨头。 胡润曾经说过,自己最尊敬的中国首富是刘永行。他说,第一个原因是刘永行稳定,能够连续10年上百富榜的,只有3个,刘永行、刘永好家族就是其中一个;第二个原因是,刘永行当了富豪后,敢说他的第一桶金、第二桶金大概是怎么来的。 ▌ 饲料大王为了重工业“分家” 一开始,几兄弟打算开一个电子公司,效仿“GE”,但这个项目由于公司注册申请没有被国家批准,半路夭折了。于是他们调整战略,从没有太多条条框框限制的养鸡、养鹌鹑开始,凭借着每个蛋几毛钱的利润,硬是把当初1000元的启动资金像滚雪球一样变成了1000万元。 图注:成都市新津希望饲料厂是希望事业的发源地 图注:刘氏四兄弟 “人家告诉我们这叫产业转移,那么我就想,下一个机会一定在中国。老百姓一定要修很多房子,这个时候对于重工业原料的需求大,肯定有很大的商机。”这时候,饲料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已降至0.5%,刘永行意识到希望集团急需转型。 ▌ 大老板抓小数据 满足需要,但绝不浪费,这是刘永行的基本观点。 有一次,在视察结束后,刘永行专门叮嘱工厂负责人,把大门口洒落的煤灰扫起来,运回去再烧掉。 ▌ 永远只多走半步 在刘永行投身重工业之初,就有不少人质疑过,辛苦积攒的殷实家底,为何要投到成本最高、赚钱最慢的行业里。但刘永行回应,“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你能做到第一,就一定能生存下来。” 事实上,刘永行有大把的机会做点“轻松”的事。前些年,投资股市和房地产在民营企业家中兴起,东方希望零散地参投了民生银行、光明乳业、光大银行等企业,也做过几个房地产项目,赚了不少钱,但很快被刘永行叫停。他说,不管什么年代,都要有人做实业。重化工业让他心里更踏实。 而对于这些投资,刘永行表示,“等有困难的时候,马上可以变现,当重工业有风险的时候就可以把它卖掉。” 刘永行对于贷款的态度也尤为谨慎,他和“老干妈”陶华碧一样,信奉“有一分钱办一分事情”。在做饲料的前二十年里,他基本上是零负债,完全靠自己的本金滚动式发展。而投身重化工业后,动辄就需要上百亿的投资,有不少银行主动找上门来,授信额度高达五十亿,但刘永行最终也只是象征性地贷了四五亿。 在商海沉浮数十年,刘永行目睹了太多民营企业因为过度贷款、过度扩张而突然死亡的惨剧。他说,“我怕自己的意志力薄弱,让宽裕的资金搞得头脑膨胀。所以用钱最好紧一点,用自己的钱自然紧,用好自己的钱是真功夫。” 而刘永行的这份谨慎,也缘于刚刚进入铝业时的一次重大挫折。2004年,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东方希望差点夭折。 2003年开始,为防止经济过热,国家对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进行调控。2004年5月,已悄然动工的包头电解铝项目和三门峡氧化铝项目被紧急叫停,已投入20个亿自有资金的两个“巨无霸”被迫停工足足半年之久,银行也将贷款资金全部收回。 为了包头、三门峡两个项目迟迟拿不到的“准生证”,刘永行在环保局和发改委两边来回奔跑,苦苦寻求出路。此时,幸好他手中有储备了10年的20亿资金,并同时从饲料厂向重工业“输血”,最终才“逃过一劫”。 虽然刘永行和东方希望度过了这个难关,但同属民营重工业领域的企业家杜双华和戴国芳却没有这么幸运。 在被问到民营企业的地位问题时,刘永行坦然地回答说,“中国改革开放是渐进的。你接受了它,心态就不一样了。否则你就会充满怨气,就会赌气,就拉倒不干了,或者胡来,那就会违法。” 刘永行还常常提到“比制定政策的人只多走半步”这一理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撞线,刘永行提出在现定的政策法规之内,只走出半步,去探虚实。 他举例子说,“当年不许办私人企业,我办了;后来政策又规定一家私营企业雇员人数不许超过8个人,我们当时雇用了100多人,早超过了;再有,1992年时国家仍不许民企办集团公司,我们也办了。只是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事先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为改革提建议,做改革的试验品。” 正是由于刘永行的“保守”和“谨小慎微”,他在过去35年里将1000元做到如今的年产值近700亿。难怪史玉柱曾说,“刘永行最多只犯过小错误,但从没有摔倒过,日积月累,造就了今天的成就。”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