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4月10日

 南开360 2017-04-11

618年4月10日,隋炀帝死于兵变,隋朝灭亡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为了巩固统治,隋廷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并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同时兴建京都大兴城。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1912年4月10日 泰坦尼克号从南安普顿港出发,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航行。

  

泰坦尼克号(又称铁达尼号)是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于19124月处女航时撞上冰山后沉没。泰坦尼克号由位于爱尔兰岛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泰坦尼克号全长269.06米(882.75英尺),宽28.0米(92.5英尺),标准排水量为46,328吨,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3米(60英呎),动力59000匹马力(43MW),航速每小时2324海里,总共可搭载3,547名乘客和船员。动力装置包括两台往复式四缸三胀倒缸蒸汽机以及一台帕森斯式低压蒸汽轮机,驱动三个螺旋桨。

船上的25五台双端以及四台单端锅炉的动力来自159台煤炭熔炉,强大的动力使泰坦尼克号的最大速度达到23节(43千米/小时)。四个平均19米(63英尺)高的烟囱中只有前3个用来排烟,剩下的一个属于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在不列颠号上,四号烟囱曾被当作救生口)。全船分为16个水密舱,连接各舱的水密门可通过电开关统一关闭。泰坦尼克号良好的防水措施,使得它在任何4个水密舱进水的情况下都不会沉没。

191223日,泰坦尼克号完成了装潢工作,处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20日。但奥林匹克号在1911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与皇家海军的霍克号巡洋舰相撞)耽搁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收工。她的处女航被安排在了410日。19124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纽约。船长叫爱德华·约翰·史密斯(Edward·Jorn·Smith)。码头上挤满了乘客、来送行的家属、行李搬运工和海关的检查人员。中午12点整,泰坦尼克号在拖船的拉动下慢慢离开了码头。两个外侧螺旋桨开始搅动南安普敦港的海水。泰坦尼克号依次驶过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严号(不是原俾斯麦号游轮)、费城号、圣路易斯号、海洋号和纽约号邮船,鸣笛向它们致意。这艘46000吨的大船似乎对其它船只很有吸引力。当它即将起航时,另一艘定期航船纽约号因为在水中移动的体积庞大,造成水流大量回填产生的吸引力几乎撞上了她的船体,导致了一小时的误点。泰坦尼克号的拖船伏尔甘号把纽约号的船身顶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邮船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航行。泰坦尼克号将乘客分为三个等级。三等舱位在船身较下层也最便宜,这一类的乘客身份多为计划在大西洋对岸营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舱与一般客房的装潢摆设,其实具备与当时其他一般船只的头等舱一样的等级,许多二等舱乘客原先是在其他船只上定位头等舱,却因为了泰坦尼克号的航行,将煤炭能源转移给泰坦尼克号而作罢。一等舱是整艘船只最为昂贵奢华的部分,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几位名人就在这趟旅程上。

从撞击冰山到完全沉没共历时2小时40分钟。卡纳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亚号最先赶到了出事现场。4点钟,卡帕西亚号的船员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早上830分,第12号救生艇被系上救援缆绳。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

卡帕西亚号抵达纽约港后。经过自由女神像时,上万人在曼哈顿岛的巴特雷海岸观看。在54号码头,大约3万人伫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者。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人们的震惊程度,不亚于本世纪美国的9.11事件。大西洋两岸许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美国总统塔夫脱互致唁电。德皇威廉二世也拍发了吊唁电报。


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了一本名叫《徒劳无功》的小说。小说写了一艘号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名为泰坦号(Titan),从英国首航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最是豪华的客轮,船上装备了当时力所能及的一切华贵设施,满船装载的都是有钱的乘客,人们在这巨轮上尽情地享受着。但是,这艘巨轮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悲惨地沉没,许多乘客葬身海底。谁也不曾想到,这个故事竟然成了十四年后不幸的现实。1912415日夜间,当时最大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因撞上冰山而沉没。悲剧发生后,有人想起这篇小说,发现除了船的名字几乎相同外,两者还有众多的极其相似之处:两船都是初次出航就沉没,其原因都是撞上冰山,肇事地点都在北大西洋;两船航行的时间都是在四月份,航线都是从英国到美国;“泰坦号”所写的乘客和船员人数为三千人,“泰坦尼克号”乘客和船员人数为近三千人;泰坦号设想重量为7万吨,泰坦尼克号实际重量为66千吨;泰坦号长度为800英尺,泰坦尼克号长度略多于880英尺;两船的螺旋浆数均为三个,碰撞冰山的时速均为23节;两船出事后乘客伤亡惨重的原因都是因为船上的救生艇不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