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这三点,让你的学习效率提高10倍(学会学习)书评

 weihongyang 2017-04-11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除了参加了京东和当当的买200—100的活动,还拆封并读完了这本《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书。

这本200多页几小时就可以读完的书,主题明确,框架清晰。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如何掌握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及其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16位名人的个性化学习技巧,第三部分主要讲解了9种立竿见影的学习方法。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一个人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他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学校或者补习班的老师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充当了引导者,这让我们无法主动学习,也无法积极地思考自己想做什么。

但是,当我们成年后,有了自主选择权的时候,却没有人再引导我们做什么,学什么,怎么学。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为“完成作业就是学习”,不再按部就班地考试升学。那么,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究竟要如何学习,怎样的学习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

作者在本书中提到:“配合自己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果能做到这几点,就能体会到成年人的学习乐趣。

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当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什么的时候,就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许在追求无功利目的的兴趣背后,隐藏着比金钱与名利更多的东西。真正让你感兴趣的事情,也绝对不会让你感到痛苦,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去做。

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应该去做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在学生期间,还是在毕业后的几年,很多人都会学习英语。但是真正学到精益求精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价值的人有多少呢?上学的时候,即使不用考四级六级的学生,也会三天两头嚷嚷着自己要学英语,以后要进外企,或者是总有一天会用到,总有一天会用到的想法是靠不住的,一是因为它不是你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二是它不是你生活中真正的需求,也不能够为你带来创收。到头来,浪费时间又挫伤积极自信心,真是不划算。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绝对不会让你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学习和处对象是一个道理,要以让自己舒服的方式与对方相处,才能够长久走下去。

我们可以回忆在上学的这么多年,哪一种方法是让自己记忆最快,效率最高的。有些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朗读记忆,有些人喜欢默读,还有一些人只有边抄边记忆才会效率最高,有些人喜欢和朋友讨论交流,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这么多年的学习,你一定知道在“听说读写”哪个方面,你是效率最高的。

有时候为了利用好上下班地铁的时间,我也会听书,但是每次听着就会走神,或者听不进去,而我效率最高的时候就是一边读书一边记笔记,所以后来我上下班路上的学习方式就调整为一手看kindle,一手用手机记笔记,超级高效,你也一定可以找到自己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

在什么地方你的效率最高。有些人喜欢独自安静在家里学习,有些人喜欢在图书馆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还有一些人喜欢在咖啡馆学习等等。观察并发现自己在什么场所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比如我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在家里学习,身边一定不能有人。当我写作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话,我就会异常狂躁。

在什么时间段你的学习效率最高。有些人喜欢早晨起来学习,这种人被称为“晨型人”,更有日本学者认为,晨型人更容易成功。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不喜欢在早上学习的人就很痛苦,我们偏偏是夜猫子,喜欢在晚上学习,尤其在深夜,灵感迸发,学习效率奇高。不管如何,找到你自己的学习效率高的时间段,让你强行早起学习,你却昏昏欲睡,也是徒劳。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配合自己的节奏

这一点就是本书的重点和亮点。作者运用了16位名人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来说明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而这也常常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书中的这16位名人的学习方法可谓是千姿百态。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此根据自身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比如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属于自控能力强,做事追求精益求精的人,他所采取的方式则是自我管理学习法;又比如村上春树属于内向型力量的人,热爱跑步,跑步也能够带给他力量和写作灵感,他所使用的方法则是“体能强化学习法。”

16个名人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中,有3个是让我印象深刻,认为值得借鉴的方法。
目标管理法(德鲁克)

制定好行动计划,确定好目标和期限,严格落实每一项计划,在落实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他大力推荐“行动计划”,认为他是一个通过自我管理,帮助人们收获成果的好习惯。

不请自来法(本田宗一郎)
我把这种方法称为积极主动,或者不耻下问。本田宗一郎他本人没怎么上过学,不喜欢阅读,他选择的是虚心像懂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应用于商业中。

他这种方法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让我明白不喜欢阅读也可以学习,学习无处不在,学习不一定都在书本上。

外界屏蔽法(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在我们今天更是适用。他认为,想要瞬间引发能量,做到彻底投入,心无旁骛,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证自己能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专心致志地学习。他每天固定时间把自己关在书房,不开门,不接电话,更别提想用看电视、玩游戏来消磨时间,拉上窗帘,把桌子附近容易分心的东西全部收拾干净,专注写作。

我们可以学习的就是创造一个情景,与外界隔绝,沉浸其中。

当然本书中还有很多其他名人的学习技巧,我列举出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品味借鉴和学习。书中的16种学习方法,都是建立在他们本人的实际情况下,符合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

哪怕这个世界上有一千字一万种成功的学习方法,如果不适合自己都是然并卵。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