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人'Vol.3 原来人牲和人殉这两种“杀人'方式不一样啊.......

 無情360 2017-04-14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


这是诗人对古代贤士怀才不遇的感叹,也是对封建帝王重神轻人的鞭挞。重神轻人现象不仅出现在文化领域中,在政治活动中表现也非常明显。比较突出的是人殉和人牲制度在中国古代早期的盛行。



在殷商时期,问鬼神和敬鬼神已成为统治者普遍奉行的法则,祭祀成为整个国家大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殉人牲制度可以看做是商代礼制的一种特殊表现,并成为当时许多政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说人殉和人牲都是杀人,但二者的含义、杀的方式、杀的对象都不一样。

为什么杀人还有那么多学问呢?



人牲也称人祭,是指用活人(主要以战俘为主,也有奴隶)做牺牲(即为供祭祀用的牲畜),杀之以祭祀神灵、祖先的一种行为,人祭是用杀人来祭祀人格化的神灵和进行对山川等的自然崇拜,属于原始宗教的迷信活动。


人头祭祀

(殷商时期将人头割下置于铜甗中蒸煮,是祭祀活动中最残忍的形式)


主要形式有祭拜神灵祖先、房屋奠基辟邪之用(仰韶文化的半坡房址下就发现人头奠基)、人畜祭祀“地母”崇拜等。


红山祭祀仪式


虽然在现在看来,将人活活杀死用来祭祀祖先神灵或自然,实在是一种野蛮、蒙昧、而且残忍的行为,但事实上,从当时人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 。


首先,建立起强大国家机器的殷商人通过武力征服得以拥有了相对较多的战俘用来人殉,所以说人殉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胜利者的实力强弱。其次,礼制已经基本成熟,祭祀神祖已经成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卜辞


根据已释读的甲骨文可知,这种惨无人道的方式在武丁时期最为厉害,祭祀共用了数万人,此种现象可能与武丁时期大肆对外扩张、四处征战的历史有关。


河伯娶妇

再如,殷人祭河是直接把人“沉”于水,现在叫“选女妻河”,把河流拟人化,把残酷的人牲变成了颇为“文明”的人殉。有名的“君主妻河”、“河伯娶妇”等故事,是其典型。






人殉是商王及贵族官僚死后用杀人来陪葬,这些人主要有服役的奴仆、墓主的近亲、侍妾和卫士还有战俘等。最初表现为女人为男人殉死,属于“男性对女性的奴役”。



殉葬的人用来供他们在另一世界中淫逸和奴役,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私永靖秦魏家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发现一批妻为夫葬的成人合葬墓。


齐家文化妻陪夫葬


可以看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在当时深入人心。根据考古发现和甲骨释读,最初殉人数量与墓葬等级相关。


妇好墓壁龛中的殉人


王陵中的殉人数目多达数百名,贵族墓葬有数十名殉人,中小型贵族墓以1~2 名殉人较多见,普通平民墓葬一般没有殉人。


殉人坑


这种惨无人道的方式在商代达到顶峰,后来慢慢减少,但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连贯性,作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传统不可能完全消失,并且在后来春风吹又生了!


如《战国策·秦策》中记载:'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日。为我葬,必以魏子殉。'很显然,秦宣太后因为宠爱魏丑夫,因而想用他做人殉。


秦二世在秦始皇死后逼迫没有生子的宫女全部陪葬、朱元璋本人死时,更以四十六名妃嫔宫女殉葬、清朝在入关前实行过人殉制,但入关统治全国后即予废除,根据专家考证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实行人殉制度的朝代 。然而这种行为并非我国独有,国外也有发现。


秦始皇




西亚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的人殉习俗,发生在奴隶制社会初期、苏联第聂伯河到伏尔加河一带的青铜时代盛行妻妾为丈夫殉葬的习俗、日本在倭日子命时期起,把殉人排成围墙生埋,降及近世,演变为割腹殉葬(这也可能是日本武士切腹自尽的一个源头)、印度的寡妇自焚殉夫习俗,历数千年而不衰,至今还偶有发生。


寡妇自焚


人牲在从印度到地中海这一地区内广泛流行。在墨西哥的马雅人、秘鲁的印加国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阿沙特人中也曾广为流行。其对象与中国古代类似也是俘虏,但更多的是妇女和儿童。



人牲与人殉二者都是杀人,人牲多为战俘或者奴隶,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神灵甚至是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为原始农业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的产物;人殉多为与逝者有关的人,作为陪葬,是生者对逝者的一种厚葬。二者的实质都是原始宗教迷信的反映。


参考文献:

      1.王克林 《试论我国人祭和人殉的起源 》,《文物》1982年3月  

      2.黄展岳 《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问题》,《考古》1991年2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