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怎么来的?关于标点符号的那些有趣故事

 圆圈小大 2017-04-14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标点符号的。古人把阅读文章的断句功夫,叫作“句读(dòu)”。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红笔断句,学生水平提高以后,不需句读,就能够通读文章。句读的基本原则就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即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没有结束的文句叫作“读”,用点来标记。古人常用“可圈可点”一词,赞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业。


我国现在通用的标点符号,是在我国古代的“句读”“圈点”等标点和符号的基础上,再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标点符号,经过百余年的使用改造融合而成的。

“?”是怎么来的

我国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原是从西方引进的。


它起源于拉丁文中questio这个词,意思是质问、疑问、问题。在问号尚未出现之前,每当有表示询问的句式时,就在句子的末尾加上questio。


后来人们为了书写简便,就取其开头的一个字母“q”和最后的一个字母“o”,缩写成“qo”两个字母。不久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把“o”写在下面。


过了一些时候之后,又逐渐改变了写法,草写成“?”作为问句的标志。后来约定俗成,在问句中都这样用“?”来表示,从此“?”就正式变成了一个标点符号,在世界各种语言中通用。


那些有趣的标点符号故事

1


杜牧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题目是《清明》。全诗是这样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打上标点符号,变成了长短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有人使它变成了精巧典雅的戏剧小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


相传,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有一次,他聘请一个教书先生,讲明膳食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但借说口说无凭,要求立一张凭据。那个富翁满口答应。教书先生就写了一张合约:


每天膳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看着这张合约,细读一次:“每天膳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就欣然在合约上签了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叫起来:“怎么尽是青菜,没有鱼肉呢?我们不是约定每餐要有肉食的吗?”讲完后,对着富翁将合约读了一次。这个富翁听后,哑口无言。以后每顿饭都做有鱼肉的菜给这个教书先生吃。请想一想,这个教书先生是怎样读这一合约的。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每天膳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素材来源于北京日报、网络

编辑整理:知翼、刘亮、汤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