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傅深藏不露的烹调诀窍 精华收藏版(四)

 欣然书斋 2017-04-15

作为一个专业中之业余,业余中之专业的江湖饕客,在我看来,川菜味美,百菜百味,麻辣多滋的调配秘笈在于巧用:辣椒五虎将,花椒三剑客,掌门盐糖醋,龙套姜葱蒜,麻辣无间道。换言之,‘五虎将’,即是辣椒中最为常用的二荆条、朝天椒、泡辣椒、小米辣、野山椒;‘三剑客’,即花椒中的红袍椒、青花椒、藤椒;加以盐糖醋定底味,姜葱蒜跑龙套,再通过善用巧配、精烹妙调,百菜百味,麻辣无间道之风味魅力方可层层展现。这些“经验之谈”,当然是在书本上,甚至在烹饪学校里看不到,听不到的。

然而,大多人都把精力集中在辣椒、花椒上,忽略了盐糖醋,、姜葱蒜、乃至油、水、汤的运用。烹调是艺术,艺术重细节,细节即诀窍,你若掌握了调辅料的细节使用,无疑,你的厨技就会上升到厨艺的境界,就由厨工演变为厨匠,这就哇噻了哈!

老师傅深藏不露的烹调诀窍 精华收藏版(四)

元老级川菜大师评定川菜席宴菜肴

烹调巧用水:

·炒、煮蔬菜时,加冷水会使菜变老硬,加开水则蔬菜香鲜脆嫩。

·热水炖煮肉类,肉味鲜美;冷水炖煮,则汤味鲜香。一次水加足肉美汤鲜,中途添加水美味大减,加冷水更是损汤败味。

·蒸鱼水开才下锅,鱼肉鲜汁不外溢,熟后鱼肉香鲜有光泽。

·猪肉类不宜用水泡,营养成分与鲜香成分会被溶于水中,通常可用淘米水洗净或清水冲洗,擦干水分待用。

烹调妙用油:炒、烧、焖、烩荤菜宜用混合油(熟菜油或调和油与化猪油),素菜则宜用化猪油或鸡油,炒、烧素菜可适当加点黄油,焖烩素菜宜加少量鸡油、奶油,这样鲜香可口,营养丰富、老人小孩尤为喜欢吃。

用油要掌握“少则香,多则伤”的原则。通常是锅烧热后,先放少许油,端起锅沿边旋转几圈,使油附着在锅周围,这样炒锅就光滑油亮,这就叫“灸锅”,然后再把油倒出来,再重新放入油烧热,倒进原料炒合,如此炒出的菜又油亮又香脆。

再有,通常炸过排骨、鸡、鱼和其他物料的油,往往留有原料的腥味或异味,在用于炒菜、烧菜,会影响菜肴的味道,可以在使用前将油烧热,投放几粒花椒、葱结、姜片、茴香炸至焦黄捞出,这样油就没有异味了。

烹调巧用酒:

·烧、炖猪蹄、猪肘、排骨、肥肠等,宜用料酒;红烧肉宜用醪糟或葡萄酒;烧、炖牛羊肉或鸭子宜用啤酒,不仅奇香袭人、且鲜美柔嫩;烧炖鱼类亦可用啤酒,则香浓味美;红烧肉、贵妃鸡翅、太白鸭掌、松鼠鱼和茄汁风味类,用葡萄酒更为香美。当然,糟醉鸡、糟醉蟹、糟醉虾之类,则直接用酒浸醉,无需加热,这样酒味、糟香更加浓郁。

·除了大多数禽畜肉类用酒、姜葱、盐码味外,炒、爆、煸之类菜肴,在原料散籽时,先于其他调辅料下料酒最合适;烧、焖、烩、煨、炖之类菜肴,在汤汁烧开沸滚,打去浮末血水后,烹入料酒最合适;烧烤类菜肴,多用黄酒,烧烤海鲜类,即可用葡萄酒或啤酒,起到增色、增香的效果。另外:

·米饭如是煮夹生了,可在饭锅中浇上两三小勺米酒,盖上盖在蒸煮一会儿即可熟透。

·炒冷饭或蛋炒饭,加点酒可使饭不结团且酥香;若是煎炒鸡蛋、鸭蛋,滴几滴酒,则蛋品松泡,香醇、无腥味。

·做凉面时,面条若是结成团,可喷些米酒,面条就会轻易散开。

老师傅深藏不露的烹调诀窍 精华收藏版(四)

元老级大师王开发年轻时在做烹调用汤示范

烹调妙用醋:食用醋,酸而醇厚,香而柔和,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醋在烹调中的用途很广,可调和菜肴鲜味,增加菜肴香味,去除异味,减少油腻、易使食物酥烂,还可使蔬菜保持脆嫩。

烹调中对醋的使用要把握“酸而不酷”,也就是老师傅说的“吃醋不带酸”为宜。无论冷菜、热菜,都要根据菜肴的味型及风味特点灵活运用,其中“起锅点醋”,是老师傅的经验总结。即是避免过早下醋,因受热而挥发,在菜肴起锅前瞬间滴几滴醋,方才增强菜肴风味。

像川菜荔枝味,应是“进口酸,回味甜”,调味上醋略重于糖;糖醋味则要求酸甜并重,调味时糖、醋用量相当;酸辣味则又是以酸为主,辣为辅,醋的用量较大,但首要的还是咸味要给够才行。其他一些醋的妙用还有:

·在原料加工中像土豆、莲藕、山芋、山药、苹果、香蕉等含有丰富淀粉类的食物,在加工清洗后,将其浸泡在醋水中,即可防止氧化所产生的“锈色”,使原料保持新鲜颜色,像煮炖藕等容易变色的蔬菜时,稍加些醋,就可保持其洁白。

·煮炖牛羊肉和肉质较韧硬的肉类或也禽畜肉时,加适量醋,可使肉质软化、易于熟烂,酥软入味,更显柔嫩鲜香,咀嚼化渣。

·烹调中,醋常和糖、盐、味精或鲜汤等共同调味。这样在盐的融合下,酸味与甜味可相互减弱,过酸则可适量加糖以综合酸味;过甜则适量加醋,以缓和甜味,还不行,则是盐量不足,适量补充盐就可。

·烹调菜肴,宜起锅时滴入少量醋,即能使菜肴增香提鲜、减少油腻。若菜味道过辣、加少许醋可减弱辣味。

·烹炒豆芽、土豆丝、藕片(丁)、白菜、青笋等瓜果蔬菜时,在原料下锅翻炒几下后,随即烹入少许醋翻炒,继而投放其他调辅料炒熟,这样可是菜肴清香、脆爽。

老师傅深藏不露的烹调诀窍 精华收藏版(四)

川菜名匠张元富的烹调细节演示

烹调巧用葱:葱、姜、蒜是非常普遍的香辛料,几乎是有烹饪的地方就会用到葱、姜、蒜,但能把葱、姜、蒜用得名满天下的也只有川菜,最著名的就是鱼香味,重用葱、姜、蒜再调入酸香、微辣的调料就神奇的创造出鱼香。

葱在川菜中常用的有三种,大葱,细香葱及青葱。四川地区特别喜爱细香葱的清香和辛香味。葱的使用通常分成两部分——碧绿的葱叶与白皙的葱白,大葱多用葱白主要取其辛香味,也作为提色、增色之用。细香葱,红皮、叶长、茎短,故而多用葱叶,像调制椒麻味,就取其浓郁的鲜葱青香融合在鲜花椒的幽麻酥香中,通常还利用葱叶之翠绿来为菜肴增色,诱发食欲。而青葱的使用也很有趣,葱白、葱叶都用,葱白下锅爆香,葱叶成菜后提香增色。

因葱所具有的独特辛香气味,故在烹调中的运用十分讲究。除了大葱、小葱、葱白、葱叶各有所用外,配料调味中亦也分为葱结、葱段、葱节、葱丝、葱颗、葱花、葱茸、葱水、葱油等。且热菜、凉菜各有不同的用法。行业中还总结出“生葱熟蒜”的经验。像葱结,即将葱挽成结,多用于卤菜、炖菜、蒸制菜肴去腥增香。葱段,又叫马蹄葱,适用于作葱烧菜、干烧菜、又与姜片、料酒一道用于原料腌渍码味。葱节,多用于炒熘炝拌等菜式。葱颗,用于炒菜、凉拌菜类,像宫保鸡丁、辣子肉丁、红油兔丁等。葱花,则多用于凉菜、汤菜及面条调味。葱叶茸,用于椒麻味调味,或制葱油。葱丝,既能增香又点缀抬色,增强美观,多用于京酱肉丝、脆皮鱼等。

烹调时,葱的投放也很讲究,炒、爆、熘菜式,时间短、成菜快,葱多在菜肴起锅时放入,略炒即起锅,这样既脆嫩美观、又有浓郁的葱香味。烧闷菜肴类,需要较长时间煸炒才能充分是大葱挥发出香味,但也只能煸炒至葱色微黄即可。

老师傅深藏不露的烹调诀窍 精华收藏版(四)

京酱肉丝葱白的运用恰到妙处

糖色运用的诀窍:烹调中不少烧菜、卤菜、蒸菜等需要用糖色来加强其色调,增强菜肴视觉感染力和风味特色。像红烧肉、咸烧白、甜烧白、扣肉、糖醋排骨、红卤水等。通常制糖色一般菜肴常用红糖、白糖制糖色,高档原料和高档菜肴则多用冰糖制糖色,依据菜品风味需要选用其中之一。具体操作应是:

如:100克糖(红糖、白糖、冰糖均可),250克开水,20克菜油或色拉油;炒锅清洗擦净,置于中小火上烧热、下熟菜油和糖,用勺不停地翻炒,待糖开始熔化,由半透明变为浅黄色,并开始冒小泡时,不停地顺时针用勺搅动,当糖完全融化、冒大泡,色泽变为棕红时迅速掺进开水搅合均匀即可。制好的糖色,应当是酱红色且粘稠适中。若火较大或稍有怠慢,糖色瞬间变成黑褐色并产生焦味,则不可用了。通常肉类上糖色有三种方式:

1.抹色下油锅:烹调中,像五花扣肉、咸烧白、甜烧白、红烧蹄髈类,在原料煮熟起锅后稍晾,趁原料温热,抹干水汽用糖色抹匀,这样才巴色;油锅温度六七成热时,肉皮朝下,在高温热油中原料皮收缩成“鸡皮绉”即可,然后将原料放进热烫水中浸泡回软,这样糖色呈现,且滋糯香美。

2.焖烧加色: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把加工成形后的原料掺汤后,加入适量糖色烧,使原料上色入味。烹烧时,一般菜肴用红糖或白糖糖色,高档菜肴用冰糖糖色,因为冰糖杂质少,制出的糖色烧菜红艳油亮。川菜中烧制干烧鱼翅、干烧蹄筋、红烧蹄掌等高档菜肴,就多用冰糖色,使其成菜色泽红亮,汤汁浓稠

3.抹色焙烤:烧烤类菜肴,因是用炭火烧烤至熟,原料多用黄酒、啤酒或葡萄酒稀释饴糖,薄而均匀地抹在原料上再烧烤,熟后油润红亮,皮酥香化渣,像烤乳猪、烤酥方、叉烧鸡、烤鸭、烤鹅都是如此炮制。

老师傅深藏不露的烹调诀窍 精华收藏版(四)

川菜大师舒国重的名菜贵妃鸡翅,糖色是关键。

蒜泥如何增香:不少菜肴,尤其是凉拌菜都要用到蒜泥,一般都是临用时,剥几瓣蒜用刀背剁茸,这样的蒜泥易于挥发、减弱其辛香味、失去光泽。

老师傅多以此法制作蒜泥,不仅蒜味香浓、色泽油亮,且难于挥发。选用新鲜大蒜去皮,将石臼窝擦洗干净,先放薄薄一层精盐,再放进蒜瓣,即可开始捣制。捣蒜时,应边加蒜瓣边加盐(少量)、味精,直至捣成蒜茸,用小勺舀进容器内,调入适量的香油、姜葱水,少量凉开水,然后顺一个方向搅合蒜茸,使其与香油充分融合,直到看不到香油为止,再加少量凉开水将蒜泥稀释解散即可。亦可用搅拌器,放进蒜瓣、精盐、香油、姜葱水极少量凉开水、搅拌2-3分钟即可。这样的蒜泥用于蒜泥白肉,蒜泥黄瓜、蒜泥肚丝、蒜泥蚕豆,以及红油水饺,甜水面,味道那就是好极了哈。

老师傅深藏不露的烹调诀窍 精华收藏版(四)

蒜泥白肉三大宝:蒜泥、复和酱油、红油辣子

中国川菜文化人 畅销书《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