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谷城:南河历史传说

 襄阳孙金福 2017-04-16
 
 谷城南河——小山峡门楼

南河在谷城又称粉水,这水在古时候就很有名气,为什么叫粉水呢?千百年来,南河流传着许多动人故事.

据谷城县旧县志记载,汉朝萧何分封筑阳侯,筑阳就是谷城的古名。萧何夫人经常携女仆来此洗浴,香粉溶于水中,香气不散。粉水源于神农架原始森林,经房县、保康、谷城注入汉江。它由无数涧流、小溪、山泉汇集而成,蜿蜒于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两岸层峦叠翠,峭壁千仞,怪石嶙峋,飞泉吐雾。河面碧波荡漾,湖光山色,酷似长江三峡,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峡”之称。

文王跑马道远看就是悬崖绝壁上一道绿色的斜线,看上去很窄,实际上却很宽,上边可以走小车。山上有一个大石台,叫月亮台。传说周文王很喜欢看戏,每次去月亮台看戏都要从这里经过。一次看戏回来,老虎一声吼叫,让文王骑的马受惊,从岩上摔下来,不幸摔死了,文王跑马道因此得名。文王死后,娘娘为他敬香,不慎将香炉坠入河中,后长出一巨石,形成香炉,老百姓叫它香炉石。跑马道下边有座岩屋,传说宋朝有个叫刘文龙的秀才曾在此读书,中了状元,所以叫“文龙书院”。站在这里,可以体会古人读书时的刻苦精神。

 谷城南河——小山峡风景区

   “青龙缠树”是一棵树龄近千年的古楮,树旁有条葛藤,如青龙缠在这棵树上。缠了多少年?专家考证说有500多年了。据说,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私奔于此,为家人所追,双双殉情于这块巨石上,然后生出此树。树旁又生出一棵小藤,相互依偎,有此情绵绵无穷期之意。所以许多青年男女至此,都要对树发誓,永结同心。

黄龙洞的发现,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里原有一户人家,户主是安徽人,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从河南邓县逃到这里安了家。1958年,他打猎时,追一只鹿追到这里不见了。这里原是很深的灌木丛,他不小心正好掉到这洞里,砸在鹿身上。这个洞就是这样发现的。此洞深度尚未探明,已发现有1000多米。洞中像是三个大“宫殿”,钟乳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有的像珍珠莲花,有的像擎天玉柱,有的像玉兔金蟾,有的像南海观音。其中有一乳石,有头、有尾、有爪、有鳞,酷似一条黄龙逶迤爬行,黄龙洞因此而得名。

 谷城南河——小山峡风景区

诗云:“十百千万无数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赤橙黄绿无尽树,雾海惊涛烟迷蒙。”这描述的就是南河。南河素有“千山万壑”之称,密林幽径,悬崖绝谷。两岸青山连绵不绝,山势峻峭,高耸入云。虽然景色奇秀,但是人迹罕至,鸟兽不惊。据当地老乡讲,南河地区因为地势险要,解放前土匪横行,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战斗。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犯此地时,也曾经留下过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逸事。

1945年3月,日军占领了襄阳,继而要将侵略的魔爪伸向鄂西北纵深地区。谷城地处鄂西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交接地带,是襄阳西进的门户。所以日军西进,必须要占领谷城。

 襄阳第一座水电站——南河小山峡水电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由于力不从心。已经穷途末路的日军,侵犯南河地区时,因望见周围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山险坡陡、荆棘丛生,疑似神兵埋伏,不由得心惊胆战。师团指挥官惶恐万分,问翻译这是什么地方,翻译说此地是南河。而日本人由于士气低落,却可笑地听成了“难活”,不由得大惊失色,遂命令部队后队改前队,迅速撤离了该地区。自此,这些嚣张而不可一世的日本兵,再也没有向前迈进一步,日军侵略中国的步伐也就此终结。

如今家乡人民在南河上游筑起了阶梯大坝,恰巧把500里南河中最险峻、最曲折、最壮美的一段变成了一弯平湖。“高山显神秀,绿水照玉宇;舟行霓光起,青峰紧相依。”游人们被这秀丽的水光山色所吸引,每逢节假日或周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襄阳谷城一道独具特色的亮丽风景。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