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垒磊
一站式知识平台“蚂蚁私塾”创始人
高智商协会胜寒门萨双会员 | LinkedIn专栏作者
我记得以前写过一篇关于“道理我都懂”的文章,言辞激烈地批驳了某些总说“道理我都懂”或者“你说的我都懂”的人群。 你说的我都懂,下一句通常就是“可就是做不到啊”。 听上去挺有道理,懂是懂,做是做,所以很多人会怪罪道理或者知识本身没用。 但事实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真实的情况是:做不到就不是真懂。判定真懂或者真认同的唯一标准就是:做下去。除非这件事的吸引力并没有随之引起的负面因素的拉力大。 这就像很多人说我想瘦,也知道跑步能减肥,可做不到啊。两种情况:要么就是减完肥后的形象与跑步的辛苦的比值不够大,对他不够有吸引力,要么就是他不认为跑步一定能带来他想要的减肥效果,两者必然至少占其一。 这样的认同就不是真认同,对跑步的理解也未必是真理解。 坚定不移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是成事儿的必要条件。 之所以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和真正对的事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有时候自己认为对的事仅仅是由于认知水平还没到“能够看清不对”的那个份儿上。 于是,提升自己的层次,让自己有能力分辨出更多的噪音,就变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周围所有人都不认同的时候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想法,并最终获得成功,难道他们天生的抗压能力就比一般人强吗? 未必,但若他们不是明显的蠢蛋的话,他们的层次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凌驾于周围人之上。 当你处于认知的上层,下层噪音只要一出口你就知道是不靠谱的,所以当然是毫不在意,专心做自己的事,这跟抗压能力关系不大,因为他人的噪音对他们不造成决策上的犹豫和干扰。 只有那些本身的认知层次跟周围人相当的,才最容易受到影响,他们是需要很强的抗压能力的,因为时不时就会怀疑自己,放弃的概率更大。 刚开始写公号的时候,有一位读者告诫我,你这么写是没有多少人看的,因为文章又长,逻辑又绕,有多少人会愿意静下心来思考呢?你的读者注定不会多,因为这整个群体总共就没多少人。 接着他好心地给了我一个鸡汤号的ID,我进去一看文,亮瞎了眼。 他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你看,人家的文章很短(差不多1000字以内),又有故事(有一个朋友开头的那种),配图又鲜艳,道理还简洁明了(类似对长辈要孝顺之类的),所以他能有500多阅读,你只有50多,大号都是这么写的。 前段时间我突然记起那个号,去翻了一下,发现已经断更半年了…… 给多少人提供多少价值,加起来,你就会有多少价值。 这里面包含了几层意思:第一层是你做的必须是有需求的事情,第二层是你做的必须是有稀缺价值的事情,第三层是你做的必须是尽可能辐射更多人的事情(在边际几乎为0的网络里更为重要)。 当你真正明白这样一条朴素的道理,就不会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更不容易被人几句“建议”就偏离自己的方向。 要比大多数的“噪音”高出一个认知层次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需要你平时要比别人摄取更多的正确知识,比别人多出更多的思考时间。 有人会问,当我与他人意见相左的时候,怎么知道自己比他人高一个或几个认知层次,而不是对方高过我呢? 其实这事儿你自个儿心里最清楚。 当他人提出的建议里包含的那些个关键点,都是你之前认真考虑过并排除的,至少在对这件事上的决策上,高和低已经一目了然了。 仅有当对方提出的东西是你之前没考虑到或没考虑全的时候,你才需要停下来正视问题,虚心向对方请教。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牛人都比较“独断专行”,这不代表他们对谁都独断专行,只是在大部分人眼里是这样。 因为以大部分人的认知水平提出的建议,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浪费他们时间的“骚扰”。 当你认定自己做的事是对的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坚持做下去就可以了。 不过要保持独立性也有一定的难度,它至少要求你是一个独立的人。 什么是独立的人?就是足以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人。 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很多人都做不到。 有些是由于脑子一团浆糊,理不清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比如分不清自己跟别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有些则是由于之前欠了别人的,既然要还,就要受影响,没法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 比如很多年轻人为什么明明烦恼父母对自己的事业进行横加干涉,却又不得不遵从父母的意见? 当有人建议他们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时,他们会说,父母的话还是要听的,我不想做一个不孝的人。 这是他们自己说给自己内心听的,因为大脑善于做出让自己内心最舒服的解释,其实真实情况很有可能是,他们拿父母的钱买房、买车、养孩子等。 这种利益掣肘方面的事儿,他们的潜意识不愿提起。既然还想继续享受这一切,只能给自己找一个道德上还算过得去的理由。 只有先成为独立的人,才有资格谈坚持。 拿意愿去换取其他东西,有时是迫不得已,但这个迫不得已应该是一种投资,是为了完成一个总体的大的意愿所做的暂时性的交换和妥协,而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对意愿以外的利益的一种消费。 后者叫出卖灵魂。 每个人生而孤独,这种孤独,是由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别人无法参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是这个世界的中心,由因到果,这些果不管好的坏的,永远都只能自己独自承受,而他人莫能分担分毫。 若是因不是完全由自己主观能动做出的,果却由自己承受,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替别人的意愿做实验,变相延长了他人的寿命,缩短了自己的。 什么样的利益能值得你用生命做交换呢? 我是绝不肯的。所以只要我认定是对的,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而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学习和思考?这样才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坚持更有底气。 蔡垒磊 一站式知识平台“蚂蚁私塾”创始人 高智商协会胜寒门萨双会员 | LinkedIn专栏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