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研能否成功?用个公式算算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4-17

读研能否成功?用个公式算算

2017-04-16 文双春 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

china_sci

中国科学报官方微信,发布科教重大事件,网罗学术新鲜趣闻。国家有关部门的科研政策,我们帮您解读。无论您是导师还是学生,是教授还是博后,同龄人的烦恼和快乐,总能在这里找到。请点击下方自定义菜单“交流互动”→“联系我们”mo-玫瑰


古今中外已有许多成功公式,最著名的要数爱因斯坦的公式: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提出过类似公式:successful work=work hard + work smart。


季羡林先生在一篇小文《成功》中,提出了“季氏成功学”,并给出一个经典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在季老看来,人穷其一生,所谓功名利禄都逃不过这三个因素的左右。


这些成功公式都是定性公式,稍微定量一点的公式当属爱迪生的名言: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往往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纵观上述公式,成功的要素各不相同,但勤奋是最大公约数,天资似乎也是公约数,只是表述有别,如正确的方法、work smart、灵感等。其实,在不同的行当,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成功公式应略有不同,具体体现在成功的要素不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对权重不同。


对于刚踏入科研大门的研究生来说,读研成功的公式是什么?如果能整出这么个有的放矢的公式,对广大的研究生们来说无疑是意义非凡,同时对防止我等所谓的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乱弹琴也作用不小。


美国的两位物理学家伙(Renetta G. Tull and Damon L. Tull)整出了一个这样的成功公式(AFormula for Success),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OSA)出版的Optics & Photonics News (OPN)杂志上。


这个精确的数学公式不仅指出了读研成功的必备要素,还建立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广大研究生,特别是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女性和少数族群研究生,可作为“红宝书”,用于指导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读研成功的必备要素


著名的美国黑人女物理学家Shirley Ann Jackson总结了在科学和工程方面取得成功所必需的行为特质,包括事前准备(Preparation)、人际关系(Connection)和卓越程度(Excellence),其中与这三个特征参量密切相关的品质还包括(激情Passion+毅力Persistence)、(怜悯Compassion+勇气Courage)和(成就Achievement+智慧Wisdom),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后面的能耐公式(Power equation(1)中。


Shirley Ann Jackson被《时代》周刊称赞是“女科学家们的最高典范”。她的一生是由一串串“第一”组成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博士,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博士学位的两位女物理学家之一,历史上第一位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的成员和第一位NRC主席,也是美国工程学院首位黑人女院士,以及第一位全美著名大学的黑人女校长。


R. TullD. Tull扩充了S. Jackson的能耐公式,并将成功要素归为四类:畏惧(fear factor)、你拥有的(what you bring)、你可获取的(what you receive)和环境(your enviroment)。其中畏惧因素(T1)主要指胆怯、犹豫或因害怕而不行动。


你拥有的因素除了Jackson能耐公式中的事前准备(P)和卓越程度(E)外,还包括天资(T2Talent);你可获取的因素主要是导师(Mentoring)和教育(T3, Teaching)情况。


环境因素主要在三个方面:


(1)对你有潜在帮助的资源、人员、计划和资助情况(Resources


(2)增长才干的机遇(Opportunities


(3) Jackson能耐公式中的人际关系(C

建立成功公式


R. TullD. Tull引入“物理量”“momentumof success”(成功动量),建立了上述所列成功要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如公式(2)。数学上看,“成功动量”其实是“能耐”作用于一段时间的累积值;“物理”上,它强调在一段时间内恰当地发挥出这些要素的作用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要取得成功,就要持续最大化“成功动量”,具体表示要积累技能、获取支撑环境和积极利用资源。



成功与“成功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公式(3)]


Success=log10[γ(now)]


根据自身情况给公式(2)中成功诸要素打分,得分多少参见下表对各要素的描述,其中:


1. Strongly disagree


2. Disagree


3. Neither agree nor disagree


4. Agree


5. Strongly agree


最后将各项得分值代入公式(2)(3),得到成功指数Success



成功指数及其解释


A.成功指数低:Success<>


你可能要在突破成功障碍方面做一些工作了。例如,分心、在关键概念或技能上有困难、不与导师接触、不参加学术活动,以及作报告、与教授接触或寻求他人帮助时很紧张。


B.成功指数中等:2.39<><>< span=''><><>


说明你在某个领域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并展现出前景,但是你还应该更积极主动一点。例如,你可参加学术会议但不一定要作报告,在试验前而不是在其他时间跟教授交谈,不时与导师见面,等等。到此阶段,你其实已省去了很多工作,下一步应向更高水平努力并不断增强自信。


C.成功指数高:Success>3.61


说明你的信誉、处事和预备水准很高。例如,你定期与相关组织互动,你构建了自己的职业圈子,你不畏惧同事提问、勇于追求职业机会,等等。换句话说,你左右逢源!


You rock!)这时,你可尝试指导一位也许正在奋斗的学生或同事。


说句题外话。据说生物学家伙最讨厌数学公式,因为在他们的论文中,一篇论文每多出一个公式其引用率便直线下降,而引用率下降反过来又影响最钟爱引用率的生物学家伙使用数学公式。


相反,物理学家伙特别迷恋数学公式,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整出个精确的数学公式来就不算终结,就会不断有人前赴后继朝着公式努力。


所以,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学公式,基本上是物理学家伙整出来的。


广大研究生们一定要笃信物理学家伙整出来的成功公式,其他行当哪怕是大牛整出来的公式,而且也许是八九不离十,也不足信;要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从成功动量公式(2)可看出,“畏惧”是其它三个成功要素之和的倍乘因子,因此对成功的作用至为关键。


事实上,畏惧之下势必功利,很难创新,成功只是一种奢望。


试想,对现实和未来畏惧,对权威和权力畏惧,对长辈和师者畏惧,对同行、同事、同学畏惧,怎能甩开膀子去创造奇迹?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文双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614773.html


阅读
精选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