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山星云】如何给父母打一通走心的电话?

 Purefact 2017-04-19

  导读:

  别再让不善表达成为自己和父母无法沟通的借口。

  回想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你有没有真正和父母好好交流过呢?

  平时没办法陪在父母身边,打电话的时候是不是也草草了事——拿起电话,父母不知道说些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大家三分钟结束战斗?

  放下电话之后发现,除了互相叮嘱几句多吃点注意身体什么也没说,心底难免自责;而父母那边,越是不了解我们的情况,越是喜欢管东管西,到了过年还会发大招催婚催生。

  我们中国人在表达上崇尚含蓄,很难开口一本正经地说句“妈,你辛苦了” “爸,我爱你”。

  但给父母打一通走心的电话真的那么难吗?

  不难,牢记以下三个步骤,好好说话,好好行孝。

1、用细节让他们安心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长期见不到我们,对我们的生活基本能脑补出一部悬疑剧。所以与其让他们胡思乱想,不如老老实实跟他们汇报生活现状,让他们安心下来。我们打电话时不妨“事无巨细”。跟他们说自己最近看了什么电影,撸了什么美剧,跟哪个朋友去吃了什么饭。

  一个有心情跟父母说生活细节的人,基本上过得不会太差。爸妈只是老了,不是傻了,细节暗示比在电话里信誓旦旦更有效。

2、用问题使他们舒心

  实际上,随着儿女的长大,父母最闹心的事莫过于对儿女的失控,他们再也不能深度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无力感。这个时候我们劝老妈多去跳跳广场舞,只会让她恼羞成怒。

  所以,在电话中有意识地、高频度地征询他们的意见,可以使他们有依旧是权威的幻觉,从而使老年生活更加舒心。

3、拿对比使他们开心

  人年纪越大,越会无可避免地被社会边缘化。这个画面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爸爸妈妈辈在一起聊天,基本上十分钟之内就会开始聊儿女。

  父母们最大的社交压力就是在儿女这个话题上没有隔壁王大妈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经常在通话中给父母提供值得他们骄傲和炫耀的话题点,争取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人的一生,是社交的一生。父母年轻的时候,要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教孩子跟其他人沟通。父母老的时候,他们的主动社交能力在不断下降,而我们要担起主动沟通的责任,不要让他们成为精神上的“空巢老人”。

  别再让不善表达成为自己的借口,好好说话也并不是要把话说得漂亮好听。这三个步骤,虽然是话术之道,其实更是哄父母开心、让父母安心的行孝之道。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好好为人。

  (来源:《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作者:周玄毅 摄影:中国之美社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