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篇---说说恐惧

 刘淑姿 2017-04-19

情绪篇---说说恐惧

2017-04-19 遇见春天 你的微笑是人间的大美
你的微笑是人间的大美

花开有时, 花落无声, 唯愿你在每一个四季流转中, 都深信, 你的微笑是人间的大美


今天说恐惧。


恐惧,若用感受来表达,我觉得那是一种“凉凉的、紧紧的感觉”。若用颜色来表达,我觉得应该是黑色,还有灰色、白色。黑色代表的恐惧似乎会更易被感知到。而灰色所代表的,会更深层一些,更不容易被察觉到,它会躲起来,是一种害怕被看到的恐惧。我曾经把这种恐惧比喻成老鼠般的恐惧。如果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表达,那恐惧的情绪无疑是对被包裹、被保护的呼唤。



恐惧,它是一种本能,是我们面临危险和伤害时出于自保自动升起的一种保护机制。比如见到火、蛇等危及我们人身安全时,我们会本能的逃跑、后退。这样的恐惧,是我们生命得以延续的很智慧的表现;



恐惧,也是不可不避免的。孩子降生时,因为对世界一无所知,于是会期待爱、温情和理解。他们很弱小,弱小到生命的存活要全部仰仗养育者的庇佑。当期待被敏感感知到,并及时回应,他们便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尽管养育者尽可能的给予了温情与关怀,往往也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比成人更敏感,当他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或经常受到冷落,就容易感到恐惧。


恐惧的由来也不排除我们幼年时受到的来自孩子群体甚至大人的威胁,比如,不听话,就不要他,不喜欢他。



这些我们曾经的经历就像一道道划痕,划在我们生命的底板上,或深或浅,很多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经由我们生命自身的修复能力,已转化成对恐惧的免疫力,像经历过风雨洗礼的小树苗,越来越强壮。


也不乏有一些恐惧,让我们没有办法面对和化解,藏在内心深处,而让我们经常处于紧张的情绪之中。



我五岁的时候,放学回家路上,被一条黄狗咬过。看到被狗尾随时,我整个人都是都是僵的,双手紧握,抱在胸前,恐惧迫使我停下,可是面对狗时,恐惧又怂恿着我要跑,但自知跑不过它,只是怯懦的挪了挪脚,却被狗一口咬住......后来的事情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家里正忙着盖房子,妈妈没时间,我的一个亲戚带着我去包扎并打了针。


现在想来,这种无助以及恐惧并没有机会被宣泄出来,以至于到现在我见到狗都会绕着走,甚至宠物狗,它一靠近,我就尖叫。它唤醒了当时那个我的恐惧情绪,使我没办法靠近狗。



生活的耐心在于,越是内心害怕的,只要你还未解决,类似的事情就会一次次戏剧性出现,来唤你去面对并疗愈。


昨天,爱人和孩子抱回来一条拉布拉多,两个多月大,但身型已经不小了。虽然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开门跟狗四目相对的一刹那,还是本能的往后退了退。狗身上的气味、狗毛都没办法接受。我突然意识到,单纯对狗的害怕,经年累月,或许已经被染,更加难于面对。


也许这就是生活丢给我的要我再去面对的机会。


中午回家,看对家里的狗,有意识的找了个我能接受的距离坐了下来,看他在笼子里玩耍,它长得很好看,加上憨憨的样子,我意识到之前我并未真正的看到过这条狗,而是在见它的刹那,我看到的是由它而唤醒的我记忆中的狗的样子,我怕的不是眼前这条狗。然后我就能做到更近一些的去看它。


正体验的时候,看到狗咬窗帘,我第一反应是叫了一声,往后退了,然后又去拉窗帘,这期间狗还被我吓到。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叫出来的是小时候的那个自己,起身去拉帘子的是长大的自己,所以多么戏剧化的反应。也知道面对恐惧,需要层层剥离,你怕的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你在怕。这样才是疏导,才有利于你脱敏于它。也需要一次次去面对。意识到后,自己成人的部分在心里安慰了下自己:没关系,我在陪你。



心藏惊恐的孩子,很难与他亲近的人保持密切接触。他不能承受你长久的注视,也不会很快的去试探并依赖他人,而是经常处于一种“戒备”状态,不能松弛下来。恐惧也会让人极易被激怒,而那种暴怒是他耗尽身体所有力气,在短时间内拼凑成的让他看起来很强大的“武器”,不明白的人会被伤到,被吓到。但这件'武器'恰恰也暴露了他的弱小和惊恐,这部分弱小和惊恐其实是很让人心疼的。而且,这件“武器”本身也会伤到他自己。


心存恐惧的人,状态会比较拘谨和不舒展,也极易受到惊吓,生活的会非常辛苦。

 


如果你的孩子心有恐惧,试着去陪伴他,你宽厚的臂膀、温暖的怀抱是他安全港湾,你还可以陪着他一点点去面对他害怕的事物,而非强迫。在孩子感受到恐惧,向你求救时,千万不要推开孩子,更不要讥笑他:“这有什么好害怕的?”这种讥笑,会让他觉得自己不好,而他又仰仗你的庇佑,所以他只能将恐惧藏起来,独自去面对恐惧,而这种“孤军奋战“的感觉是非常难熬的。他会耗损孩子的精力。在此,推荐一本书《倾听孩子》,这里有一个章节在教大人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恐惧。还有绘本《我好害怕》,让孩子知道,表达恐惧,并不是羞耻的事情;



如果你本人心里就有很多的恐惧,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将这些表达出来,说出来本身就是疏散的过程。如果你内心里有很大的压力,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这也并不是难堪的事,你值得被温柔的对待;


也请大家对身边心存恐惧的人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包容,实际每个想活的舒服的人都不容易;


建议给不了太多,因为直到现在自己也深受恐惧的困扰。但是,我愿意接受我有恐惧的情绪,这不是我的错;我也接受我恐惧时有些怂的样子;我也愿意让我长大成人的自己去呵护我内心那个一直需要被保护的部分,同时,我也知道,恐惧,只是一种情绪,跟特殊天气一样,它自会过去。



因为爱而愿意去了解,也因为懂得会生出慈悲。愿每一个看到文字的你都轻松、安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