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见(十六):这个'符玺御史'原来是个心机boy

 文山书院 2017-04-20




这个'符玺御史'原来是个心机boy



符玺御史是古代专门管理玺符的官员,御史大夫的属官,被人称为“君之史”,能单独直接向皇帝进言。


最早的玺符官员,在《周礼》中记载有“掌节”之官。


至秦时,中央设有符玺令,《史记·李斯列传》载:“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可见秦时已有明确的符玺管理制度,且管理官员品级相当之高。


汉依秦制,符玺制度更为规范,皇家符玺集中在符玺台保管,符玺台设御史,符玺御史下设符玺郎专职管理,日夜守护。


不过到汉时符玺管理人员的品级及待遇却大大不及秦时了。《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这里记载的说明,在汉时,尚符玺郎是个只领二百石的小郎官。


不过却有很多的人觊觎管理符玺的官职,其中的原因当然因为是在皇帝身边工作,有很多升官晋职的机会,赵尧就是其中的一个。


符玺御史(西汉)


赵尧,西汉诸侯,汉高祖五年(前二〇二年)初为符玺御史,用计谋将御史大夫周昌降为赵相而自代之。西汉建立,从刘邦击陈豨叛,以功于高祖十一年(前一九六年)封江邑侯。高后元年(前一八七年)以罪免官。


符玺御史是御史大夫的下属。赵尧任符玺御史时他的长官是周昌。周昌与他的哥哥随高祖起义,身经百战,后因其任御史大夫的哥哥在楚汉相争时被项羽所烹,高祖念其功绩遂升时任中尉的周昌做了御史大夫。


赵尧头脑灵活,又不甘长久屈于人下,处心积虑的欲谋取御史大夫一职。相比心机颇多的赵尧,周昌就显得有点呆头呆脑,而且有点狂~。当时就有好事者提醒周昌,要提防赵尧,必会取尔代之,傲慢的周昌并不以为然。


赵尧为符玺御史,赵人方与公谓御史大夫周昌曰:“君之史赵尧年虽少,然奇士,君必异之,是且代君之位。”昌笑曰:“尧年少,刀笔吏耳,何至是乎!”《 汉书·传·张周赵任申屠传》


终于有一天,赵尧利用机会向高祖进言,别忘了,符玺御史是能单独直接向皇帝进言的,高祖将周昌降为赵相调离了身边,这样,御史大夫的职位便空了下来。


又过了很长时间,有一天,刘邦拿着御史大夫的印一边把玩,一边自言自语:“谁可以做新的御史大夫呢?”然后他看了看身边的赵尧,“看来赵尧最合适了”。于是赵尧顺理成章被升为御史大夫,成功上位。


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尧曰:“无以易尧。”遂拜尧为御史大夫。尧亦前有军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从击陈豨有功,封为江邑侯。《 汉书·传·张周赵任申屠传》


今天看来,赵尧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心机boy。


顺便提一下,赵尧有一个同行,虽没有他的心机,没有他的地位,名气却比他大的多。小小的符玺郎祖弼,这个虚构的出场即挂的小人物,戏份不多,却很精彩:


……帝战栗不能答,曹洪、曹休拔剑大呼曰:“符宝郎何在?”祖弼应声出曰:“符宝郎在此!”曹洪索要玉玺。祖弼叱曰:“玉玺乃天子之宝,安得擅索!”洪喝令武士推出斩之。祖弼大骂不绝口而死。后人有诗赞曰:“奸宄专权汉室亡,诈称禅位效虞唐。满朝百辟皆尊魏,仅见忠臣符宝郎。”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事实上,在三国时期,祖弼还是应称作符玺郎的。注意:知识点!符宝郞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其中原因我想您是知道的。是的,武则天会给您点一个大赞!


无论是符玺郎还是符玺御史,这些符玺官员在浩瀚的历史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更多如曾经的赵尧、祖弼一样的小官吏,历史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变幻着缤纷的色彩。




90%读者会继续阅读


● 清初'四僧'书画赏,当然还有印

● 齐白石为什么对一个小铜铃念念不忘?

● 书斋名印欣赏,背后的故事也精彩(续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