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三年,中国云计算市场都有哪些生意机会?

 老沈阅览 2017-04-22

作者:小黑羊 

来源:特大号

1

云计算出海,风好正扬帆

开放包容,国际发展,支持云计算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

云计算企业“出海”将获得相关扶持政策,此前,阿里云、腾讯云、UCloud以及华为都有一定的“出海”动作,而网宿也完成了对海外CDN公司的并购,为出海做了准备。

相信未来三年,有能力“出海”的,都会跃跃欲试,但这个动作很考验企业整体实力,毕竟“攘外必先安内”,敢出海的都是硬茬。

2

OpenStack利好,加入组织要趁早

鼓励企业充分吸收利用包括开源技术在内的国际化资源,支持企业加大在国际云计算产业、标准、开源组织中的参与力度

说起开源,这里面首当其冲的便是OpenStack公司们。目前全球OpenStack的大势,已是东风压倒西风,未来东风会吹的更猛。

国家支持企业在产业、标准、开源组织中的参与力度,又是一个重要风向标。在Openstack基金会里面,中国已经有1个白金会员、7个黄金会员,而浪潮进了OCP的白金会员,阿里云成为Linux和MariaDB基金会白金会员。还是要给这些未雨绸缪的公司点个赞。

3

容器、Unikernel对决,超融合混战

积极发展容器、微内核、超融合等新型虚拟化技术

按此逻辑,容器云或许会触底反弹,迎来一波新高潮。但“容器和Unikernel并举”让人有点看不懂,后者可以说是容器的掘墓人。

超融合目前已经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了,接下来将进一步烂满大街。能够活下来的有两类:①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公司;②整体解决方案行公司。

4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掀起新高潮

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得到优化,……,新建数据中心PUE值普遍优于1.4

过去5年,国内很多地区抢滩圈地大批数据中心,但布局未必合理,发展并不平衡。在新政影响下,这种格局也许会被打破,未来三年可能迎来绿色数据中心建设2.0时代。

5

决胜行业云,政务云和工业云首当其冲

积极发展工业云服务。协同推进政务云应用

看到这个,我们不难理解为啥最近政务云的项目,那么多0元、1元中标的了。政务云实在是兵家必争之地。工业云这次被重点提及,”云制造“成为标签,在《计划》中,还非常详细了列出了典型应用场景,未来,哪家云计算公司能率先树立“工业云”的示范标杆,必将抢占先机。

6

测评和认证,将成为真门槛

加快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深入开展云服务能力测评

此前,有可信云、云等保之类的评测和标准,还有CSA之类国际认证,可以看作是云计算入门的隐型门槛。未来三年,相关标准、测评、认证会更加健全和严格,国内国际认证也会实现互认。届时,无标准、无测评、无认证的“三无云”将被挡在项目大门之外。与此同时,云评测机构,也能赚得大笔“门槛”钱。

7

云安全,以前是机会,将来更是机会

完善云计算网络安全保障制度,推动云计算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服务的发展

无论制度层面,还是技术层面,安全都将成为重中之重。所以,云安全从业者应该感到很开心。这其中,虚机逃逸、多租户隔离和安全态势感知被明确提及,遗憾的是没有重点关照DDoS攻击问题。

8

SaaS或迎来井喷式发展

支持软件企业向云计算转型

该节重点提及软件开发云和企业级SaaS,这几年SaaS雷声大雨点小、软件开发云也不温不火,希望工信部后续能有更强力的扶持和推动政策,让两者真的火起来。

9

云计算人才培训和校企合作,重大利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部属高校加强云计算相关学科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建立一批人才实训基地

云计算培训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谁能在云计算时代,复制思科在网络时代的培训神话,必将取得巨大成功。目前阿里云、腾讯云都建立了初步的认证培训体系,部分OpenStack公司也开始进行认证培训的推广,但在校企合作、课程置换、学生培训层面,与传统IT公司、传统软件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

10

外资云计算入华,挑战比机遇多

在《计划》“开放包容、国际发展”一节,只提国内云计算企业要“走出去”,但对国外云计算企业,却没有“请进来”。其中一句“鼓励企业充分吸收利用包括开源技术在内的国际化资源”,值得细细品味,这里面说的“国际化资源”,到底都包括啥?我们该如何吸收和利用AWS、Azure、IBM、Oracle这些“先进”的云计算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