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揭秘姚梅龄脉法

 杉木轩 2017-04-22

[转载]揭秘姚梅龄脉法

2017-04-18 00:40阅读:

姚梅龄(1944-)男,江西上饶县人。硕士生导师。曾任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中医科及专家诊疗中心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深圳市继续教育中心教授,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主任、教授;江西省卫生厅授予其为“江西省名誉名中医”的光荣称号。也是经方大家之一,多次被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江西省中医院举办的“中医经典与临床学习班”(均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聘为授课教师;在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举办的“国际脉学学习班”讲授“临床脉诊”;在广东省中医院“临床提高班”讲授“太阴风湿表证”等,均深受学员的欢迎与好评。这里总结其脉法的精髓,以供同道共勉!
一、脉率(数、疾、迟、缓、正常搏动)
1、数脉
脉象:脉率持续大于79次/分、小于120次/分。
分级:
1)略数脉:80-95次/分。
2)数脉:95-120次/分。
辩证:
1)火邪或热邪。
2)正邪交争。
(1)阳与寒争。
(2)阳与湿争。
3)阴阳气血亏虚。
4)正常人。
2、疾脉
脉象:持续大于120次/分。
辩证:
1)火盛热极。
2)阳将亡,阴将竭,或气欲脱。
3、迟脉
脉象:持续小于60次/分。
辩证:
1)寒邪或湿邪阻滞气机。
2)邪气内结(阴寒凝闭、痰饮内结、瘀血内阻、阳明燥热内结、宿食内停),气机不畅。
3)阳气暴脱,无力推动血脉运行。
4)正常人(运动员、体力劳动者)
4、缓脉
脉象:持续在60-69次/分。
辩证:
1)邪气内结(寒、湿、痰、饮、瘀、食滞),气血运行受阻,较迟脉为轻,湿邪阻滞气机多见,热与气结也有可能引起缓脉。
2)脾气虚。
3)正常人(运动员、体力劳动者)。
5、正常搏动
脉象:持续在70-80次/分。
二、脉律(促、结、代、三五不调、乍数乍疏)
1、促脉
脉象:数中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一止,止无定数。
附:脉象脉数:大于79次/分,小于120次/分。
辩证:
1)阳气渐盛,正欲胜邪。
2)脏气与邪气相争,为邪气所阻(寒、湿、痰、食)。
3)风热虽盛,然阳气一时难以接续。
4)脏气虚弱,阴虚血少,心搏血运难以接续。
2、结脉
脉象:迟中一止,止无定数。
附:迟脉脉象:脉率持续小于60次/分。
辩证:同代脉。但以邪气闭阻多见,程度较代脉为重。
3、代脉
脉象:缓中一止,止有定数。
附:缓脉脉象:脉率持续在60-69次/分。
辩证:
1)气血虚,多为心气心血虚。
2)心气、心血或心阳为邪气闭阻,如寒凝、痰阻或瘀血内阻。
3)心包之气或心气郁而不舒,喜叹息。
4)或上述三者兼而有之。
4、三五不调
脉象:结促交替。
结脉脉象:迟中一止,止无定数。附:迟脉脉象:脉率持续小于60次/分。
促脉脉象:数中一止,止无定数。附:数脉脉象:持续大于79次/分,小于120次/分。
辩证:
属危象,多见于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心肌病。在气血虚的基础上由其他原因的气血阻滞,阴阳虚的基础上产生气血阻滞。
5、乍数乍疏
脉象:快乍交替。
辩证:
1)气血不足或虚,兼气郁血滞。
2)气血不足或虚,虚风内动,心气浮动。
乍数乍疏:快慢交替。
三、脉位(浮、沉、伏、反关、斜飞)
1、浮脉
脉象: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分级:
1)浮:浮取明显(+++),中取不足(++),沉取更不足(+)。
2)偏浮:浮取明显(+++),中取明显(+++),沉取不足(+)。
3)略浮:浮取不太明显(++),中取不太明显(++),沉取不足(+)。
4)微浮而弱:浮取较弱(+),中取较弱(+),沉取不明显(+—)。
附:1)旺脉:浮取明显(+++),中取更明显(似乎弹指)(++++)。
2)浮实脉:浮取明显(+++),中取更明显(++++),沉取最明显(+++++)。
3)浮缓脉:浮取力度不大而软(++),中取软(+),沉取软(+)。
辩证:
1)邪气犯表,正气与邪气相争于体表。
2)风邪鼓动,致使气血运行于体表。
3)阳气浮越于表。
2、沉脉
脉象:举止不足,按之有余。浮取不显(-),中取明显(++),沉取更明显(+++)。
辩证:
1)邪气侵犯脏腑(主里),以致气或血郁结于内,或阴阳被邪所压抑。
2)气、血、阴或阳的虚亏枯竭。
3)邪气(主要指寒、湿、痰、饮、瘀)闭阻厥阴、少阴之表,甚至部分阳明、少阳、太阴之表被邪闭。
3、浮脉
脉象:推筋着骨。浮取不显(-),中取不显(-),沉取不明显(+-),推筋着骨明显(++)。
辩证:
1)闭证(热闭、暑闭)。
2)风痰内闭。
3)中风闭证。
4、反关脉
脉象:脉在寸口的背侧。
5、斜飞脉
脉象:寸口无脉,脉从尺部斜向手背。
四、脉体(大、细、长、短、曲、双)
1、大脉
脉象:脉体宽大(直径大于15px)。
辩证:
1)邪盛病进。
2)正气大亏。
3)正常人。
2、细脉
脉象:脉体如丝(类似于小提琴的第二根弦)。
辩证:
1)血虚或失血。
2)阴虚。
3)阳气大虚。
4)正邪同退,病情向愈。
3、长脉
脉象:寸口脉长度超过三指。在寸口或尺后仍有搏动。
辩证:
1)气血阴阳充盈,主长寿。
2)阳热亢盛。
3)阳气来复。
4、短脉
脉象:寸口脉长度不足三指。寸前尺后不应指,无脉。
辩证:
1)阴枯。
2)精亏。
3)心、肺、肾气不足。
4)心气阴大虚,兼有心经瘀血。
5)气郁血滞或痰食积滞。
5、曲脉
脉象:其脉如蛇。寸关尺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未反关或斜飞。
辩证:
1)风或风痰之鼓动或流窜。常见曲而弦,曲而滑。
2)痉证。
3)动脉硬化、中风、高血压危象、甲状腺危象、产前子痫、嗜络细胞瘤等。
6、双脉
脉象:寸口处有两条脉搏动。
五、脉力(虚、弱、微、实、弹指、无脉、无根脉)
1、虚脉
脉象:一切无力脉的总称。浮以候虚,即浮取明显但较软(++),中取不明显且无力(+-),沉取不显
(-)。
辩证:
1)气虚。
2)血脱(气随血脱)。
3)阳虚(阳、气皆脱)。
4)阴将枯脱(气阴两虚)。
5)津虚(气津两虚,或燥热伤津而津大亏)。
6)精亏。
2、弱脉
脉象:沉以候弱,即浮取不明显(+-),中取和沉取明显但较软(++)。
辩证:
1)脾胃气虚。
2)阳虚。
3)脏腑之气虚。
4)阴液虚。
5)邪退正复。
3、微脉
脉象:似有似无,按之欲绝。
辩证:
1)阳气衰。
2)气随血脱,元气暴脱,气阴亡脱。
4、实脉
脉象:脉搏搏动有力,不够软。
1)浮取不明显(+-),中取和沉取有力(+++);
2)浮中沉皆有力(+++)。
辩证:
1)邪气盛实,正气不虚。
2)邪气虽盛,正气大亏。
5、弹指脉
脉象:脉来时,由上而下的冲击手指,出现抬举性搏动。
辩证:
1)阳盛躁动,甚则化生火热(常为内脏大出血的前奏)。
2)虚气(脾气、心气)的浮动,甚至欲脱(妇科大出血前奏)。
3)风痰鼓动,高血压脑溢血。
6、无脉
脉象:一手或双手的寸关尺,无论浮中沉均无搏动,但呼吸心跳尚存。
1)脉骤停:脉疾数有力,突然脉搏消失,持续几秒、十几秒至数分钟又逐渐显现。
2)无脉:脉搏消失十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多见,可长达数小时。
辩证:
1)正气虚极或暴脱(阴阳气血虚、暴脱),上脱,下脱(下脱最常见,大便不止),外脱(少见)。
2)阴阳即将离绝或阴阳离绝,濒临死亡。
3)气血阴阳不相接续。
4)无脉症原因不明。
7、无根脉
脉象:沉取脉搏消失。
1)六脉无根:六脉极虚,浮取力弱(+),中取无力(+-),沉取消失(—)。
2)沉取无根:浮取无力(-),中取稍有力(+),沉取消失(-)。
3)尺脉无根:两尺脉浮中沉取及推筋着骨取均无脉搏(-)。
辩证:
1)脾肾俱败(六脉无根)。
2)肾败,肾大亏。
六、脉势(滑、涩、弦、紧、硬、软)
1、滑脉:
脉象:异常流利,过于流畅。从医生的无名指感觉到跳动到食指感觉到跳动的时间差极短。
辩证:
1)热犯气分(阳明热为多见)。
2)痰。
3)怀孕以及正常妇人月经前3-5天。
4)食积生热。
5)正常人。
2、涩脉
脉象:
1)往来难:从医生无名指开始感到患者尺脉搏动到食指开始感到患者寸脉搏动之间的时候,较正常略有延长之感。
分级:
(1)涩:脉来非常艰涩。
(2)偏涩:脉来艰涩的程度较''涩''稍轻。
(3)略涩:脉来艰涩的程度较''偏涩''又稍轻。
(4)不流利:仅感到脉来不流利,未达到艰涩的程度。
(5)欠流利:脉稍欠流畅。
2)去速:脉搏收得特别快,即刚感到患者脉搏最明显或最有力时,立即就感觉其脉搏搏动几乎完全消失。
辩证:
1)湿滞气机。
2)饮郁气机。
3)瘀血凝滞。
4)阴血枯竭。
5)气结于内。
3、弦脉
脉象:直上下行,纵向绷紧如琴弦。
分级:
1)弦:标准本脉。(++++)
2)偏弦:没有''弦''那么绷紧,比标准''弦''的程度低。(+++)
3)略弦:不是绷得那么紧,弦的程度比''偏弦''低。(++)
4)脉微微弦:微微有点绷直紧张感。(+)
辩证:
1)肝胆气郁。
2)风势劲急(主要指肝风劲急,包括阴亏肝急风动)。
3)饮阻气机,饮停焦膜(胸膜、肋膜、膈膜、腹膜)。
4)寒邪或湿浊闭阻气机。
4、紧脉
脉象:横向紧绷感为主,如按鼓皮,但也有不少紧脉纵向、横向都有紧绷感。左右弹指,脉管与周围组织截然分明。
辩证:
1)寒闭气机。
2)邪气阻滞气机。
5、硬脉
脉象:挺然指下,缺乏弹性,毫不柔和,如一条硬塑料管碰指。
辩证:
1)脾胃已败。
2)阴枯,下竭上撅。
6、软脉
脉象:脉管壁不紧张,松弛柔软,如触摸一条有弹性的薄橡皮管。
辩证:
1)正常人,有胃气的表现。
2)脾气不足。
七、复合脉(革、牢、洪、动、芤、浮大中空、濡、散、静、不静、上盛下虚、下盛上虚)
1、革脉
脉象:浮大弦紧,中取沉取按之明显无力且弦紧顿失。浮取坚实,中下空虚。
辩证:血枯精亏。
2、牢脉
脉象:沉弦实,常兼略大而长。重按坚实,浮取中取无力。
辩证:
1)阴寒凝结于里,或结于气分,或结于血分。
2)血瘀、顽痰组滞气机。
3)阴血大亏。
3、洪脉
脉象:脉大而有力,浮取中取均有力,沉取脉力减弱,甚至有虚弱之象。
辩证:
1)热盛,多为气分热盛。
2)夏季正常脉象之一。
4、动脉
脉象:单独一部浮旺有力,其形如豆,必兼滑数。
辩证:
1)邪气与正气博结。
2)气机散乱。
5、芤脉
脉象:浮取明显,稍重按即无力,中取即两边略弹指而中空,如同手触葱管,中空边实。
辩证:
1)血脱或血亏。
2)气津大亏。
3)失精。
6、浮大中空
脉象:浮取明显,脉体宽大,中取豁然而空,脉搏力度甚虚弱,沉取不应指。
辩证:气血阴阳大虚,甚则欲亡脱。
7、濡
脉象:脉搏搏动力度明显不足,脉管壁软,甚至感到脉体模糊,边界不清。
辩证:气分湿邪较甚。
8、散
脉象:忽大忽小,忽隐忽现,散若杨花无定踪。浮大无力而乱,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
辩证:
1)气血耗散欲脱。
2)元阳散脱。
9、静
脉象:略数或数,略弹指或弹指。
10、不静
脉象:不数不弹指。
辩证:
1)正邪相搏(退热后是否再发热,病因病机是否有疏漏)。
2)内有火热之邪(大出血止血后判断是否再出血)。
11、上盛下虚
脉象:寸脉或寸前浮,尺脉或尺后沉,且寸关尺三部处于一条斜行上翘直线之上。
辩证:
1)邪气犯表,正气趋于表与表邪相争。
2)邪气盛实于表,正气不足于表。
3)邪气盛实于上,包括头、面、颈、咽、胸、心、肺等,而肾虚于下。
4)阳气浮于上而不足于下(阳气浮盛,肾虚感冒;阴虚阳虚,火旺于上)。
12、下盛上虚
脉象:寸脉或寸前沉,尺脉或尺后浮,且寸关尺三部处于一条斜行下翘直线之上。
辩证:
1)气血薄弱,下焦有邪,下焦之邪多为风邪。
2)肝肾气郁腰痛。
3)肾经有虚风兼气血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