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蜂蜜水治疗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2017-04-23 | 阅:  转:  |  分享 
  
血肿引流术治疗的患者122例,其中,男82例,女40例,年龄20-78岁,

平均(6375±234)岁;发病原因:68例创伤性疾病,54例非创伤性疾病;

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72h,平均为(1526±341)h;疾病种类:61例

(5000%)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部位:6例丘脑,15例脑叶,7例脑室,33例

基底节区;25例(2049%)创伤性颅脑内血肿,血肿部位:17例脑室,8例

脑叶;18例(1475%%)硬膜外血肿,其中,1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6例慢

性硬膜外血肿;18例(1475%)硬膜下血肿,其中,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

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控制血压<160mmHg/100mmHg,控制空腹血糖水

平<8mmol/L,并视病情常规予以止血剂、脱水机以及神经营养物质等。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行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手术步骤:常规消毒

铺巾,在局麻下手术。根据术前头颅CT扫描定位血肿部位,并在距离头

皮最近、无大血管经过且血肿最大的亚区予以标记,准确测量头皮至该血

肿中心的距离,以确定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深度。然后应用电钻驱动

YL-1型颅内粉碎穿刺针穿透颅骨以及硬脑膜直至血肿中心,将针芯拔

出,然后加密封帽,连接侧管,在弱负压下将液态血肿缓慢抽吸出来,边抽

吸边缓慢转动针体,直至无出血凝块抽出为止。然后向血肿腔内注射1ml

血肿液化液(含有1‰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5ml+5万U尿激酶),夹闭导

管2h以后进行开放引流,直至血肿引流出90%左右将穿刺针拔出。每天

固定注入血肿液化液进行引流2-3次,并根据引流量进行CT复查。以

血肿清除率≥出血量的3/4即可拔针。术后3d接受头颅CT复查,并应

用抗感染、脱水剂、控制血压以及防治并发症等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后意识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术后随访3-6

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完全恢

复日常生活为Ⅰ级,部分恢复或者能够独立生活为Ⅱ级,需要帮助为Ⅲ

级,卧床但仍保存意识为Ⅳ级,植物生存为Ⅴ级。

2结果

21手术效果

本组患者均在术后3-6d拔除引流管,平均为(432±314)d;68例

术后3d意识障碍消失,意识恢复清醒;22例术后1周内意识障碍消失,32

例术后2周内意识障碍消失,平均意识清醒时间为(485±123)d。术后

6个月评价患者的ADL分级,44例(3607%)Ⅰ级,32例(2623%)Ⅱ

级,18例(1475%)Ⅲ级,10例(820%)Ⅳ级,8例(656%)Ⅴ级,10例

(820%)死亡。

22手术并发症

本组122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均无治疗过程中死亡病例,未发

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气颅以及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拔针后出

血,经对症处理后止血。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血肿所分解的产物将严重毒害周围脑组织,且这种作

用多在发病6-7h左右即可发生,且呈现逐渐加重症状,发病3d左右即

可出现脑组织明显海绵状变性、坏死以及出血等严重继发性损害,此时多

难以恢复脑组织功能,留下严重后遗症。创伤性颅脑内血肿、急慢性硬膜

外及硬膜下血肿等均具有高风险性。此外,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中也较

为常见,出血后20-30min可停止同时形成血肿,部分血压较高或者经治

疗后血压波动较大者可持续出血3-5h

[2]

。因此,早期清除颅内血肿对

于降低血肿分解产物对于脑组织所造成的损害、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

意义。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主要是通过YL-1穿刺针快速建立有效硬

通道,并利用正压进行冲刷、置换和引流液态以及半固态血肿,同时采用

生化酶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处理,从而降解固态血肿,以快速融碎并且排

除固态血肿,实现清除颅内血肿的目的。通过降低颅内压可促进神经元

的恢复,且在短时间内清除颅内大部分血肿能够减少血肿对脑组织及血

管神经的直接压迫损伤,同时可减少血肿自身降解形成的多种生化物质,

抑制病后病理生理变化,阻断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以及生存质



[3]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至今已有2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其相比

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

以及费用低廉等优势。大部分临床研究表明,该术式适用于未合并脑疝

和脑干出血的各型高血压脑出血,无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及合并脑疝的

创伤性颅内血肿等患者

[4]

。本组122例患者实施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

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需开颅,术后无需缝合穿刺部位,手术操作简便且

易于掌握,术前配合颅脑CT扫描可获得准确定位,手术创伤小、时间短,

对于年老体弱或者合并其他器官系统严重疾病而无法开颅者非常适用。

本组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意识清醒,术后死亡率仅为820%,疗效相

对较好,且该术式的费用相对低廉,符合基层医院要求。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创伤

小、术后恢复快、患者耐受性较好及费用较低等优点,值得在基层神经外

科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亮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附41例

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5):309-311

[2]赵光玉,单宝昌,徐学斌等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20例疗

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53-54

[3]白焕芳,刘会峰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临床分

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11-812

[4]郭华强,郭予全,吴至声等CT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

在基层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4):621

-622

蜂蜜水治疗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王素琴

(宁波鄞州区五乡镇卫生院浙江宁波315111)

摘要目的:探讨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小儿干燥性鼻炎患者为研

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蜂蜜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能接受患儿29例,占853%,对照组能接受患儿15

例,占429%,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采取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且患儿能接受程度

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蜂蜜水;小儿干燥性鼻炎;复方薄荷油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1-0099-02

小儿干燥性鼻炎是一种临床常见性儿科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或季

节交换时,可能和气候干燥有关,因个体体质较差,也可能因致鼻腔血管

舒缩调节功能无法适应天气变化有关,其主要表现为鼻腔内干燥,且易出

鼻血、易结痂皮,甚至会发生鼻塞,因鼻黏膜充血,呈燥裂情况,毛细血管

较脆弱,在喷嚏、揉碰时,很可能会引发鼻腔出血,多见于小儿。传统治疗

中,多采取复方薄荷油进行缓解,但是小儿接受程度较低,本次研究中采

取蜂蜜水替代,探讨采取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报告

如下

[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小儿干燥性鼻炎患

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63±

31)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56±14)个月。将68例患儿随

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明显差

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纯蜂蜜和生理盐水或者是纯净水,以1:2的比例进行稀

释成蜂蜜水进行点鼻治疗,一日4次,一次滴3滴。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

方法,使用薄荷油进行点鼻治疗,一日4次,一次滴3滴。1个月为一个疗

程,共同治疗3个疗程后判断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出血情况,小儿接受情况进行观察。显效:经

治疗后,患者鼻腔出血明显减少,且近期无出血情况,经检查后显示鼻腔

湿润,无鼻腔黏膜糜烂情况;有效:经治疗后,鼻腔出血情况减少,检查后

显示鼻腔内有轻度糜烂;无效:经治疗后,鼻腔出血无减少,甚至有加重

情况

[2]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23例,占676%,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

显效患者18例,占529%,有效率为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99—

2015年6月第9卷第11期

大家健康

ForallHealth

治疗与观察

005)。见表1。观察组能接受患儿29例,占853%,对照组能接受患儿

15例,占429%,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

对照组







34

34

23(676)

18(529)

362

<005

7(206)

9(265)

125

>005

4(118)

7(206)

316

<005

882

794

316

<005

3讨论

蜂蜜是粘稠液体,其含糖量极高,也富含氮化合物和挥发油、有机酸、

酶类、酵母、微量维生素等。其呈酸性,和鼻腔内的酸碱度环境相似。性

平、甘,可入脾、肺、大肠经,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蜂蜜入药之功有五:补

中也;清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为性凉,可清热,熟则性温,能补

中,甘且和平,能解毒;将50%蜂蜜进行点鼻,能起到润燥、清热、止痛、解

毒的效果,可显著对干燥性鼻炎进行治疗。因其对鼻黏膜不会发生刺激

性,在经鼻黏膜吸收后,不会引发副作用。因蜂蜜是溶于水后进行治疗,

可和鼻黏膜分泌液呈等渗,不会对黏膜上皮纤维运动构成影响。尽管长

期使用

[3]

,也不会发生类脂性肺炎。蜂蜜水治疗,简单方便,易于制作,

经济性强,易于被小儿接受。

薄荷油点鼻治疗是干燥性鼻炎的常规治疗方式,其具有刺激神经末

梢、润滑鼻黏膜的效果,能促进鼻黏膜恢复分泌功能,无毒副作用,较能被

成年患者所接受。因薄荷油具有刺激性,大部分小儿患者难以接受,治疗

依从性较差。使用蜂蜜水以50%浓度代替薄荷油进行点鼻治疗,治疗效

果差异显著(P<005)。因其无明显的气味,也无刺激性,可被小儿接

受,治疗依从性较高

[4]



小儿干燥性鼻炎是一种临床常见性疾病,对患儿的生活治疗构成严

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其他并发性疾病,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许多患儿

病程较长,未及时得以治疗,导致患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临床

治疗中,薄荷油是常规治疗药物,虽然也有较佳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时,

其异味较大,有着难以忍受的刺激性,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成为临

床上一直在想办法攻破的难题。随着许多药材的特性逐渐被发掘,其中,

蜂蜜有着清热、止痛、解毒、滋润的效果,且蜂蜜呈酸性,和鼻腔内环境相

似。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

效率为79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能接受患儿29例,占

853%,对照组能接受患儿15例,占429%,差异显著(P<005)。可见,

采取蜂蜜水对干燥性鼻炎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

后,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适用性广,患者耐受性较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

广使用

[5]



参考文献

[1]绿城这些治鼻炎偏方真的有效吗?[J]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4):24-25

[2]刘子权用茶叶治牛病[J]农家科技,2009,(6):31

[3]白艺斌蜂巢治疗慢性鼻炎[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9):63

-63

[4]陆宾,王再勇,陈莹等千柏鼻炎片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小鼠过敏性

鼻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246-249

[5]孟粹达,李琳,姜晓丹等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初

步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12):999

-1002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新进展

刘淮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哮喘患者人数超过1500万,许多

患者的病程长达十几年至几十年,已经成为患者家庭和社会的一个沉重负担,因此哮喘的防治也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1-0100-02

1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哮喘防治之路,随着对哮喘临床研究

的不断深入,经过中西医专家的共同努力,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上取得了较

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1哮喘发作期

支气管解痉剂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药物,常用有下几种:(1)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解痉剂。(2)β2受体激动剂。(3)

茶碱类药物。(4)抗胆碱类药物。(5)炎性介质受体拮抗剂。

中医内治疗法中,在发作期单纯的寒哮或热哮较少,以寒热错杂为

多。王氏在发作期应用宣肺降痰法治疗,朱氏采用平喘祛痰解痉脱敏法

治疗

[1]

。王德钧

[2]

等运用平哮合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34例,结果总

有效率8822%。曹向阳

[3]

等利用益元定喘汤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

发作150例疗效显著。

1.2哮喘缓解期

中医药对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效果并不如西医药迅速,而对于缓解期

的治疗则是中医所擅长,因此哮喘缓解期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治疗哮

喘的关键时期。王氏在缓解期运用健脾养肺法治疗,朱氏采用补肺益肾

脱敏法治疗

[1]

。张贻芳

[4]

等人用哮喘灵和哮喘平分别行清肺和健脾之

功,治疗111例哮喘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张弘

[5]

认为中西医结合

能显著改善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在改善肺功能等方面要优于单纯的

西医治疗。

2西医治疗进展

随着中外专家对哮喘治疗的深入研究,临床可供选择的药物越来越

多,根据2010年GINA方案,治疗哮喘的药物大致有一下几种。

2.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最有效的药

物,对急性重症发作期的哮喘患者疗效确切。主要有倍氯米松、布地奈

德、丙酸氟替卡松等。周建生认为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治疗支气管

哮喘临床疗效确切

[6]



2.2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气道上的β2受体,增加环腺苷酸(cAMP)的

合成,达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当糖皮质激素单独使用控制哮喘

效果不甚满意时,首选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能更快控制哮喘。

常用药物有舒喘灵和博利康尼等。

2.3白三烯调节剂

白三烯是强有力的炎症介质,它对人体支气管平滑记得收缩作用较

组胺、PAF强约1000倍,白三烯调节剂能改善肺功能并减少哮喘恶化的

次数,可作为联合治疗的药物之一。常用有孟鲁司特(顺尔)、扎鲁司特

(安可来)等。对阿司匹林过敏性哮喘和运动性哮喘,具有更持久的作用

而且不产生耐药性

[7]



2.4缓(控)释茶碱

茶碱类通过对抗磷酸二酯酶(PED),拮抗腺苷受体、增加儿茶酚胺水

平、抑制钙通道、免疫调节等作用达到哮喘治疗的效果

[8]

。常用药物:氨

茶碱、喘定(羟丙茶碱)、茶碱缓(控)释片。此类药物在我国应用较为广

泛,不仅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而且能增强膈肌收缩力,有益

于改善呼吸功能,由于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有效血液浓度,故越来越收到

人们的重视。

2.5抗胆碱药物

抗胆碱类药物能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舒张支

气管,作用时间较长,不良反应也较少,但扩管作用比较弱,因此起效比较

缓慢。临床常用药物为异丙托嗅胺、噻托嗅胺等。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

及痰多的哮喘患者。但青光眼、前列腺增生以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需

慎用。

3基因治疗法

基因治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修复有缺陷基因,使细胞功能恢复

正常,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9]

,包括

添加基因、原位修复有缺陷基因等,这些治疗都反映出目前支气管哮喘治

疗的发展方向。

4其他治疗方法

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针灸等都是中医药治疗哮喘行之有效的特色疗

法。叶志伟

[10]

以冬病夏治法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120例,有效率达

933%。有学者治疗45例哮喘患者,穴位选取风门、百会、肺俞、风池、大

椎等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为9556%

[11]



5展望

从临床报道来看,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哮喘远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前景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石志红,石志福支气管哮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

—001—

治疗与观察

大家健康

ForallHealth

2015年6月第9卷第11期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