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至21日是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真相君从市卫计委获悉,全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约8.6万,平均每小时有10人被诊断为癌症。
市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癌症发病率居前10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胃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淋巴癌。
死亡率居前10位的肿瘤部位依次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子宫颈癌、胰腺癌、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前列腺癌。
大家往往谈癌色变,但对癌症的预防却知之甚少。 15日至21日是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真相君从市卫计委获悉,全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约8.6万,平均每小时有10人被诊断为癌症。 市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癌症发病率居前10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胃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淋巴癌。 死亡率居前10位的肿瘤部位依次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子宫颈癌、胰腺癌、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前列腺癌。 疾病从预防开始,真相君从市卫计委那获得了一份排行前几位的癌症的预防大全。 大家拿走不谢! 肺癌:拒绝一、二、三手烟 肺癌是目前癌症死亡中的“第一杀手”,但它却是各种癌症中病因最为明确,因而是最可以预防的癌症。 最新研究发现,由吸烟所致的肺癌治疗效果和外科手术风险明显高于非烟民肺癌患者,化疗有效率只有30%-40%,而且目前也没有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 肺癌高发因素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肺癌是一种人造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2.开窗吹走“无形烟”。除吸烟外,环境因素如装修材料导致的室内污染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原因。 为了远离肺癌,装修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而且不要刚装修好就住进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公众注意在家中多通风,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3.健康烹调少油烟。近几年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上升很快,尤其是40-50岁中青年女性患肺癌人数已接近男性,达到1∶1。这与女性遭受“二手烟”污染、女性吸烟率上升、女性低焦油香烟和厨房油烟污染有密切关系。 不吸烟的“家庭煮妇”们,要注意营造一个清洁通风的厨房,减少高温煎炸这一不健康的烹调方式,多开窗保持厨房空气流通。 家庭主妇们也不要太迷信抽油烟机,目前抽油烟机的效能范围仅在油烟机下方45厘米,其余油烟散发的有毒油烟量是一根香烟的上千倍,每天在这种环境中吸收的有毒油烟,比在1小时内抽两包烟还多。 1.乙肝疫苗接种,并到专科医院或防疫站检测实际接种效果; 2.保存好家里的食用粮食、防止发生霉变。坚决不吃黄曲霉素污染的稻米、面粉、玉米、大豆、花生等; 3.不吃或少吃含有亚硝胺类物质多的食物,如酸菜、咸菜、咸鱼、香肠等; 4.戒除嗜酒、酗酒等不良习惯,不喝烈性酒、劣质酒,以防酒精对肝细胞的破坏,造成肝脏的损害及慢性肝脏中毒; 5.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一旦患有病毒性肝炎,应积极治疗,注意休息,早日康复。 乳腺癌:脂肪和动植物蛋白摄入 1.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质摄入,多食蔬菜水果,增加体育活动; 2.结婚、生育别太晚,鼓励哺乳; 3.更年期妇女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绝经后肥胖; 4.更年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雌激素及慎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5.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 6.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7.不过量饮酒,消除烦恼,保持心情舒畅; 8.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态平和,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目前的生活节奏。 结直肠癌:红肉当心
不良习惯 《美国抗癌协会》杂志上有报告指出,男性吸烟者死于结肠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34%,女性吸烟者高43%。 研究发现便秘可能引起结肠恶变。 美国科学家发现,有便秘者的结肠恶变率是正常人的4倍;经常性便秘可能是中老年人患结肠恶变的主要因素;习惯性便秘患者长服用泻药,而长期服用泻药可导致或加重大肠黑变病。 研究证明食用含以上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的食品、蔬菜、水果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 食管癌:警惕腌制食品 1. 改变饮食习惯,进食不要过热、过快,不要饮烈性酒,禁烟并要保持口腔卫生; 2. 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不吃发霉食物,少吃或者不吃腌制食品; 3. 有家族史的要定期进行普查; 4. 用漂白粉处理饮水,使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减低。常服用维生素C,可以减少胃内亚硝酸盐的形成; 5. 如果生活在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平时有食用酸菜、饮酒等习惯,近期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例如食管镜、食道钡餐、X线透视或者拍片等。一般来说,食管镜检查能够见到早期很小病变,取活检可以精确的做出病理诊断。 6. 积极治疗食管炎、食管息肉等食管疾病。 胃癌:烫食快食要不得
2.少吃或不吃盐腌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减少致癌物的摄入; 3.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不生气进食,不抽烟,使机体免疫及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 4.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香菇、肉类)、水果,多饮牛奶。 经常饮茶特别是绿茶(不要太浓),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5.监控胃癌高危人群: (1)慢性蒌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和HP阳性所致的各种胃病等患者; (2)有胃癌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患者; 对上述人群应定期检查,通过X线、纤维胃镜粘膜活检进行监测。 子宫颈癌有一系列的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级、Ⅱ级、Ⅲ级),从一般的子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子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 从这个角度看,子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 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2. 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避免过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乱; 3. 定期做子宫颈癌筛查,有条件者每年或每3年进行一次筛查。即使每10年或者一生仅筛查一次也可大大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4. 对于已经发现的宫颈病变及生殖系统感染类病症,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日前,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出的“全球预防癌症指南《食品、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中文版在北京进行了首发式。 科学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癌症患者将增长1倍。 对此,该指南的中文版译者——我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央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提出,以下八种生活习惯是导致癌症多发的重要原因:
2.每天活动少于30分钟。专家认为,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长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性。 3.喝酒。无论是含有酒精的饮料,还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随着摄入量的增长,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风险显著升高。 4.常饮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提供了热量,长期饮用极易导致肥胖。肥胖已变成导致癌症的“祸首”。 5.蔬果摄入过少。生果和蔬菜能减少鼻咽癌、喉癌、食道癌等的发生几率。每天应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类的蔬菜和生果,最佳包含红、绿、黄、紫等颜色。 6.红肉摄入过多。红肉含量过高的饮食能导致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发。每周摄入量应少于500克,并且尽量少吃加工的肉类产品。 7.盐摄入超量。食盐和盐腌食品将增长胃癌的产生率。每天盐的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 8.缺乏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减少妈妈绝经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并且还能预防儿童超重,减少将来罹患癌症的风险。 4月19日,在全国第23个肿瘤防治周到来之际,三医大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联合源盛堂中医门诊部专门举办赠书活动,向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赠送了500本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编著的抗癌系列丛书《何裕民话肿瘤》,为肿瘤患者及家属传播科学治肿瘤、生了癌直面对待、理性治疗的观点。 据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副主任孙建国教授介绍,癌症虽然确实是人们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也不能谈癌色变。 临床上很多患者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心理恐惧。孙建国教授介绍,在此次赠送的《何裕民话肿瘤》的系列丛书中,何裕民教授介绍了国外当下十分盛行的肿瘤治疗方法,他进一步强调了防治癌症没有灵丹妙药,也不需要什么名贵药材、神奇之物,只要饮食搭配调理得好,食物就是最好的“抗癌药”。 据了解,本书历时2年,从“何裕民_新浪博客”867篇博文中,汇集、精选出八个章节84篇文章,体现了何裕民教授从事肿瘤临床治疗30余年,对癌症的新认识和新见解。通过一篇篇文章,给深陷泥沼的患者一盏明灯,给爱惜生命的大众一碗“心灵鸡汤”,每一篇就诊故事,每一篇新研究成果的评论,无一不向大众传递着勇者无惧的正能量。 本期采编:郝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后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