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半梦书斋 2017-04-25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许多人挤破脑袋漂在北上广就为争取一席生存之地,超过半数90后也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然而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群与众不同的90后,他们不愿束缚在城市的写字楼,而是聚居富阳受降镇,醉心于设计,痴迷于手艺。入世,他们于淘宝上自开张立业;隐世,他们于清泉间煮茶论艺。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93年的陈凯凯梳着道士头,喜布衣长衫,总被人叫做“小道士”。大二时,雕塑专业的他因为一杯铁观音而跌入“茶坑”,迷恋上了一切和茶相关的器皿打磨、生活方式。每逢开工设计新品、打磨茶器,他都要在案前坐上一整天,忘记吃饭。而他开发的茶盘,已然从样式上颠覆了传统的“树桩”模样,有不少商家开始复制模仿。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距离陈凯凯家50米左右,住着姜杉和田美乐,他们是最早搬来受降镇的匠人,这已经是他们毕业后的第三个家。一栋两百多平的排屋,一半用于生活起居,一半作为工作室;再也不怕“乒乒乓乓”的敲打会有人来投诉告状,而整栋月租只有千余元。每天伏案工作6到8个小时,在保证手艺活不拉下的前提下,姜杉闲下来就喝茶、串门、趴趴走……一天能从“睡到自然醒”开始。还有一个好消息,这对无拘无束的神仙眷侣今年夏天就要结婚了。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为了学好花丝和錾刻,他们一同前往贵州少数民族部落驻扎,专门拜师学艺。而制作出来的银饰,姜杉会放在自己的“触首饰工作室”淘宝店上贩卖,主要消费群体是20出头的年轻女孩。图为田美乐在给银制手饰“退火”。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文洁的“释小手作”在陈凯凯家的斜对面。她手下的每件布衣,都经过6000多针的缝制,平均用时超过1周,而布料是从农村淘来的,年份都超过40个年头。闲暇时,陈凯凯总会跑到她家去物色好衣服,一看到自己喜欢的就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各种压箱好物来“以物换物”。两个茶则换一件对襟长衫,一件斜襟短衫换一把茶壶……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在这群人中,王志锋性格内向,是个平日说话都会害羞的男生,而也偏偏是他有着对镂空首饰的一番巧思。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去年,他的由己工作室不小心走出一款淘宝爆款——“五福镂空灯笼”。而王志锋自己最喜欢的,却是他自己设计的一款“入骨相思豆”挂坠,它以牛骨为壳,内置相思豆,取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同样有些内向的李岩毕业于美院大漆专业,和许多直接“自雇就业”的90后不一样,李岩也曾去公司“朝九晚五”上班,但最后选择自雇就业。她的“不贰生活”工作室,主要设计茶器类漆器,当然,她也会接一些大漆修复工作。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李晓霞和大家不太一样,不管是绕丝戒指,还是大漆银戒,都算是“半路出家”的。大学四年,李晓霞学的都是工业设计,却在毕业后发现了大漆的多重美学。向自己男友拜师学艺,李晓霞这样和大漆产生了交集。一枚蝴蝶银质戒指,反复上漆、反复晾干、反复打磨,要足足等上2个多月,才能被认可完工。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捣鼓水泥的算不算匠人?还是美院研二学生的朱起鸾玩的和别人都不一样,他擅长使用环保材料,而轻水混凝土则被拿来“独宠”。他把水泥做成几何花盆、试管花瓶,几近一次成型,且成品细腻光滑,完全无需打磨。

90后“小道士”扎根杭州山区专做茶具 以物换物过上古人生活

和绝大多数以“和时间为敌”,争分夺秒拼生活的90后不一样,在受降镇、在淘宝,这群90后隐世匠人选择和“时间做朋友”。为了一杯茶,他们可以等炭火慢慢烧旺;而就一个打磨动作,他们可以重复做好几天。当电商成全他们,他们也选择成全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