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讲授三段教学法”操作流程及要求

 thchen0103 2017-04-26

计桥贵州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 谭霜戈

在中学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10余年,现在下海从事高考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探索和研究高考志愿填报“智能方式”。如今,高考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

在过去的中学教学中,学习、研究和实践过多种新课改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心得和经验。今天,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讲授三段教学法”。

本文重点介绍“学讲授三段教学法”中“初级模式”和“中级模式”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初级模式(简易式先学后教)

第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阶段(1个课时)

1、教师向学生布置自主学习内容或问题。

问题以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作为排列依据,以问题承载理论,问题需要覆盖本章节学习内容的全部理论或学习内容,内容的承担形式可以是自编导学案、自拟问题提纲、使用资料的现有问题组合体、购买的现成导学案、一般资料的自主学习或基础部分内容、等等。

2、学生完成问题的实质是推动学生自发地认真地研读教材。

要以研读教材的方式来完成作业,切忌通过其它资料为主来完成内容问题,其它的辅助资料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或方式,使用现成导学案和资料的切忌学生拿答案照抄。完成问题非完成问题,做导学案非做导学案,实质是研读教材。

3、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站在教师备课角度去学习。

角色的转变是引起思维的转变,学与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认识,能讲是学习的更高层次和要求,势必推动学生的认识向深层次发展,从而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潜能有效发掘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教师的教只能偏重知识的传递,但在发掘学生潜能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是太强。让学生的智力得到磨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最终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从另外一个侧面提高教学的效率。

4、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独立完成全部内容。以自己独立学习为主,若有需要问和讨论存在,在此环节中,只能将其作为一个辅助手段。

5、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进行监管、引导,或进行个别辅导、提示、点化。

6、此环节原则上要利用一个课时,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灵活安排。教师利用自己的正课组织监督学生完成,效果才好。

7、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动态需要发展的过程,因此各学科对“学”的内容和要求是有其学科特点的,所以各学科需要自主地探索本学科“学”的内容和形式,及学习应该达到的层次。

第二阶段:教师提问学情调查阶段(5-10分钟)

1、教师选择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提问,摸清学生的学情,以便授课具备针对性和选择性。为提高对学情了解的准确性,需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

2、时常有意识地多让一点时间给学生回答,回答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讲的过程,目的是推动学生站在教师备课的角度去学习,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学得更加完备和充分。

第三阶段:教师选授阶段(1个课时)

1、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发挥传统讲授法的优势,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讲授,达到较好地完成本章节内容的教学任务为原则。

“学讲授三段教学法”操作流程及要求

二、中级模式(中度式先学后教)

第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阶段(1个课时)

1、教师向学生布置自主学习内容或问题。

问题以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作为排列依据,以问题承载理论,问题需要覆盖本章节学习内容的全部理论或学习内容,内容的承担形式可以是自编导学案、自拟问题提纲、使用资料的现有问题组合体、购买的现成导学案、一般资料的自主学习或基础部分内容、等等。

2、学生完成问题的实质是推动学生自发地认真地研读教材。

要以研读教材的方式来完成作业,切忌通过其它资料为主来完成内容问题,其它的辅助资料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或方式,使用现成导学案和资料的切忌学生拿答案照抄。完成问题非完成问题,做导学案非做导学案,实质是研读教材。

3、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站在教师备课角度去学习。

角色的转变是引起思维的转变,学与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认识,能讲是学习的更高层次和要求,势必推动学生的认识向深层次发展,从而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潜能有效发掘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教师的教只能偏重知识的传递,但在发掘学生潜能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是太强。让学生的智力得到磨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最终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从另外一个侧面提高教学的效率。

4、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独立完成全部内容。以自己独立学习为主,若有需要问和讨论存在,在此环节中,只能将其作为一个辅助手段。

5、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进行监管、引导,或进行个别辅导、提示、点化。

6、此环节原则上要利用一个课时,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灵活安排。教师利用自己的正课组织监督学生完成,效果才好。

7、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动态需要发展的过程,因此各学科对“学”的内容和要求是有其学科特点的,所以各学科需要自主地探索本学科“学”的内容和形式,及学习应该达到的层次。

第二阶段:全体学生相互讲解阶段(1个课时)

1、将班级分成10个有型小组(60人左右的班级)。

每一个小组5—6人,小组的分配需要体现好中差搭配和男女搭配的原则。

2、每一个科目设置11个科代表。

一个总课代表,负责学科总的管理和学习内容的安排,每一个小组分别设一个学科代表,小组科代表负责组织、管理本小组的本学科学习工作。科代表在本小组对本学科的学习应该是相对优秀的,具备代表性,特别是要求小组科代表对本学科的学习进度一定要走在本小组的最前面,小组学科代表要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3、每一个小组必须有一本各学科的教师通常所使用的教案或者教师用书,同时其它的学习资料也应该充分配备。

4、正式上课后,学科代表向本小组的成员分配讲解任务。

一位同学负责一部分,要将本章节的全部内容分配完。分配任务内容的多少可以灵活安排,以“量”作为标准。分配前进行学情调查,遵循优势原则,以便在讲解中实行优势互补。

5、任务分配后,依据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依次进行讲解,由学生自行将自己负责的问题向本小组内的全体成员进行讲解,10个小组同时进行。

理科需要对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将问题证明或说明清楚,还需要总结经验。文科需要将理论说明讲解清楚,有两个思路:一是用通常道理或理论说明理论和知识;二是用事例说明证明理论或知识。文科中需要记忆的关键部位需要组织本组全体成员马上进行记忆。

6、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讨论,或者请教老师。

7、小组学科代表在此环节中要起主导、组织作用,避免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浪费时间,要保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解完本章节的内容。

8、对于理科性质科目每一个小组需要配备一块黑板,便于学生演算。

9、要保证人人参与,问题负责人在讲解时,全体小组成员必须全神贯注地听,发现新认识,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同时其它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解法,力争达到每一个同学弄懂每一个问题。

10、讲解讨论时要保持轻声,达到本小组成员能够听见便可,避免小组之间相互影响。

11、采用一定的激励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或进步的喜悦及快乐,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

12、教师在此环节中起总控和监督作用,同时满足小组的提高要求到小组中去解答小组碰到的问题。

第三阶段:教师选授阶段(1个课时)

1、学科代表将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汇集到科任教师处。

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次备课,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发挥传统讲授法的优势,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达到较好完成本章节内容的教学任务为原则。

4、教师讲解问题或理论,可以通过理论证明理论,也可用题目来解决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5、教师应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懂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已经自己弄懂的内容绝不重复。

6、“学”是自主获取;“讲”是相互交流,是优势互补,是相互深层次地学习,是思维的梳理,是记忆的强化和提升;“授”是给予,是借鉴,要将死的知识变为活的知识,需要融合贯通,还需要自我思考和嫁接,学生要将老师“授”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自己大脑“加工”的东西才是活的东西,只有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能力和智慧。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疑难的知识答案和过程,更应该诱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更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教会学生获取具体知识或内容的方法。

中级模式中的三个环节,已经经过实践检验,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特点和任务灵活安排,一方面教师可打破教学内容的章节限制,多安排一点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三个环节浓缩到一个课时当中进行。

除了上述两种形式之外,还有“高级模式”,高级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出来办法,复杂得多,在此不再进行表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