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黑散,是汉唐时期治疗中风的常用方剂,是从内风诊治中风病的典型范例。此方之妙,体现其对中风发作的七大因素“风”、“寒”、“火”、“痰”、“瘀”、“气虚”、“血虚”皆能顾及。简而言之:菊花、防风、牡蛎平肝熄风,干姜、桂枝、细辛温阳散寒,黄芩清热降火,牡蛎、矾石消痰,当归、川芎、温酒活血,桔梗理气,人参、白术补气,当归补血。目前广泛应用于中风、中风后遗症、慢脾风等诸多病证中。 侯氏黑散出自汉代张仲景之《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由菊花、细辛、防风、白术、人参、当归、川芎、茯苓、桔梗、干姜、矾石、牡蛎、桂枝、黄芩组成,诸药研为末,以温酒送服。原文主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方中菊花用量极大,其性凉,得金秋水精之气,能制火而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善于清肝平肝,疏风散邪,用以为君。 防风既能辛散外风,又能熄内风以止痉,且可胜湿醒脾,为祛风化痰张本,以助菊花平肝祛风而为臣。 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以消痰,矾石燥湿以化顽痰,二药合用化痰熄风,寓降于升,因矾石色黑,故称黑散。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助牡蛎、矾石化痰熄风。 人参、白术、茯苓、干姜一则益气温阳健脾,化湿利水,以杜绝痰饮、水湿生成之源;二则培土固本,使木宁风息,是行“培土宁木”之法。 当归养血补血,使心脾气血旺盛,并可养血熄风,兼制防风疏散太过。 川芎行血中之气,散血中之瘀,二者寓“治风先治血”之意。 黄芩清肝胆郁热,肃降风阳郁火;且善清肺火,可协同桔梗畅利胸膈,宣肃肺气,使肺金行肃杀之权,以平复亢阳无制之势,是“佐金平木”之意;另可兼制诸温燥药。 “肺为储痰之器”,故藉桔梗祛痰畅膈、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之力,彻底涤清痰窠,宣散风痰;桂枝、温酒可温阳化气,畅通心脉,布达周身,以温心阳,化寒痰,止忡悸,是为“心中恶寒不足”而设。 以上诸药为佐;温酒可畅行周身经脉,升阳散痹,为使药。 诸药相伍,散中有补,寓降于升,重在健脾益气,温阳散寒,化痰熄风,活血散瘀,适宜于心脾阳虚,肝血不足,顽痰胶结,风阳上扰,痰饮瘀阻证。其临床运用示例如下: 一.中风后遗症 患者,男,55岁,平素肝火旺盛,气血不足。 7天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左侧肢体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恶风寒。经CT诊断为脑梗死。遂住院治疗,病情稳定。 现症:左侧肢体功能受限,口唇色淡,神疲乏力,舌淡、苔黄腻,脉弦而虚。 诊为:气血亏虚,肝火旺盛之中风后遗症。 治宜养血益气,清泻肝火,祛风散寒通络。 投以侯氏黑散加味: 菊花20g,细辛10g,防风30g,桂枝10g,白术15g,茯苓15g,人参10g,当归15g,川芎15g,牡蛎15g,桔梗20g,黄芩10g,干姜9g,炙甘草10g。6剂,水煎温服。 二诊: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续服15剂。 三诊:生活基本自理。上药为散,开水冲服2月。每服3g,日3次。 1年后随访,肢体功能回复正常。 按:此方病机为肝火旺盛,气血两亏,复感外邪引动内风之中风症。具有治风顾本,调养肝脾之意。 二.慢脾风 曾某,男,6岁,2001年6月3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抽搐半年。发时四肢颤抖,面部表情痛苦,尤其是腹部如青蛙一样一起一伏,不能自已,持续约半小时之后,方可缓解。 询其因是半年前因受惊恐而得之,曾几次住院检查治疗无效。来诊时,精神萎顿,语音低微而断续,面色无华,脉沉微,厚衣重裘,述怕冷、厌恶与人交往,病情发作时心中寒怯,继而又觉微热,不思食,大便溏。 诊断:慢脾风。 辨证:脾肾阳虚,肝风内动。 处方:侯氏黑散去矾石,加柴胡、白芍、制附子、龙骨、琥珀。 煎服5剂,抽搐大为减轻,尤其是腹部如青蛙起伏状去之八九,脉色亦转阳。 再用上方煎服剂,病去十之六七。 续用侯氏黑散去矾石、细辛,加黄芪、山药、柴胡、龙骨、白芍、琥珀,炼蜜为丸,服用两个月而痊愈,追访一年来未见复发。 临床运用时,一般去矾石,细辛只可暂用,不可久服。 如风痰偏盛者,加天麻、钩藤、僵蚕、全蝎之属,以加强平肝息风,化痰止痉之功。 如阳虚甚者,加制附子、肉桂。 气血虚甚者,加黄芪、山药、甘草,合方中人参大补元气。 有伤津表现者,加葛根、花粉。 有瘀血者,加桃仁、丹参。 心胆气怯者,加枣仁、龙骨、琥珀。 肝气郁滞者,加柴胡、郁金、香附、枳壳、陈皮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