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豆类蔬菜

 阿生记图书馆 2017-04-27

  近日纽约气温转暖,是直播豆类蔬菜的最佳时期。豆类蔬菜为豆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其它蔬菜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整个蔬菜科类中占有重要地位。豆类蔬菜种类繁多,大多以新鲜的种子或豆荚供食用,不同品种的风味各异。豆类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显著的保健作用。它富含蛋白质及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及各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可补充人体部分热能和蛋白质需要,具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帮助消化等作用。
  人们喜欢种植豆类蔬菜,还因它的根系发达,为直根系,有不同形状和数量的根瘤共生,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豆类蔬菜比其它蔬菜容易栽种,因它具一定的耐瘠性和一定抗旱能力,对氮肥需要量没有叶菜类和根菜类多。豆类蔬菜喜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这样的土质有利于根部的根瘤和根瘤菌的生长发育,提高固氮能力。豆类蔬菜不宜连作,可实行2-3年轮作。连作可使根部分泌有机酸,提高土壤酸性,从而使植株矮化,茎叶发黄,提早枯死。家庭菜园常栽培的豆类蔬菜是:喜温的菜豆、豇豆、毛豆、扁豆,芸豆,喜好冷凉气候的豌豆和蚕豆。


  种子灭菌浸种法
  在直播前,必须有良种并精选种子、应该为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破除休眠等。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种子的出苗和秧苗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自己留的种,种子纯度及饱满度可以不容置疑。但如是外买的种子,必须考虑种子公司的信誉、包装的标志是否规范、是否为新种子。打开包装袋后,在播种前必须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再播种。
  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在给予适宜的萌发条件时仍不能发芽。几乎所有的豆类种子均有休眠现象,只是休眠的程度存在差异。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在播种前应采取措施打破休眠,方法是:对于种皮厚的种子,弄破其种皮,让水分和空气能比较顺利的进入种子内部,促使种子进行吸胀、萌动。
  有些种子不萌发,和种皮无关,是因有抑制物质的妨碍,如采用浸种的方法就能使抑制物质与种子分离。中国农人常用化学药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如0.01%赤霉素、0.2%尿素浸种,片刻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豆类种子萌发还有其它有效手段,如将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以适当的低温或高温处理也能打破它们的休眠。喜凉的豆类蔬菜的种子可在浸种后将种子放在5℃的低温下3-5天,打破休眠的效果明显。许多豆类蔬菜的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播的,其中多数病原菌寄宿在种子的表面,将带病的种子直播,病原菌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很快的大量繁殖。在播种前为豆类种子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病原菌,常用的方法是:
  温汤浸种法:所用水温必须55℃,用水量是种子体积的5-6倍。浸种时要不断搅拌,并保持水温10-15分钟,然后让水温降低继续浸种。喜凉豆类蔬菜水温为20-22℃,喜温豆类蔬菜为25-28℃。
  热水烫种法:难于吸水的种子,以水温70-75℃,甚至更高一些热水进行烫种。热水烫种的技术要点是:水量不宜超过种子量的5倍,种子要充分干燥,因为种子含水量少,越能忍受高温的吸水和透气,灭菌效果较好,能使病毒钝化。烫种时要使用2个容器,将热水来回倾倒,最初几次动作要快而猛,使热气散发和提供氧气,一直倾倒至水温降到55℃时,再改为不断地搅动,并保持这样的温度7-8分钟。
  干热处理法:为提高种子的活力,将干种子放在75℃以上的高温下,以钝化病毒,防止病毒病的传播。
  药液浸种法:为豆类蔬菜种子消毒还常用药液浸种和药粉拌种。药液浸种是将要处理的种子浸到一定浓度的药液中,经过5-10分钟的处理,然后取出种子洗净晾干。浸种时先将种子用水浸泡2-3小时,使种子表面的病菌开始萌发生长,可提高药剂的杀菌效果。药剂浸种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10-30分钟,浸种后应该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否则会引起药害。药液的用量一般是超过种子量的1倍,将种子全部浸没在药液中。1%高锰酸钾是一般家庭为种子消毒常用的药剂,农家常用硫酸铜和福尔马林这两种药剂。以药粉拌种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将药粉与种子混合均匀,使药粉黏附在种子的表面,然后再播种。药剂在土壤中发生作用,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药粉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1%-0.4%。

  

  播种均匀  疏密透光
  豆类蔬菜直播时总的原则是:正好使蔬菜产品器官生长的旺盛时期处在气候条件最适宜的月份。一般豆类蔬菜种子,在初春起可多次用干籽直接播种,但喜温的豆类类蔬菜往往在4月上中旬直播,喜冷凉的豆类蔬菜在夏秋季直播。一般以撒播为主,对于大粒种或较贵重的种子采取挖穴直播。撒播要求播种均匀,如用催芽后的种子撒播,播种时不能碰断胚根。
  无论用干籽还是浸种或者催芽后的种子,在直播前都要将土壤先浇足底水后才直播。为使播种均匀,湿种子在直播前要稍加摊晾,也可用干细土或草木灰等将种子分离后再播种。种子播好后,要适当地镇压,使种子与床土接触紧密,然后再盖上干的细土,覆土厚度视种子大小而异,一般为种子厚度的1-2倍。覆土太厚对种子出土不利。覆土后可撒上一些碎草并加盖塑料薄膜,以减少床土水分的蒸发、稳定床土温度。
  直播任何种类的豆类蔬菜都要重视播种的密度,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幼苗的素质。如果播种过密,秧苗在出苗时或出苗后往往会相互拥挤,相互透光不良,容易引起徒长并诱发病害。但是播种过于稀疏,土地利用率低会造成很大浪费。在确定播种密度的时候,要考虑秧苗在播种床内的生长时间、秧苗叶片的大小和开展度,以及秧苗相对的生长速度等因素。总的原则应该是,在移苗或定植时秧苗要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相互之间不拥挤。一般大苗稀,小苗密,播种到移苗时间长的稀,时间短的密;秧苗叶子大、开展度大的稀,叶子小、开展度小的密。

  

  预防种子戴帽
  播种后若土面发生板结,会阻止空气流通,妨碍种子发芽时的呼吸作用,不利种子发芽。即使种子能发芽,会因土壤中空气缺乏,影响幼根生长发育,并可能产生畸形幼苗。产生土面板结的原因主要是营养土质量较差,不够疏松,浇水方法或浇水方式不当。要防止土面板结,首先要用高质量育苗的有机营养土,浇水时不能泼浇,可用洒水壶洒,浇水宜一次浇足。用种子直播,有时幼苗出土后,种皮不脱落而夹住子叶,这种现象称为“戴帽”。由于子叶不能展开,会妨碍光合作用使幼苗营养不良,这种现象对豆类蔬菜的危害大,因为豆类蔬菜的子叶很多。
  造成“戴帽”的原因是:1.种子饱满度较差,种子干瘪。留种时,不了解生长后期的种果由于高温使得成熟提前,种子内储藏的养分较少。这种种子在播种后常出现“戴帽”。2.幼苗在出土过程中表土过干,使种皮干燥发硬,从而出现“戴帽”。3.播种后覆盖土太薄,种皮容易干燥,或种子容易出土,种皮仍留在幼苗上。
  防止幼苗“戴帽”的措施是:精选种子,淘汰干瘪种子;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覆盖足够厚度的疏松营养土。
  出现幼苗“戴帽”时,可在早期少量洒水,于苗床内湿度较高、种皮较软时,把种皮轻轻除去,切不可任其留在幼苗上,以免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了解和掌握特性
  因豆类蔬菜用种子直播很容易成活,能反复采摘,但有的豆类蔬菜秧苗不一定能买到,如中国东北的芸豆、扁豆、长豇豆、蚕豆等。为保障直播后能生长良好、高产,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它们各有的特性。

  ●芸豆:最大的特性是,采摘越早,产量越高。播种前必须选用颗粒饱满、去年收获的的干籽。在25-30℃温水中浸种2-3小时,在25-35℃环境中催芽2天。待幼根长1厘米时,才可以点播。点播前需先将营养土浇透水,水渗透后将3个催了芽的种子,植入一穴中,上盖2厘米厚的细碎营养土,覆盖塑料薄膜保温。见苗顶土即揭开塑料薄膜,半个月后可以间苗定苗。间苗时要去除弱苗、病苗、虫苗,每穴留2-3棵苗,可以浇定根水。当苗高10厘米时,可培土。此后一直到开花结荚基本不要浇水,以促使它的根向土壤深处发展。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当第一花序开始坐荚、几节花序显现后,需浇足水。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2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

  ●荷兰豆:其根系强大,属直根系作物,由于它的主侧根发育旺盛,所以育苗移栽后易成活。它的根系分泌物对翌年的根瘤活动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故不宜连作。荷兰豆的茎分矮生性、蔓性和半蔓性。荷兰豆是长日性作物,多数品种在延长光照时可提早开花,缩短光照则延迟开花。在较长日照和较低温度同时作用下,花芽分化节位低,分枝多;长日照与高温同期时,分枝节位高。一般品种,在结荚期间都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较长的日照时间,但温度不宜过高。荷兰豆在整个生育期间,都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充足的水分。在开花期如果遇到空气湿度过低,会引起落花落荚;在结荚期若遇高温干旱,会使豆荚硬化,提前成熟,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其整个生长期间,都应该供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才能使荷兰豆的豆荚大粒饱满,高产优质。荷兰豆不耐涝,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在出苗前容易烂种,苗期容易烂根,抽蔓至开花期容易引起病害和落花。

  ●蚕豆:具有发达的圆锥根系,能入土60-100厘米,根上丛生着粉红色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能耐一定盐碱。蚕豆落花很多,结荚率只有10%-20%。蚕豆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暑热高温,15℃-22℃最适宜它开花结荚。蚕豆较耐阴,长日照能促进它开花结荚。在开花结荚期要求水分充足、土壤湿润、不干不渍。特别是在现蕾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如果缺水即易落花落荚,造成豆粒不饱满。蚕豆的分枝能力很强,易造成郁闭,后期的分枝结荚少。在结荚初期,其植株顶端的花往往不育,需及时掰除多余的侧枝和及时摘除顶点,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结荚率,促进豆粒饱满、成熟一致。打顶掰枝须在晴天进行,可防止伤口感染。

  ●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其矮生品种较蔓生品种对日照的反应稍为严格一些。豇豆喜阳光,在开花结荚期间需要良好的日照,如光线不足,会引起落花落荚。豇豆根系发达,吸收力强,叶面蒸腾量小,所以比较耐旱。开花结荚期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缺水、干旱或土壤水分过多,是豇豆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种植豇豆要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种前施足基肥。豇豆结荚期前,肥水要适中,不使茎叶过于茂盛,有利于它从营养生长顺利地转到生殖生长。开始结荚后,肥水要勤要多,以促进开花结荚,保持茎叶生长旺盛,防止脱肥早衰。其根瘤不及其它豆科植物发达,必须供给一定数量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需增施磷肥,促进根瘤菌活动。根瘤增多,豆荚充实,产量才能增加。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幼苗期需肥量少,要控制肥水,尤其注意氮肥的施用,以免茎叶徒长,分枝增加,开花结荚节位升高,花序数减少,形成中下部空蔓不给荚。盛花结荚期需肥水多,必须重施结荚肥,促使开花结荚增多,并防止早衰,提高产量。以春豇豆为例:齐苗及抽蔓期追施10-20%人粪水1-2次;当植株进入初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结果数增多,每亩重施人粪1500-2000kg,促使多开花结荚;采收期间,每隔4-5天施入粪水一次,共3-4次。豇豆耐旱,南方春季雨水较多,不必灌水,而夏秋两季属高温干旱,应注意施肥灌水,以减少落花落荚,并防止蔓叶生长早衰,以延长结果提高产量。

  ●菜豆:也称四季豆,是豆类蔬菜中耐盐能力最弱的一种,因耐酸性弱,微酸性及中性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根瘤菌的发育。菜豆在生育初期吸收较多的钾和氮,到开花结荚时氮、钾的吸收量增加,但氮肥用量不可过多,磷的吸收量虽较氮、钾为少,但缺乏磷会影响开花、结荚和种子的发育。菜豆在嫩荚迅速伸长时,还要吸收大量的钙。一般结合浇水追肥3-4次。菜豆对水分要求严格,水分不足,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水分过多,会使植株徒长,落花落荚严重,菜豆在水分管理上总原则是前控后促,浇荚不浇花。开花前如过于干旱,可浇一小水,以供开花之需要。第一花序开花期一般不灌水,以防枝叶徒长而造成落花不结荚。当幼荚2-3厘米长时开始浇水,以后每5-7天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进入高温季节,应勤浇轻浇,并在早晚浇水以降低地表温度。

  ●扁豆:根系发达,侧根多,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与豇豆族根瘤菌共生形成球形根瘤,茎蔓生,有短蔓和长蔓两种。扁豆喜温暖较耐热,可在炎夏生长,在温暖多湿条件下生育良好,枝叶繁茂。开花以后稍干燥条件下结荚率高。扁豆为短日性植物,短日照促进它开花结荚,有些品种对光照期不敏感。扁豆较耐阴,根系发达,入土深,耐旱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几乎任何土壤条件下均能生长,但以保水保肥的腐殖质壤土最适宜,在排水不良或重黏土地上生长发育较差。扁豆忌连作,宜行2-3年的轮作。
  在抽蔓前需搭架,抽蔓后要及时引蔓上架,主蔓5-6片复叶时摘心,促使多发侧蔓和花絮枝,待侧蔓3-4片叶时再摘心,可提早开花结荚。当主蔓长至0.5米左右时,及时对主蔓打顶摘心,促发侧蔓和花絮枝。当侧蔓长至0.5米左右时,对侧蔓摘心,促发花絮枝和孙蔓,当孙蔓有0.5米左右时,对孙蔓摘心,促发更多花絮枝,同时需剪除无花絮的细弱懒枝及老叶病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对于生长势强、分枝力强的品种更应该剪除多余的无花絮枝,防止疯长情况出现,如果出现了疯长,则结荚推迟,产量大幅下降。若用篱架或人字架栽培,在茎蔓长到架顶时摘心,可促荚早熟,且可避免不通风透光,荫蔽之处扁豆不开花、不结荚的情况。由于扁豆结荚时间长,不断开花结荚,需要有足够的肥水才能保证其高产,开花前,一般追肥水2-3次,每采收1-2次扁豆,追肥水1次。扁豆同一花序有多次开花的特性,采摘时,要一手捏住花絮枝,一手轻摘,尽量不要损坏花絮枝,因为花絮枝会重新开花结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