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20%的投入创造80%的价值

 东行游子 2017-04-27

01


  研究效果是边际效益递减的。


  通过几个核心的筛选指标:


  过去五年毛利率大于30%;


  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


  总资产收益率大于10%;


  投入资本回报率大于15%;


  垃圾股百分百被排除,剩下的90%以上的概率是长期稳定经营的优质企业,除了少数可能是次新和成长股,其他基本上都是缓慢增长型的蓝筹价值股。——这一步得到的企业100%是各路大神眼中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好股。


  然后通过基本的财务分析技巧,排除一些比较明显的陷阱型的企业,选择5-10只分布在5个以上行业,控制在10PE以内买入,持有到15-20PE卖出(对应5%-6.7%的无风险收益),大概率可以稳定盈利50%以上。(保守估计,实际远不止50%)


  这里只用了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以低估的价格买入优质稳定的企业可以获得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优质的企业往往具有上述四个财务特征,具有上述四个财务特征的企业很有可能是优质的企业。


02


  股票投资赚钱无非三个逻辑:


  1、低估回归,赚的是价值修复的收益


  2、业绩增长,包括分红和留存收益滚动


  3、情绪预期,超过基本面的情绪溢价


  按照上述标准,基本上低估为主,少数是业绩增长,要赚情绪的钱就只能到了20PE之后分批卖。


  按次序,所需要的能力也逐渐提升,低估修复最容易,业绩增长次之,能够准确逃顶简直就是神。


  即便估值修复最容易,绝大多数人也做不到,因为其中隐藏了很多硬性条件:


  1、剔除上市不满五年的企业,很多人喜欢炒次新股、小盘股、壳股。


  2、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企业基本上不会超过100只。


  3、大多数时候剩下100只里满足10PE的企业不到5只。


  以上两点使得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等待中度过,很多人不是等待绝佳的机会,而是在平庸的机会面前消耗了资金。


  4、有一些是成长企业,不适用10PE的原则,增加了分析难度。


  5、基本的财务分析排雷技巧很多人是不具备的。


  (不完全是不分析,财务分析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财务只能排雷而无法预测,商业眼光比定性难太多)


  6、做到以上五点需要纪律和耐心。


  7、当组合持有的个股下跌时,因为没有深研所以缺乏信仰,难以坚定持有。


03


  福特汽车高速发展阶段,有一次机器出现故障,请了一个专家来帮忙排除故障,专家在机器旁边察看了3天,在机器上画了一条线,说此处线圈多饶了N圈。据此操作,故障排除,专家说要收费100美元,那时候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5美元。


  众人惊愕,专家说,画这条线只需要1美元,但是知道这条线该画在哪,需要99美元。


  上述五条标准就是那一条线,是几代大师们浓缩的精华,而背后的逻辑就是知道线该画在哪。普通的投资只需要那条线,伟大的投资却需要逻辑支撑的信仰,这就是我们和巴菲特的区别。


  雪球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自己找到那条线,然后再去看别人分享的逻辑。


  尽管如此,我对于评估企业未来的价值仍然持保守和悲观的态度,我认为99%以上的人都是不具有这个能力的,至少我目前在雪球所见是如此,至少我对自己目前的分析是如此。


  当你看到一篇满是数字和图表的报告,那么这篇报告多半没有什么价值。


  我看过很多分析报告,包括券商的和雪球大神的,实际上都是从财报里截取的一些很简单的东西,所谓的各种商业分析,也都是财报里截取的内容,是你只需要读一遍财报,就能够很容易获取的信息。


  所以我很怀疑,那些在底下叫好的人,其实根本没有读过财报。


04


  风险控制主要来自几个环节:深度分析、安全边际、分散组合。


  深度分析是最难的,在组合分散和安全边际是相对容易的。如果你的商业眼光太差,深度分析实际上是并不能给你保护垫的,所以实际上真正能够分散风险的是控制买入价和分散持股。


  控制安全边际和分散组合,就可以达到80%的效果,你的收益基本上在你买入的那一瞬间就已经锁定了,剩下的20%的额外收益需要你用80%的时间的深度研究才能获取。


  拿最近的“大跌”来说,说真的,我实在不太理解那些指数下降1%就说大跌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前两天好几个人评论说亏惨了,我的回答都是“买贵了吧?”


  答案无一例外都是“是的”,外加一个痛哭的表情。


  散户只能被消灭,无法被教育,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拿我自己来说,就算在现在的基础上整体跌去10%,也没有一点关系,因为还是照样可以浮盈。现在鬼哭狼嚎的,都是当初火中取栗的,是自己当初种下的因。


  那些抄次新股、壳股的人,就像是故事里的那只火鸡,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简单地推论之前行之有效的方式今后还会继续奏效。却忘了市场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你永远不知道市场明天会是怎样。


  所以为什么不把安全边际守低一点,把持股分散一些,用20%的投入获得80%的效果?剩下的20%能自己分析就自己分析,不能分析就抄作业,抄不到作业就不要了。


  股市绝无仅有的重大机会不多,我们要做的就是筛选出优质的企业,然后等待市场非理性带来的富得流油的机会。


  以上。


  我是一个伪价投。


  (有木有觉得跟神奇公式很类似?优质 低估,甚至比神奇公式更严格)


  (原文转载自: 鹿西西的仙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