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有很多模式。传统栽培,从种植密度来分,有稀植果园与密植果园,还有超密度种植的草地果园;从树型来分,单株丛生的,也有平棚与篱架式的,当前果园大多还是按照树型的自然特征,进行修剪造型形成符合该树生物特性的树型修剪为主,大多枝条分生以自然加修剪优化光环境为主。而平棚与篱架则不同,所有果树枝处于同一水平面或立面,分为平棚与篱壁。从耕作基质为分,大多果园还是传统土壤耕作,在土壤耕作基础上,结合自然农法,实行有机生草栽培,也有用容器及人工基质栽培的限根种植法,但这里介绍是一种全新的果树种植模式——雾培果园,适合果园省力化优质高产种植,适合都市果园的建设。它融合了各种先进的耕作技术整形技术与调控技术,使果园种植成为工业化的可能。
气雾栽培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模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悬根的根系能非常好的处理肥、水、气三要求,不会出现诸如水培的缺氧烂根,及基质栽培的三相(水相、气相、肥相)管理调节难的问题。气雾栽培几乎适合所有的植物,而且根域环境优化后都能表现特殊的生长潜力,不管是枝叶、根系、果实等生物量都能得以最大化的生长与发育,表现对各种植物强大的适应性。而且根域系统处于闭锁环境下,营养液受外界影响较少,系统能适应露天环境下实施布设。 雾培果园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不管什么果树,根域环境采用雾化种植后,生长更为快速,早期生物量增长快,有利于早产丰产。大多数果树采用雾培后,当年种植次年就可获一定的产量甚至丰产,有些品种雾培当年就可以挂果,颠覆了“桃三李四梨五”的传统概念。
果树生长发育的可控性增强。可以通过专业标准化配方的开发,为果园提供最科学的矿质元素供应管理,不会像土壤栽培配方施肥难以精准化,在同一个雾培系统中,每株果树得到相同的肥水管理,树势更为均匀,单株差异少,树相整齐,产量与品质相对统一化。也可以因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需要,灵活调节营养液的配方及浓度,如近成熟期可以通过提高营养液浓度来增加糖度,在气雾栽培环境中就可以轻松实现。也可以在营养液中添加生长调节剂,来调整果树的生长发育。
不受干旱或者洪涝的影响。根系处于雾化环境中,外界气候再干旱也不会对果树生理造成影响,随时都处于均衡供肥供水的状态。根系永远不会处于胁迫状态,使叶片的气孔调节和光合作用持续高效化,就如夏天,由于土壤干旱与高温环境,大多数果树有午休现象,而雾培可以大大缓减环境造成的休眠。
品质与外观更佳,可以轻松培育出优质果品。均衡的肥水供应是确保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气雾培可以让肥水供应可控化与精准化,让任何一种果树不会因水份的胁迫而影响果实的发育,也不会因为缺元素而影响品质基因的表达,而且雾培果树所产的果品大多数果型有增大化趋势。
在任何气候下都可以种植任何果树,这是雾培最成功的创新之一。比如以往在热带或者亚热带难以成功栽培温带果树(苹果、大樱桃或者高需冷量的品种),而采用雾培技术,利用无土净根的优势,可以把植株轻松搬移冷库,采用人工致冷方式解决休眠需冷问题,特别是北方落叶果树,要次年正常开花结果,都得有0~7度温度的低温积累时数,如大樱桃需700~1300小时低温积累方可次年正常开花与挂果。在热带种植苹果、樱桃、油桃、李等品种,可以在基地附近就近建设冷库,规模小的可以租用商业冷库,把整树适当包装(根系作好保温即可)。也方便产期调节,可以错开出库移栽时间来延长采收期。在这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将是未来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趋势。
都市阳台栽培株型较大的果树,传统方式都需搬土,栽培时对楼面承重也是问题,而采用管道雾培,不仅解决了城市搬土烦与土来源困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优化的生长环境,让果树投产期提前,病虫害减少,品质提高。采用大口径管用于大植株木本种植,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与技术革新,市民只需采购口径400~500#的排水管,并于管内安装弥雾,连接上水泵及控制器即可构建。 以下是阳台X架式管道雾培果园建设,从定植到挂果只需13个月。从祼露暴晒的阳台,到枝繁叶茂庇荫造绿,构建良好的阳台生态,成为城市重要的空中生态元素。 2014年3月19号初建时 2015年4月18日(生长历时13个月) 桑椹已挂果累累 管道雾培油桃也进入投产期 卧倒油桃已挂果累累 去年7月份卧倒处理的桃,结果性能好座果率更高 无花果当年就挂果,今年产量更高 果树雾培不管是设施下还是露天环境种植,它将以其强大的功能与优势,成为未来果业发展的一种替代技术,运用雾培技术后,劳动力成本、肥水成本等都得以降低,而且更适合机械化生产,也更适合老人与小孩参与,成为都市农业果树种植的主体模式。雾培果园也彻底解决了连作之障碍,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环境、水质的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循环的生态模式。更是拓宽种植空间,争取更多果园建设宜植区的好措施,不再担心盐碱地改良后的返盐,也无需受任何土壤气候制限。它的运用前景与空间极为广阔,随着运用及研究的深入,雾培果园的新功能、新模式、新创意还会不断涌现,成为创意果园建设的新亮点。
技术来源: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