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链家 | 房企入股链家的那些事儿

 树悲风 2017-04-28




[ 导读 ]


还有多少房企

拿着「金车票」等着上链家的绿皮车





这是个老段子了,但只要房地产市场存在,似乎永远都会被人们提起:

 

几十年来,谁都骗过我们,唯独房产中介没骗过我们,他们一直苦口婆心骚扰我们,让我们赶紧买房,断言房价一定涨,每次他们都说对了!直到......我们再也买不起房!

 

房产中介,一个神(bei)奇(hei)般的存在。曾经乃至现在似乎一直都活在人们的口诛笔伐当中:一天多至几十个电话,他们成了最关心你的人;假房源、吃差价,他们就是罪魁;给房价煽风点火,他们也脱不了干系......可以说,每一个人背上都有一个又大又黑的锅。

 

这个行业,一直在以烈士般的声嘶力竭高喊他们的光荣口号:让行业更有尊严、更有梦想!不管这种梦想时刻还有多远,但他们的高光时刻已然来临。

 

这些日子,在整个地产行业,他们就是一线头条,没有哪个比他们更受注目。

 

这背后,都是因为一个真正神奇的存在:链家。

 

没错,是链家。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它那图腾般的一抹绿。链家门店的数量,估计只有国际料理界的头牌——沙县小吃可以与之并提了。

 


名声起,拥趸至」。 链家,这个地产界航母级配置的绿皮车,短时间内已招徕了很多个豪华乘客。

 




先买票,后上车。

 

随着近日远洋集团与链家的牵手,已经有公开的三家房企坐上了链家这趟车:

1 月,融创以 26 亿元价格购得车票,获得链家 6.25% 股权;4 月,万科以 30 亿元价格购得车票,具体持股比例未公布。

 

在房企之前,早已有很多知名投资机构、巨头企业、业界大佬上了链家这趟车,其名头之大、涉及金额之巨,使得外界给了链家更多想象。

 

据链家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链家地产的注册资本从 2015 年前的 1046 万元增加到 1720 万元。截至目前,链家共有 32 个股东,其中 8 个自然人股东, 24 个法人股东,而背后的二级股东则超过 120 个。作为自然人股东的左晖,仍是链家最大股东,但其个人持股比例已从最初的 93.1% 被稀释到 46.42% ;第二大股东上海站本投资(该公司背后是原上海德佑高管)持股 9.25% 。

 

链家的进之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克而瑞咨询  制图


经过多轮融资,链家目前估值已达到 416 亿元。还有很多豪华乘客正拿着金车票跑步而来,但这趟绿皮车已经不是谁想上就能上了。

 




开挂的绿皮车

 

众房企及各路资本缘何如此青睐链家?这与近年来链家的高速发展所实现的规模化是分不开的。

 

无论是交易额还是员工数,链家都已经算得上是房地产行业中最大的企业之一了。目前,其门店数量约为 8000 家,旗下经纪人超过 13 万名,共有多达 51 家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链家业务覆盖全国 28 个城市,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青岛、大连、武汉、重庆的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去年仅 1-11 月的交易额就超过 1 万亿,远远高过万科、恒大这些一线开发商。

 

无扩张,不规模。链家的快速崛起有如开挂,是建基于不断地疯狂扩张之上的。

 

链家的扩张之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克而瑞咨询  制图


今天的链家,已然是个庞然大物,同类公司中,鲜有匹敌。

 

不过,链家的步伐远不止此。这趟绿皮车正开往更多角落。

 

1.新房

链家目前已布局 25 个城市,服务 300 余开发商,覆盖约 2000 个楼盘,仅 2016 年 6 月就累计销售额超过了 2000 亿。

 

2.租房

2011 年成立的自如,目前管理着超过 25 万间房屋,管理的资产超过 3000 亿元。

 

3.金融

另一家与链家无关联关系,但由左晖实际控制的公司为链链金融。其前身链家理财,于 2014 年底上线,为链家的主要金融业务平台。

 

4.装修

2015 年 8 月,北京万科与链家共同成立万链家装,进入装修行业。

 




跟着老司机」,就能上超车道?

 

众房企如今都在谋求转型创新,之所以纷纷要上链家这趟车,也是看中了这位老司机在此方面所蕴含的想象空间。

 

1.存量市场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强、开发业务天花板将触顶的情况下,房企们纷纷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和车道,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渡,存量房已经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之一。

 

这种转变,在一线城市尤为明显。


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