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课程高研班,师从蒋采苹、苏百钧教授。2016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导师谭雷鸣教授。现为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人,先后在《装饰》《美术观察》《艺术百家》《当代文坛》《美术大观》等CSSCI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以及个人作品三十余件;作品多次入选省级以上展览并获奖。春沐武陵 纸本设色 150cmX180cm 2014春山物语 纸本设色 180cmX95cm 2014故园春色 纸本设色 180cmX95cm 2015梦里青山是吾家 纸本设色185cmX170cm 2016小河门前过 纸本设色 68cmX68cm 2016工笔重彩山水画是工笔画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笔者在众多作品中发现,当前的工笔重彩山水画创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创作中更多地关注一些制作技法,忽视了从深层次有意识地对作品画道的体悟和对艺术的情感体验力。笔者认为,真正的艺术只有将“技”、“道”、“情”三者融合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境界,而这也正是工笔重彩山水画创作的总体目标。工笔重彩山水画技法有多种,笔者主要从线条、色彩和平面构成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画家的技法。线条是工笔重彩山水画最重要的因素,在工笔画中,线代表着骨,骨就是线。线的表现功能主要分为表现形体轮廓、表现质量、表现光色、表现情意。在具体的创作中,画家应该让自己意识到线条在工笔画中的重要性,同时培养画家对于各种不同线条的形态和表现力的认识,掌握用线的技巧、方法和规律,应该在仔细观摩和分析历代名家作品中的用线特点的基础上,鼓励画家大胆尝试,临摹优秀作品,用心体会其中的奥妙之处,最终创造出具有个性风格的作品。中国画从来都是以主观色彩为主的,这表明对客观世界的表现中国画家和西方画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从目前的工笔重彩山水画的色彩角度来看,出现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常常只注重工笔画色彩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中国工笔画传统的色彩表现大多以主观色彩为主要特征,强调创作主体对于作品中色彩的主观构建和体验,在对比色的谐调关系和颜料的性能运用上主观性较强,忽视了色彩的客观原理。因此,在创作实践中,笔者认为画家应该更多地研究和学习西方色彩构成学原理,认识色彩的客观原理,尤其是色彩的性质、色彩的客观视觉规律、色彩所引起的心理效应等,用科学理论作为基石,然后融入创作者的主观体验,使得画作中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随着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工笔重彩山水画不断吸收国际上的新理念和方法,进行多样化发展。笔者从创作实践中体会到,源自西方的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几种方式包括对比构成、重复构成、肌理构成、密集构成。因此,画家在创作之前应仔细体会所作画面平面构成方式,让画面构成胸有成竹,进而开始创作和完成作品。笔者在工笔重彩山水画创作中还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大多数画家还只是将工笔画学习停留在“技”的层面,没有上升或者还没有意识地上升到“道”的高度,这也导致了尽管很多画家技法练得不错,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总是缺乏灵气和神韵,还处在“画匠”的层面。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是事物的一种本源。同样道理,工笔画应该从“技”提升到“道”才能气韵生动,意味无穷。我们可以将工笔画中的“道”理解为一种哲学模式,一种精神修养,一种思维方式。工笔画之“道”包含很多,主要有“传神写意”、“精工精神”、“道艺合一”等。“传神写意”是古代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即画家的根本任务是传达所表现事物的最核心、最精髓、最本质的东西,而非对客观世界事物的简单模拟和复制。“精工精神”是对工笔画创作者精神气质的高级要求。工笔画创作过程繁琐,且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作者倾注十二分的耐心和谨慎,阐明画家“精致立场”的精神,克服浮躁心态,潜心工笔绘制,才有可能出精品。“道艺合一”则强调艺术创作中的“道”与“技法”合为一体,互为促进。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它更多地融入了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工笔重彩山水画从表面上来看是对客观世界山水的一种主观性描摹,但从本质上看它是画家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绘画艺术强调画家对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都视作有生命、有灵性的对象,进而与自然神交,在创作中移情山水草木,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常强调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情感体验应该贯穿于工笔重彩山水画创作的方方面面。以临摹古今中国经典中国画为例,在临摹前,画家首先应该感悟画作中山水景致所蕴含的或浓烈或淡雅、或悲或喜、或恬静或炽烈、或轻柔或凝重、或闲逸或紧张等情感投射,然后再进行临摹。画家只有在充分体悟到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基础上才能使得临摹出来的习作达到神似而非仅仅形似的层面。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情感的培养不仅需要画家们的临摹、写生和创作,更重要的是要经常将自己融入到山川自然的美景中,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奇妙变化之美。总之,未来的工笔重彩山水画创作任重而道远。画家们不仅要探索形式多样的创作方式提升自己的绘画技法,还要意识到真正的伟大作品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哲学、情感基石之上。由此可见,工笔重彩山水画创作应该从单纯“技”的层面提升到“道”的层面,进而提升到“情”的层面,并将三者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杰出的工笔重彩山水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