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硫酸镁的临床新用途

 亮点收藏 2017-04-29
  说起硫酸镁,在妇产科用的最多的就是妊高症子痫前期-子痫,不过如果把硫酸镁仅仅用于妊高症子痫前期-子痫可就有点太“屈才”了。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没想到硫酸镁还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用处,今天小编就让硫酸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和同仁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1、低镁综合征
  胃肠吸收功能障碍、肾炎、医源性和药源性因素等可影响镁的吸收利用,造成缺镁,机体会现以神经肌肉兴奋性极度增强和心功能异常为主要体征的低镁综合征。以硫酸镁5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病情严重者增加硫酸镁至7~9g。同时不要忘记补充钾和钙。
  2、新生儿抽搐
  新生儿缺镁时可见抽搐、兴奋。可用25%硫酸镁0.lml/kg/6小时肌注,共3~4次。由于低钙与低镁可同时存在,当用钙剂无效时,可给予硫酸镁做试验性诊断治疗。
  3、顽固性低血钾
  缺镁时Na -K -ATP酶不能被激活,氧化磷酸化不能进行,细胞钾外流,钠低血钙电解质不能泵出,出现“交换性内流”,线粒体肿胀,细胞含钾量减少,常伴肾保钾作用减低,尿钾增多,加重了低钾。如补钾后仍不能纠正,可试验性地静滴或肌注硫酸镁,最初两天补镁20~30mmol,好转后逐渐减量。
  4、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后湿敷33%的硫酸镁在患肢产生局部的高渗透压,可以快速析出肿胀部位的组织水肿液,减轻因水肿而对患肢造成的损伤。镁离子还可降低血管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进而减轻局部刺激症状,从而解除肌肉痉挛、松驰肌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消肿、消瘀和止痛的作用。
  5、破伤风
  主要用于在采用破伤风抗毒素、地西泮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未能控制肌强直性抽搐的病患。用法:小儿,25%硫酸镁8~10ml/(kg·d)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5滴/分以下;破伤风抗毒素3万~5万U溶于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推注,1次/日,连用3天。成人,25%硫酸镁20~40ml溶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30~50滴/分,静滴,1次/日,连用7~10天。
  6、子痫前期-子痫
  硫酸镁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处,拮抗Ca2 内流,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压,控制抽搐,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改善胎盘功能。
  预防子痫(抽搐):静脉注射4~6g,随后以1~2g/h的维持剂量,用药至少24h,24h总量不超过25g。用药期间每日评估病情,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治疗子痫(抽搐):25%硫酸镁20ml 2%利多卡因2ml深部臀肌内注射。24h总量25~30g,疗程24~48h。
  7、缺血性脑卒中
  镁离子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很复杂,涉及脑缺血损害的多个病理生理环节,包括抑制突触前部谷氨酸释放、NMDA受体阻断、钙离子通道拮抗作用和脑血流量维持等。入院前静脉注射硫酸镁可以大大减少从急诊室到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从而允许神经保护治疗的紧急给药。
  8、心绞痛
  镁缺乏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凝聚、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通过补充镁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上述病理、生理过程,达到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
  9、心律失常
  低镁血症是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补充硫酸镁可有效控制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硫酸镁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镁离子能够调节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多种组织细胞的阳离子通道功能。治疗机制:拮抗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电交替、增强Na -K 泵功能、激活环化腺苷酶使ATP生成cAMP、降低振荡后电位及生理性钙拮抗剂作用降低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
  10、支气管哮喘
  镁离子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和肥大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和组胺的过程中产生一定作用,可以阻滞呼吸系统平滑肌Ca2 流入细胞内。镁离子是成人哮喘中的一种抗炎因子,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2014版全球哮喘防治管理指南中提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 硫酸镁与沙丁胺醇 生理盐水相比有明显疗。对常规治疗(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口服或未口服激素治疗)1~2h后仍有哮喘反复急性发作症状的患儿,雾化吸入硫酸镁可以作为标准雾化治疗(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的补充治疗。
  11、胆道蛔虫症
  硫酸镁具有良好的利胆驱蛔作用,能引起胆总管括约肌松驰,胆囊收缩,各级胆管扩张,促进胆汁排出,呈现利胆排虫的作用。静脉缓慢滴注硫酸镁配合口服丙硫咪唑片治疗胆道蛔虫作用快起效快,疗效确切,且简便经济。用法:硫酸镁50~100mg/kg·d,加液体稀释成0.5%~1%静脉缓慢滴注,同时口服枸橼酸哌嗪。
  12、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早期口服或胃管注入硫酸镁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胆囊痉挛,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排便;同时应用硫酸镁能缓解Oddi括约肌痉挛,疏通胆道,降低胆道压力;硫酸镁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所引起的不安及焦虑,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降低急诊手术率,为亚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提供了充裕时间。
  13、偏头痛急性发作
  镁离子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有镇静、止痛作用,并能使横纹肌和血管平滑肌驰缓,舒张周围血管,改善脑供血,因此补充镁离子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有效的治疗各种类型的偏头痛。用法:25%硫酸镁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
  14、荨麻疹
  镁离子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生成cAMP,使细胞内一些激酶磷酸化而被激活,从而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阻止过敏介质释放,因而能治荨麻疹。用法:25%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以1~2ml/min速度静脉滴注,每天1次,1~10天为1个疗程。
  15、导泻排毒
  硫酸镁粉剂是高渗性泻药。口服后,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被胃肠道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道内水分的吸收,肠内容积增大,肠道被扩张而刺激肠壁,使肠推进性蠕动增加而引起排便此外还能促进胰胆囊收缩素的释放,因此再刺激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引起下泻。
  16、急性腹泻
  镁离子通过作用于交感神经节,从而解除胃肠道痉挛,缓解腹痛,改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急性腹泻可丢失很多钾及其它电解质,镁有促进时肾脏的保钾作用,补充镁更有利于纠正失钾。用法:10%硫酸镁溶液10ml与10%葡萄糖20ml静注,2min 推完。
  17、肾性骨痛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衰竭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慢性肾衰患者晚期多存在镁代谢障碍。低镁时,除抑制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释放外,还使骨骼对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骨钙释放减少,血钙降低,此时补钙反而增加镁的排泄,骨痛加重。补充硫酸镁可以明显改善肾衰晚期患者的骨痛症状。用法:25%硫酸镁10ml,静脉滴注,qd×3d。
  18、下肢静脉曲张
  硫酸镁冷湿敷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50%硫酸镁有消肿、收敛皮肤,促进溃疡面干燥,组织变软,结痂速度快的功效。同时冷敷可降低细菌活力和细胞代谢,控制炎症扩散,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并可抑制组织胺等炎性递质的释放,抑制微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水肿。
  19、静脉炎
  静脉炎多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化疗药)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炎性反应。临床上通过应用50%葡萄糖联合硫酸镁可以起到很好的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作用。50%葡萄糖为高渗性溶液,湿敷后可减轻炎症渗出,对局部皮肤有消肿作用,并给损伤组织的修复提供能量,从而有利于创伤愈合。硫酸镁溶液中的镁离子可影响组织内能量合成、代谢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20、早产儿高血糖
  早产儿由于胰岛素B细胞功能不完善,对葡萄糖反应不灵敏,使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及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受限,同时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率较高,故易发生高血糖。镁离子对葡萄糖酵解脂肪、蛋白质、核酸、辅酶起重要调节作用,同时也是氧化磷酸化的重要辅助因子,因此具有促进能量代谢的作用。镁通过增加糖去路,促进糖利用来达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