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江湖第六回:杜审言高傲遭忌 创近体首开格律 文/时间领主 诗曰:
1唐圣历年间,秋。吉州(今江西吉安)。 周府内张灯结彩、人声嘈杂。司马周季童正大摆宴席。他坐在首席,看着宾客推杯换盏、喧闹不已,家丁们更是人来人往,生怕怠慢了客人。 酒过三巡,周季童不觉有些醉意。“来来来,老夫再敬大家一杯。”他摇晃着站起身,转头示意酒童上前添酒。 酒童拎着酒壶,诺诺上前。忽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白光一闪,这酒童不知从什么地方,竟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周季童连刺数刀。 “啊——”周季童甚至来不及呻吟,就倒在血泊之中,他惊恐的眼眸里,溅出的鲜血如桃花般灿烂。 “有刺客!”席间登时大乱,宾客更是慌作一团。护卫纷纷赶来,向着酒童举刀就砍。可怜这位青衣少年,临死仍紧紧扣着周季童的脖子,不肯松手。 且说周季童,混乱中被抬近后房,已是奄奄一息。“是,是何人,加害于老夫。”他咳嗽两声,挣扎着,以虚弱的声音问。 “禀老爷,是杜审言的次子杜并,今年13岁。”下人回答。 “啊?想不到他竟有如此孝顺刚烈的儿子。若讷,你害我好苦啊。”言讫,竟气绝身亡。 朝廷命官竟遭小儿刺杀,消息传来,震惊朝野。武则天下诏严查。经查,其中却还有一段故事。 原来,圣历二年,杜审言得罪权臣,被贬济州司户参军。去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作小官,老杜内心一百个不情愿。然而,朝廷谕旨又不敢相违,只好打点行囊。好在,有好友、诗人宋之问为他赋诗赠别《送别杜审言》——
且说杜审言赴任吉州后,持才傲物,又逞口舌之快,不久就把同僚得罪了个遍。特别是司户郭若讷,更是对杜恨之入骨,便找到司马周季童栽赃陷害他。周季童也早对老杜看不顺眼,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将杜审言抓捕入狱,并罗织罪名,欲除之而后快。 这老杜吃了飞来横祸,叫苦不迭,却也无计可施。他没想到,自己13岁的儿子杜并,已暗自开始了营救他的惊天计划。杜并是老杜次子,天资聪慧,当时仅13岁。眼见父亲遭贪官陷害,悲痛欲绝,茶盐不思,终于想出刺杀司马报仇,曲线营救父亲的计谋。 冤屈既解,杜审言当即获释。而杜并杀仇救父的义举,也感动了武则天,她下诏亲自召见杜审言。 “听闻你儿为救你,以13岁之身躯,刺杀周司马。虽然,他以死谢罪,但此情足可感天。朕准备重用你,以告其在天之灵。杜爱卿,你可欢喜否?”朝堂之上,武则天振振有词地说。 杜审言悲喜交加,不能言语,只能手舞足蹈,拜谢皇恩。武则天再令他赋《欢喜诗》,立时而就。武则天读后极为欣赏,遂赐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不久升膳部员外郎。 2杜审言,字必简,祖籍襄阳,其祖曾居京兆长安,因此又称京兆人。 也许,杜家有着持才狂放的遗传,或许还留有惨痛的教训,因此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取名为“审言”,让他以后说话注意点分寸。然而,事与愿违,长大后的老杜那是相当自负,不仅把身边人得罪个遍,还常常祸从口出,接连遭贬。这是后话。 且说这杜家端的是名门望族。其最有名的祖先,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博学多才,曾为《左传》作注。其长子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其长孙就是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 杜审言少有才名,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公元670年,25岁进士及第,任隰城(今山西汾阳)县尉。10年后,唐中宗慕其诗名,召入朝中,与宋之问、沈全期等一起被聘为修文馆直学士,正式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宫廷诗人。 武则天当政时,杜审言任吏部校考使。当时,所有官员每年都要写一份述职报告,交到吏部考核政绩。且说这一天,老杜正给这些述职报告写评语。一番龙飞凤舞之后,他突然停下笔,哈哈大笑。众人惊问其故。他只说,“味道必死。” “老杜,你就别卖关子了。人家苏味道现在可是天官侍郎,吏部的二把手。官当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死呢?”同僚闻言,纷纷围过来打探。 “哈哈,他如果看到了我给他写的评语,非当场羞愧而死不可。”老杜又大笑起来,说。 “切,你这张嘴啊。”众人见并无蹊跷,全是老杜自淫,悻悻散去。 原来,文章四友中,老杜只佩服崔融,另两人他鸟都不鸟,特别是苏味道,简直是嗤之以鼻,可是,人家官做的比他大。这次有了机会,自然要好好发泄一番。好在,苏味道看了老杜的评语,并没有羞死,反而越干越带劲,后来还两度出任宰相。 反而是老杜,虽没遭苏味道的打击报复,但要想升迁也是难上加难。在吏部呆了多年,不仅没升,反而被调出京城,几经辗转当了个洛阳丞。 这年除夕,他坐在矮小的县衙里,遥望京城巍峨的宫阙,不觉发出嗟叹《除夜有怀》——
3杜审言一生口无遮拦,常遭人嫉恨。 一次,他竟不无轻蔑地说,“我如果写文章,屈原宋玉只配打下手,我玩书法,王羲之见了都得称臣。”人们大多都觉得他在大放厥词,也没放在心上,有好事者为屈原宋玉愤愤不平,遂总结出一个成语“衙官屈宋”,奚落老杜。 公元708年,老杜重病,大限不远。好友宋之问等人前来探望,问他还有什么话要留下。老杜长叹一声,不无遗憾地说:“上天害得我这么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有我在世的一天,就压得你们出不了头。现在我就要死了,你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真可惜啊,没有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能接替我。”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好你个老杜,临死不忘本色,还要黑色幽默一把。 你道老杜为何屡屡口出狂言,还当作一生的梗沉浸其中?列为看官,他真是有才咧。明朝文学批评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唐初五律,必推杜审言为作者。”隋唐时写五言律诗的人不少,老杜的贡献在于,他在诗句的对偶之间,让句法结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比如文首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就是其代表作。该诗韵脚分明,平仄和谐,对仗工整,堪称初唐时完成近体诗定格的奠基之作,胡应麟更赞其为“初唐五律第一诗”。 当然,老杜的学问做得好,连清代学者王夫之都说,初唐的诗只有到了杜审言时,才变得工整、精密、流畅了。 而他更大的贡献,则在于对杜家另一个天才人物杜甫的影响。杜甫没有见过爷爷杜审言,在老杜去世4年后才降生人间。然而,耳濡目染,杜甫对爷爷的推崇溢于言表。在他的很多诗歌中,都可以看出向爷爷学习、模仿的痕迹。比如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
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化用“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句,写成——
不仅如此,杜甫甚至还写过“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这样自吹自擂的诗句。在给儿子过生日时,杜甫也无比骄傲地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这正是——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