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要从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一是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二是从规范程序抓起。规范和程序的建立,不但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到位做细做精。有时虽然慢一些,但质量高了。三是从计划抓起。做事无计划和计划不实在,计划不落实是一回事。所以抓好计划的“健全、实在、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四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五是从课堂抓起。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六是从考核奖惩抓起,学校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管理的形成。七是从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研究到那儿,就解决到哪儿,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造成细不下去、深入不了。
推行精细化管理有三重境界:一是“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达到这一境界,校长工作就轻松了。二是“管好,问好”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大家把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不出纰漏。达到这一境界,校长就有成绩了。三是“个性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创建出一个特色学校,达到这一境界,校长吹牛就有资本了。 最后笔者以某学校一位老师的话结束语与大家一起思考:“教育原本不需要跟风逐潮,不需要不断的花样翻新,而是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搞精细化管理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精细的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