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瓷器的釉就懂瓷器的美

 天宇楼33 2017-04-30









瓷器上的釉水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加以水稀释,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现在我们通过对“釉色”和“釉面”的特征对照,区分出“化学釉水”与“矿质釉水”的从而对瓷器鉴定的方法之一。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藏社






1




宋代名釉


影青釉:釉色青白中带有深浅不一的浅湖色;表面晶莹润澈,透明性强。宋代景德镇著名瓷釉。(注:施以影青釉的瓷器叫做“影青瓷”,瓷质坚硬,釉色似白而青,暗雕花纹的话,凹凸交接处因着釉略后,釉色泛青;器身平整处着釉较薄,青中透白)。也叫“隐青”或“映青”。影青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300℃。






2




元代名釉


釉里红:(注: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把产生于宋代、盛行于元代、并在元代成为名贵品种的釉里红看作是颜色釉的一种,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釉里红不是颜色釉,而是一种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色料。釉色红黑之中泛紫;在高温窑火中易流动,呈色及其不稳定。是元代景德镇著名的釉下彩绘色料。



釉里红一般研磨极细后,用于彩绘材料,和元代的“青花料”共同构成“红”和“蓝”色料(注:釉里红的用法等同于青花料的用法,但是和其它颜色釉的用法相比较来说差异较大,原因就在于它的呈色难度比其它颜色釉都要大)。釉里红也叫“元紫”或“钧紫”。一般人把釉里红归属为“铜红系釉”,以铜化合物为着色剂。釉里红绘制在生坯上后,需再罩上一层与之匹配的青白釉以1280℃至1320℃温度烧成。






3




明代名釉


甜白釉:在色调上温润如玉,清甜滋润,故称“甜白釉”。明代永乐朝景德镇的著名瓷釉。(注:甜白釉和青花料相容性好,且在色泽上既能有效衬托清华发色效果,又能和青花的蓝色相映成趣,在一定程度上说为成就明代青花的历史地位功不可没)。又称“填白釉”。甜白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