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PI 中国专家共识(2016)》在京盛大发布

 str08 2017-04-30

2017 年 3 月 31 日,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7 群英荟萃,各类学术观点百花齐放。医学知识总是在推陈出新,在经过重重积累后,最终厚积薄发。证据更新,共识改变,临床执行,三者环环相扣。

三年内最新循证研究,十余年国内用药经验,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潜心编写,在象征着新生的春日,《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在国家会议中心酒店隆重发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周玉杰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高传玉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万征教授及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

1.jpg

从 1988 年 FDA 批准阿司匹林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到 2011 年替格瑞洛上市,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层出不穷,体现了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强化抗栓效果的期待。而静脉注射的 GPI 类药物能够最快速、最完全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在 ACS 患者的治疗中无法取代。

随着新型抗栓药物的不断涌现,如何结合患者情况优化抗栓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规范和指导抗栓药物的使用也是本次共识的意义所在。

为此,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院长发起、中国医学促进会、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及近 50 位国内专家学者参与,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本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以下简称《GPI 中国专家共识(2016)》)。

《GPI 中国专家共识(2016)》是在 2013 版《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更新。从作用机制、药理学特性、给药途径与剂量、禁忌证与慎用、不良反应及 GPI 类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与建议等方面对 GPI 类药物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自 2004 年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上市以来,中国医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发表了很多循证证据,《GPI 中国专家共识(2016)》更新不仅引用了国外的循证证据,同时参考了很多国内替罗非班的研究证据,GPI 药物的循证证据更为充分,对于 GPI 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时间及剂量都给出了建议,同时还特别添加了 GPI 药物在老年和慢性肾脏疾病(CKD)这两类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这些内容的更新对于临床合理、规范应用 GPI 类药物一定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

傅向华教授就 GPI 在 STEMI 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解读:

微信图片_20170404155809.jpg

接受直接 PCI 的 STEMI 患者无论是否置入支架,在无使用 GPI 禁忌症的情况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使用 GPI:患者血栓负荷重、造影出现血流慢、无复流等情况时建议使用 GPI;

患者出现呕吐或处于无法进食的状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距直接 PCI 时间间隔较短或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等情况时建议使用 GPI;高危 STEMI 患者可考虑在转运行直接 PCI 前给予 GPI。  

周玉杰教授从 NSTE-ACS 的角度对本次共识进行解读:

3.jpg

对于保守治疗的 NSTE-ACS 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治疗后仍有高血栓风险时可考虑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后应用 GPI;具有高危因素且未预先接受足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 NSTE-ACS 患者行介入治疗时,推荐应用 GPI;

对于缺血高危的病人介入治疗时在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基础上可考虑应用 GPI;具有高血栓风险的 NSTE-ACS 患者可考虑在介入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上游治疗; 在非高危介入治疗患者,推荐冠状动脉造影后选择性应用;对接受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NSTE-ACS 患者,合并高血栓风险时,可考虑应用 GPI。

万征教授解读共识:

4.jpg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择期 PCI 的患者,当出现 PCI 相关急性缺血事件如存在残余夹层或者有威胁生命的血管闭塞或可见血栓,或血流缓慢或无复流时亦可考虑应用。

为降低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间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不明显增加出血事件,术前 5 天停用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可考虑应用替罗非班作为桥接治疗的抗栓药物,术前 2~4 小时停药。

本次共识还加入了老年人群和 CKD 人群的应用,提出应在全面评估出血风险的基础上应用 GPI,老年患者建议常规加用 PPI 类药物。

随后,现场媒体针对共识中 GPI 药物的应用、共识更新亮点、共识发布的意义等问题向与会专家提问,各位专家一一解答。媒体提问过后,所有参会专家共同合影留念,本次《GPI 中国专家共识(2016)》发布会圆满成功。《GPI 中国专家共识(2016)》的发布为我国广大医师提供了 GPI 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合理、规范的使用 GPI 药物,能够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5.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