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

 老玉米棒 2017-05-01

篇一 :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基本简介,小青龙汤-配方介绍

小青龙汤,辛温解表剂。


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小青龙汤是由多种药材熬制而成,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


因小青龙汤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基本简单介绍


小青龙汤用法:以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配方特点:散收并用,表里双解。临证加减表证不明显者,可去桂枝,改用炙麻黄。
病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辩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苔白滑。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配方介绍


小青龙汤小青龙逐水以散阴寒,犹龙之翻波逐浪而归江海。乃麻黄汤去杏仁加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和半夏而成,其药物组成为:麻黄(去节)、芍药各9g,细辛、干姜、甘草(炙)各6g,桂枝(去皮)9g,五味子6g,半夏9g(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主治功效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蠲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1、用于风寒感冒。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解表要药,故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而紧的感冒重证,即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用于咳嗽气喘。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人肺经,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有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适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汤。此外,本品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还可治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小青龙汤。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3、用于风水水肿。本品上开肺气,下输膀胱,为宣肺利尿之要药。对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每与甘草同用,即甘草麻黄汤;若兼见内热及脾虚者,可配伍石膏、生姜、甘草及白术等药。
4、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作用,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神农本草经》: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微温,无毒。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历史来源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日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龙兴则云升雨降品物咸亨。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现代运用

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过敏性鼻炎、胸膜炎、肺水肿、肺心病等证属外寒内饮,水寒相搏于肺者。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现代研究

小青龙汤及不同拆方的平喘作用研究表明,全方及其大部分组成药,都可不同程度地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和氯化钡等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的收缩,显示程度不等的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其中麻黄、细辛、五味子的三药水煎剂的作用较全方醇提取液、煎剂及麻黄,细辛、干姜三药煎剂为强。小鼠长期灌服本方后,其血浆cAMP明显升高,可对抗B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所致B-受体下调。推测本方的支气管平滑肌弛缓作用,与其上调B-受体水平,提高亲和力,增加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升高的cAMP水平有关。本方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能抑制卵蛋白(EA)致敏的离体豚鼠肠管的舒尔茨(Schultz)和戴尔(Dale)反应,强烈地对抗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抑制皮肤被动过敏反应,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此外,本方还有扩张外周血管、升高皮肤温度,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及肺功能,降低血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红细胞糖酵解等药理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平喘、抗敏、抗炎、调节血管以及肾上腺、肺功能等作用,为认识本方解表益饮,止咳平喘的功效内涵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理解,也为其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成人特应性型或IgE高值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方论选录

1.吴谦:“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从汗而解。佐半夏逐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以救里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少腹满可除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2.王子接:“以小青龙汤治太阳表里俱寒,方义迥异于大青龙汤之治里热也,盖水寒上逆,即涉及少阴肾虚,不得已而发表,岂可不相綰照,独泄卫气,立铲孤阳之根乎?故于麻桂二汤内,以解外。不但留芍药之收,拘其散表之猛,再复干姜、五味摄太阳之气,监制其逆,细辛、干姜辛滑香幽,导纲药深入少阴,温散水寒,从阴出阳,推测全方,是不欲发汗之意,推原神妙,亦在乎阳剂而以敛阴为用,偶方小制,故称之为小青龙。”(《绛雪园古方选注》)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禁忌服用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适合使用。
过服本方,容易伤阴,因此,一般只宜在风寒引起的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待症状缓解之后,即改用其他方剂善后。比如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或者苓桂术甘汤等等。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配方解释


小青龙汤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名字由来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另,方中主药麻黄一味色青形似青龙,故曰“大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文字化裁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大青龙汤_小青龙汤 -配方歌诀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篇二 : 小青龙汤

菜系及功能:肺气肿食谱

小青龙汤

组成:炙麻黄10克,白芍15克,干姜12克,细辛6克,桂枝6克,法半夏10克,五味子15克,甘草9克。

功用:温肺散寒,解表化饮。

适应证:阻塞性肺气肿证属外寒内饮者。症见喘息咳[www.t262.com]嗽,痰多稀白,恶寒发热,形寒肢冷,渴不多饮或渴喜热饮,面色青,舌苔白滑,脉弦紧。

注意事项:痰热蕴肺,症见喘息面红,胸闷,痰黄稠而难咳,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者,不宜使用本方。

篇三 : 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和厚朴麻黄汤之异同

这三张方皆可用于咳喘病的治疗,那么如何区别使用呢?从这三张方子的药物组成不难发现:麻黄,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其共有的,按照经方医学的思路,这五味药应该是这三张方的方根!或者我们也可以将这五味药理解为三张方子的基础方.
小青龙汤乃是由上述的基础方再加桂枝白芍甘草而成,谱即桂枝汤合麻黄汤去杏仁再加姜辛味夏而成,治外感风寒而内挟寒饮而表现为''''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或喘''''(40)以及''''咳而微喘,发热不渴''''者.(41)
而射干麻黄汤则是基础方干姜换作生姜,再加射干紫菀冬花大枣而成,,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七)此方中射干紫菀冬花五味子均主咳逆(www.t262.com]上气,而射干则尤长于清痰泻火以利咽喉,,其病机亦为外邪内饮而致咳逆,,从上述小青龙汤证之或然证那么的多来看,彼方的病变范围乃是以水饮蕴肺而又为外寒束之为主而波及于胃汤等处,故其见症多端,而此方证则局限于呼吸道或者说是咽喉部位,其内饮的程度没有小青龙证的那么严重,所以去干姜之温阳以化饮,此处之咳逆上气的程度要比小青龙汤证明显,而喉中水鸡声的描述正是为了点出其咳逆上气的严重程度了.那么为何这里要选用生姜呢?笔者以为应该是为了利用生姜的''''散'''',,与方中的麻黄有协同作用.加用射干,之苦寒乃是在于消除咽喉局部之炎症,此炎症是由于外感寒邪束遏内饮纠葛不解所致,而其郁结又未至于引起烦躁的程度,故不用加石膏的方法.换句话说,,这里的''''热''''还是一种局部的现象,只需要麻黄生姜之辛以散之,稍佐射干之苦寒可避免过用辛温而导致的炎症扩散.且生姜与大枣相伍更有扶正调中之妙.
厚朴麻黄汤则是基础方加厚朴杏仁石膏小麦而成,主治''''咳而脉浮者'''',(亦即小青龙加石膏汤去桂芍加朴杏而成),去桂芍之偏于走表,加朴杏之善治喘满而偏于走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应该是此时的病变趋势渐由表而偏重于里的缘故,更辅以大量这浮小麦以养心气而扶正气,和前二方一样,本方一样适应于外邪内饮所致之咳喘逆满,与前二方的不同之处是:本方所治更偏重于喘满者,另外本方中用有石膏,故可推测当有烦躁等热象的存在..
以上三方中,麻黄的用量在9--12克之间,而五味子的用量则在12--14克之间,,我想这绝非偶然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