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区桥东惠新西街一间30年老书店吸引着新老顾客

 三平斋 2017-05-01

市区桥东惠新西街一间30年老书店吸引着新老顾客

惠城发布 2017-04-22 12:36

市区桥东惠新西街一间30年老书店吸引着新老顾客

梁法用心地守着旧书店,等待着他的新老顾客。

市区桥东惠新西街一间30年老书店吸引着新老顾客

书架上满满的旧书,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

图书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的符号,一个文明能够流传下来,主要靠的就是书本积累下来的文化。在当今电子书籍流行的今天,纸质图书也一样还有着自己的读者。在市区桥东,有一间开业已超过30年的旧书店,店主梁法一直坚守着,等候着他的新老顾客。“每天都有人进来看书,有年长的,有年轻的,还有不少孩子。30年前的老顾客,也不时会帮衬。”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惠州日报》记者专程来到这间小小的书店,寻觅那飘香30年的书香味。

收藏公仔书,寻回儿时记忆

梁法的书店在桥东惠新西街。惠新西街位于桥东惠新街西段,全长近千米,由惠新东街、惠新中街、惠新西街3条街道组成,是惠州古县城的主要街道之一,曾是惠州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在水东街建成与发展起来之前,一直是惠州老县城一条主要的商业街。在这里,民居密集。在上世纪80年代,梁法的妻子利用自家的房屋,开了这间卖旧书的书店——— 文达书店。

书店的门面不大,引人注目的是整齐叠放在门口、摆放在书架上的旧书。走进书店,店里3面墙都装上了书架,中间过道也摆满各式各类的书。有旧杂志、散文、小说、漫画……站在书店内,马上便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旧书香,以及记忆的味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久远年代的书,都能在这里找到。《霍元甲》《血溅津门》《封神榜》……当视线触碰到这些排列整齐的公仔书,一位中年市民抑制不住惊喜之情,马上就拿起来翻看,儿时的回忆热烈翻滚。“从前我们读书时,没有很多的娱乐活动,有一本公仔书看就很开心了,全班人轮流看。”这位市民开心地说。外表有些残旧的公仔书,让稍微年长的读者找到了儿时记忆的味道。

“现在也有不少儿童来看这些公仔书,一些中年人还买回去收藏。”梁法自己也收藏了一万多册公仔书,这些藏品,很大部分都被公仔书的爱好者们买走了。

文史哲类的古典书籍比较受欢迎

除了公仔书,这里分门别类整齐摆放着各种类型书籍,有小说、杂志、文史哲类的古典书籍、漫画书等等。

“从前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受欢迎。但一些工具书、文史类的书籍,30年来都有不少读者关注、购买。”梁法说。

一开始,书店是梁法的妻子开的。梁法退休后,就接手管理这间书店。在上世纪90年代,文达书店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惠新西街以前是一条非常热闹的街道,那时候租书、买书业务很火,每天都是顾客盈门。近几年来,随着电脑、手机普及、电子阅读和图书网购的兴起,这间小书店也日渐衰落,但梁法依旧坚守着。“每天都有人进来看书,还有不少人前来寻找自己喜欢的图书。当在我这里找到寻觅的旧书时,可开心了。”

在书店的书架上,一本白色封面的《廖承志文集》很是显眼。这是一本旧书,只有下册。梁法说,这套书原本有上下两册,但上册被一个读者买走了。“估计这个顾客家里已经有了下册,当看到上册时,毫不犹豫地买了回家。所以书架上就只剩下下册了。”梁法说。

梁法的书店内有几万册书,不少书还是梁法用棉线、塑料纸、小铁钉精心装订过的,防止书页脱落。梁法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侠、言情小说很受欢迎,租借书的人很多。现在很少有人来看书了。如今,不时会有老年人来找老药书,年轻人就选购《读者》、《意林》等杂志,附近的小学生则会来买些课外阅读书,还有文史、古典书籍比较受欢迎。“基本上以老顾客居多,他们时不时过来,看到喜欢的书就带走。”在采访时,就有一位顾客花了10元购买了一本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父与子》彩色漫画书,说是回去给孩子讲故事。

帮顾客专程到广州淘旧书

“来我这里看书、买书的人,有不少是为了寻找某本年代较远的书,或是冲着年代感情来的。”梁法说,不少读者为了某本特定的书找上门来,只要一说书名,梁法一听就知道有无。“每天都看着这些书,只要有的,我就能找出来给读者。”有读者还请梁法帮忙找书店里没有的书,逮着机会,他就会到广州销售旧书的街道去找。

每每看到读者寻得心仪的书,梁法都特别高兴。正是这些读者,成为他经营书店的动力。梁法书店的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很干净。书店里还有一些老课本,这些课本更能勾引起不少读者曾经的记忆。

由于顾客的减少,更多时间是梁法在守着书店。每天上午9时开门,一直营业至晚上8时。“亲戚朋友经常叫我改行,可我对书有感情,哪里改得了?我不舍得这些书。”书店里的书,留存着梁法的记忆,还有许许多多顾客共同的回忆,他不舍得将这些美好的回忆抽离。

梁法希望人们多阅读,多汲取知识和能量。正如他书店柜台前一幅书法作品写的那样:“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