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南方“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象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也称为“谷雨花'。它是花卉中唯一一种以节气命名的花。 民间流传'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芍药打头,牡丹修脚'说法。有曰'谷雨三朝看牡丹',从古至今,谷雨时节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娱乐活动。至今,山东荷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此时节举行牡丹花会。 历史上,洛阳牡丹在谷雨时节开放,诗云“国色天香绝世姿,开逢谷雨得春迟'。关于'谷雨'和牡丹花期,还有一个感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渠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清代末,牡丹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
 '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红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栽培十分严格,从选地到种植十分讲究,这也许是洛阳牡丹能甲天下的原因之一。 南宋时,牡丹的栽培中心由北方的洛阳、开封移向南方的天彭(成都彭州市)、杭州等地。 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至今有20多国家均有牡丹栽培。每当暮春时节,国外牡丹花朵盛开,硕大无比,清香四溢,冠居群芳,虽远离故国,也大有一副'花王'的气派。 牡丹在中国各地有不同花色:红、紫、紫红、粉、白、蓝、绿、黄、黑和复色等。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卓约,韵压群芳。 中国荷泽、洛阳均以牡丹为市花,荷泽曹州牡丹园、曹州百花园、中国牡丹园、古今园及洛阳王城公园、牡丹公园和植物园,每年于4月15至25日举行牡丹花会。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一一刘禹锡 天下真花独牡丹。 一一欧阳修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一一范大成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一一王维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一一白居易 簇蕊风频坏,栽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一元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李白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一一李白 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 一白居易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娇艳色。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一白居易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一一白居易 我案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当春日。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绝,独占人间第一香。一一皮日休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一一罗隐 天下真花独牡丹一欧阳修 牡丹花之艳,而无甘实; 荔枝果之绝,而非名花。
 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是须是牡丹时。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一司马光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只空枝。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一辛弃疾 一年春色摧残尽, 更觅姚黄魏紫看。 一范大成 初试学画牡丹一一难画,而在光滑的挂历纸上,尤甚难。画成的牡丹,虽看近乎似与不似之中,但喜牡丹之情溢于画画中。我爱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