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力圈(二)巴菲特说的能力到底是啥?你得了解自己的能力圈

 狗山 2017-05-02

几个月前,Matt Brice 和我讨论了一些研究和投资理念。 主题是关于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会迅速放弃投资他不明白,或不喜欢的公司这件事。 2016 年伯克希尔 (Berkshire) 年会上,芒格对牧场业务的评论让我印象深刻,芒格的评论展示了他不投资无法了解的事情这个纪律。

一周前,我在“Business Insider”中读到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引用了巴菲特在 2005 年与堪萨斯大学学生的问答。巴菲特被问及有关 Sears 及 Kmart 合并 (最近刚刚合并) 的成功机会。

巴菲特的答案总是相当简单,但却非常有逻辑,而且有很多好的意见值得我们思考。 不过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就如同芒格对牧场业务的评论一样,巴菲特也会果断的抛弃他认为太困难的投资机会。他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考虑这些投资上。

以下是 2005 年堪萨斯学生的问题:“你对 Kmart 和 Sears 合并的情景看法如何? Eddie Lampert 要如何将 Kmart 和 Sears 合并在一起?

巴菲特的回答很简单,但其中包含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观念。他更具体点出,零售业的危机和困难:

能力圈(二)巴菲特说的能力到底是啥?你得了解自己的能力圈“谁知道呢。 即使 Eddie 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把 Kmart 和 Sears 合并在一起不是一个容易的事。要改变长时间走下坡的零售业是非常困难的。你能想到任何一个成功转型的零售商当案例吗?像是广播业就是个简单的行业。但零售业却完全相反。如果你在 50 年前拥有一个电视联播网,你根本不需要很懂得推销。因为联播网络会付钱给你,汽车经销商会付钱你,你能靠此赚钱。”

“但在零售业,你必须比 Wal-Mart 更聪明。 零售商每天都在想要如何比前一天更好。”

“零售业就像是个不断移动的目标。过去,人们不喜欢跑到太远的地方买东西,大家会因此涌向附近的零售商。1966 年时,我们买了 Hochschild Kohn 百货。 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确定了它不会是长期的赢家。Hochschild Kohn 的物流系统已经过时,尽管我们做了一切正确的事,如购置了手扶梯、给人更多的信用额度、聘用了厉害的经营者,但是我们仍然没办法成为赢家。因此,我们在 1970 年左右便卖出了这档投资。这间百货现在甚至已经不存在了。即使有厉害的人经营,它依然不够好。”

“观察 Kmart 和 Sears 的合并案很有趣。他们已经拥有很多房地产,而且 Sears 开除了不少管理阶层 (500人) 。他们已经因此累积了一些积蓄。”

“我们宁愿寻找更简单的投资。巴菲特杂货店于 1869 年开始在 Omaha 营业,并持续了 100 年。原本有两个竞争对手。但在 1950 年,一个竞争对手停业了,1960 年另一间也关闭了。但即使我们拥有了整个城镇的客源,却依然没有赚到钱。”

“有多少零售商真的陨落后又东山再起的呢?我根本没办法想到任何一家。永远别跟最强的对手比较。Costco 公司的毛利率为 10-11%,比 Wal-Mart 和 Sam 都好。相比之下,百货公司的毛利率为 35%。百货公司很难在价格上与零售商竞争。百货公司能保有老客户,但他们无法开发新客户。Wal-Mart 也是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为其他人无法跟他的利润竞争。Wal-Mart 的效率非常高。”

“如果 Eddie 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不会眼睁睁看它殒落。也许他可以合并某些东西,藉此提高效率,但他还是无法与 Costco 的利润竞争。”

能力圈和太难的领域

上述巴菲特的回复中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评论。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巴菲特能轻松放过投资机会的态度。巴菲特没有明确指出说他认为 Sears 会不会失败,或者他正在放空 Sears 等任何确定的态度。他只表示对公司的前景抱持怀疑,他单纯的认为这个企业对他来说太困难,以致他不愿意持有。作为投资目标来说,Sears 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达成才适合投资,巴菲特觉得机会对他来说并不有利。

每个人都在讨论能力圈,但巴菲特和芒格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们能对太困难的东西说“不”。他们能成功执行自己的纪律原则 (大部分时间) ,而这样的特质来自他们独特的个性,他们有聪明的大脑和极度谦卑的态度。大多数聪明和有强烈行动力 (成功人士的性格特质) 的人,他们很难对挑战跟创新说“不”。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能克服大多数障碍。这些个性特征在许多工作领域上是吸引人的,但当涉及投资领域时,它有时反而会变成一种缺陷。

零售是困难的产业

从巴菲特的评论中,我学到的是投资零售业是困难的。巴菲特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观点。第一点是,他没看过有任何一个零售商,能在经历业绩大幅下滑之后东山再起的。客户的品味经常变化,一旦零售商失去客户,就很难让这些客户再回来。巴菲特提到百货公司时表示,“百货公司能留住旧有的客户,但却无法开发新客户。”

他提出的第二个观点是,零售业不仅竞争,而且你经常不能控制业务的经营方式,因为你总是需要跟上客户的品味,也要跟对手所做的事竞争。巴菲特之前说过,他投资的 Baltimore 百货附近,常能看到街上有竞争对手在周末提供一些特别的促销,迫使巴菲特的商店也只能提供相同的折扣,否则就会流失客人。这是一个会迫使你,做出不想要选择的游戏。

第三点是,即使一个厉害的管理者也无法挽救已经衰落的零售业。巴菲特对此有亲身经历过,像是 Hochschild-Kohn 和 Associated Cotton 便是两个经典的例子。Associated Cotton 有杰出的管理者在执掌经营,巴菲特在早期的伯克希尔股东信中多次称赞过这间公司,但尽管有高质量以及具有成本意识的管理者,该公司十多年后还是仅以几美分的价值清算掉了。

小心不完全的分析

另一个有趣的评论是关于投资 Sears 的投资假设。 两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引用了一篇 1988 年在芝加哥商业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该文章标题题为“ Sears:为什么最后一个大店家必须改变,否则只能殒落”。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有一句话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当然,Sears 的利润潜力是诱人的。尽管拥有庞大隐藏资产,有价值高达 110 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组合,但 Sears 的股票仅约为 36.50 美元,略高于账面价值,而且比 Sears 估计的分拆价值还低 160%。

投资人谈论 Sears 的房地产价值可以回溯到 1988 年,差不多 20 年前。也就是 Lampert 与 Kmart 合并,并开始讨论如何将这些资产开始赚钱之前。 在 1988 年的文章中,Sears 当时的市值为 140 亿美元。 但这个价值主要源自于 Sears 拥有的保险和金融服务业务 (All-State 和 Dean Witter) ,而不是当时产生大部分收入的零售业务。 今天,Sears 的市值仅剩不到 10 亿美元。在过去 10 年中,Sears Holdings (SHLD) 的市值蒸发了 90% 以上。即使考虑到 Sears 各种分拆和卖出资产的动作,过去十年对于零售商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时光。

虽然事情发生后再来评断一定不会错,但巴菲特看到了 Sears 和 Kmart 在 2005 年面临的困难,因为他在过往的零售业投资中也经历过同样问题。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分辨商业模式的游戏,而巴菲特之前就看到这种商业模式。

“不要跟最优秀的人作对”

最后,巴菲特谈到关于零售业的经济学,以及规模的重要性,因为零售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巴菲特提到 Costco 的 10-11% 毛利率比 Wal-Mart 和 Sam 要好,他继续提到,典型的百货公司毛利率约为 35%,这意味着 Costco 的客户能比百货商店的客户买到更划算的东西 。然而,百货公司的固定运营成本太高,使他们无法降低价格来与 Costco 这类商店竞争。

我查看了一些现在零售商的毛利率,巴菲特 12 年前提到的状况与现在几乎相同。 Costco 击败了 Wal-Mart,而且其商品价格比百货商店低得多 (相对于其成本) :

能力圈(二)巴菲特说的能力到底是啥?你得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几乎所有百货公司的毛利率都在巴菲特提到的 35% 左右,除了 Sears 之外。Sears 正是百货公司尝试降低其产品售价时,所会呈现的毛利率:

能力圈(二)巴菲特说的能力到底是啥?你得了解自己的能力圈与多数其他百货公司一样,Sears 的固定运营费用太高,无法负荷较低的毛利率。这类型的零售商会面临一些艰困的抉择如:

以较高的利润率卖出商品 (也就是向客户卖更高价的产品)

将商品价格调低 (这会使其难以支付营运费用)

第一个选择可以使零售商在短期内获利,但是存在的风险是会失去想用较低价格,在其他地方购买相同产品的客户。而第二个选择可以避免客户流失,但是可能会导致重大亏损,因为较低的毛利率不足以支付公司的固定成本。

Sears 问题是,它较低的利润太少而且太迟了。Sears 似乎将其产品每年持续降价,但过去 10 年来公司销售额已从 530 亿美元,减少到 230 亿美元。尽管试图以更低的价格吸引客户,但他们还是无法留住这些人。这根本是本末倒置。

亚马逊

Amazon 是一家明显违背巴菲特当时评论的公司,虽然 Amazon 的毛利率相对其他零售商较高,但这部分是由于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 的极高利润所致。如果不是 AWS,我们只专注于亚马逊的核心零售业务的话,可以发现亚马逊的利润比竞争对手更低。 若在结合其强大的购买力,结果就会演变成极低的产品价格,如 Costco 一样。 很明显,Amazon 的价格和商品选择是多数零售商无法匹敌的,当再加入方便性的顾客价值主张 (customer-value proposition) 时,结果就会如下图所示:

能力圈(二)巴菲特说的能力到底是啥?你得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因此,零售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产业,仰赖巨大的规模经济,必须有大量的产品以非常低的毛利出售才能脱颖而出。 有几家企业,如 Costco 和 Amazon 已经成功。零售业与一些二级、三级企业仍可蓬勃发展的行业不同,零售业是艰难的战场,一般企业要成功非常困难。

能力圈(二)巴菲特说的能力到底是啥?你得了解自己的能力圈

结论

从巴菲特对零售的评论中我学到的是,当一个零售商失去了客户的青睐,它可能永远无法扭转。我学到更广大的投资观念则是,了解你的能力范围并有纪律的执行,避免逾越这些界线,这是成功投资者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Base Hit Investing》授权转载

本篇文章不推荐任何股票,仅仅作为您投资时的参考资料,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对美股感兴趣的文章和内容欢迎您来到------“沃夫街app”--------。我们为您准备了更多有趣有价值的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