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给兰亭序添了一个字?

 DlZHENGQING 2017-05-03
7月25日的《书法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王冬亮的文章:《魏晋书家的闲事(上)》。其中有一段说:“徐僧权干得最漂亮的一票就是在很多王羲之真迹上写上了‘僧权’二字,竟然流传千古了(《寒切帖》右下角就有一处)。”
其实,徐僧权干得最最漂亮的,当属他在王羲之兰亭序上的押属签名。这个签名,使兰亭序有了第二个版本,成了一个千年书法之谜。
现在人们看到的兰亭序都是后人摹写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墨迹本,有三种。摹写者分别是褚遂良、虞世南和冯承素。尤以冯本最得王羲之精神,被列为三种墨迹之首。是现今人们临摹兰亭序的主要范本。由于在其卷首钤有“神龙”小印的一半,因称“神龙半印本”,简称“神龙本”。另一类是黑底白字的碑刻拓本,只一通,由欧阳询摹写后上石刻碑。因该碑流传多年后在河北定武出土,因称其为“定武兰亭”。自古至今的兰亭序的摹本多达100多种,惟上述4种成了兰亭序的主要传本。
兰亭序有多少字?有两种答案。一是324字,从上面三种墨迹本上一数便知;二是325字。记载有三:1、《晋书》,2、《古文观止》,3、定武兰亭。而前两处也是根据定武兰亭而来。
定武兰亭比神龙兰亭多的一个字是什么字,多在何处?准确答案是“曾”字。神龙本中是“不知老知将至”,定武本则是“曾不知老之将至”,差别就在于此。多出的“曾”字是徐僧权的“僧权”二字签名的一部分。后来“僧”的“亻”及“权”字泐失,仅剩“曾”字,又因其在行间的“不知老之将至”的“不”字之旁,被误为行间补字,因此在刻碑时刻入碑中,出书时抄入正文,成为今天的325字本。
徐僧权是南朝梁的宫廷鉴书人之一。遵圣谕,鉴定宫廷所藏书画。对确定的真迹,由鉴定人在鉴定物上签字画押,以为证明。而那时的签字位置不像今天基本上都写在作品的最后,而是可以在作品的任何位置,因而被误为行间补字,成了第二兰亭。今天的一些习书者不知其故,临摹时也将鉴书签字一同临写了。关于此,我的《东京书法生活》一书中的“从清雅堂到兰亭序”一章有详尽介绍,此处不再赘言。
以下是我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楷名文名篇·王羲之兰亭序》,这是我在6年前写的。供以楷书书写兰亭序的朋友作为参考。该书2011年7月出版,2012年3月重印。
谁给兰亭序添了一个字?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