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

 汇文聚智 2017-05-03

  天津人要是与人论某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警告对方不能忘了本,常说一句话:“盐打哪咸?醋打哪酸?”为嘛爱说这句话呢?这可不是“拍老腔儿”,因为老一辈儿的天津人认为:盐和醋是咱发现并造福人类的。有这事吗?我姑妄言之,您姑妄听之。今儿咱先讲讲“盐打哪咸”。

  很久以前,老百姓没有盐吃。传说在汉代,汉沽东南有一个村子叫“洒金坨”。当时没有村名,也无人居住。由于战乱的原因,跑过来一批被人追杀的士兵。他们来到渤海滩以后,其中一个士兵,渴得难受,捧起水洼里的水就喝了一口,又苦又咸。没多大工夫,这个人肚子痛得难受,再过一会儿就死了,原来他喝的是卤水。这时他们知道,这里的水不能喝。便四处找水,一尝都是苦的。怎么办呢?他们找呀找呀,在离海滩一百多里的西边找到了淡水,就用瓦罐子把水装回来,省着喝。吃呢,先吃草根野菜,后来又在坨子上开了地,种了点粮食。有一年夏天,粮食歉收。他们逮了好些大鱼,水少不能煮,饿极了,有一个士兵就用一勺海水煮上了。因为太饿了,煮出来后,就把鱼吃了,感觉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鱼。他又见围着锅结了一层白白的嘎渣儿,掀下来用舌头一舔,也很香。这个胆大的觉着自己可能活不了了,就躺下等死。余下的人便守着他送别。一会儿,这个胆大的人猛然跳起来,激动地说:“我有劲了!我浑身怎么有使不完的劲呢?”人们一下子乐了,都试着捧起锅嘎渣儿就鱼吃,又香又咸,很有味道。同时他们还发现,这锅嘎渣儿似的白东西满海滩都是,便扫起来,存着,做菜时放一点儿。后来,他们又带人开了条长长的小河,把海水引到岸上的畦子里,用太阳晒咸盐。而且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产盐多的地方,周围一定长满了芦苇,这大概就是“长芦”的出处。

  再后来,这些人可就发了,他们背着盐到外地去卖。人们慢慢地都知道这里出盐,就从远远的地方搬来,立灶煮盐,这个村人们便叫它“洒金坨”,村名一直保留到现在。

  好景不长,汉武帝东巡,见这里产盐,便视为珍宝。为了控制盐的销售,还立了盐法,把煮盐的人管了起来。对于私自贩盐的,杀鸡给猴看,以私贩国盐治罪。但是,人们永远也忘不了“盐打哪咸”——盐,是从咱天津汉沽咸的。

  天津人发现了盐,那么醋呢?也离不开咱天津人。下篇咱就讲讲嘛叫天津人的“醋打哪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