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低钠血症遇上高脂血症,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化验单

 庸者YEO 2017-05-04


在临床工作中,血钠测定是常见的检验项目,很多同行在日常工作中常碰到高脂血症的患者合并低钠血症,针对此类低钠血症的患者我们只需要单纯性地补充钠盐吗?


结果当然是否定的,将此类低钠血症的处理原则简单理解为补充钠盐是完全错误的!下面让我们结合一个病例,给您分析一下。



话说,某日,一位男患者,因胸部不适于我院治疗。入院常规生化检查如图1所示,


图1


一线大夫看到化验单后认为此患者有低钠血症,在准备下医嘱准备为此患者补充钠盐的时候,福尔摩斯医生恰好看到了此化验结果。福尔摩斯医生指示查静脉血气看其电解质浓度,结果为血钠142mmol/L (135-145mmol/L)。因此,福尔摩斯医生认为生化结果中的低钠血症为假性低钠血症。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为何“福尔摩斯医生”能一眼看穿事实真相,如此肯定低钠血症值为假性低钠血症,这首先要从钠离子检测方法说起。


钠离子检测临床常用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2种方法。


1.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目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非常普及,其内置的电解质分析模块多采用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其内有一个对钠离子具有选择性通过的敏感膜,通电之后,钠离子将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移动,最终将产生一个由于钠离子移动而生成的电势差,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与样本中钠离子浓度成正比。但在检测之前,首先需对血清进行一定体积的稀释,因而称为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正常人的血浆由93%的水和7%的固相物质组成,其中钠离子仅存在于水中,而固相物质主要是指脂类和蛋白质。所以,此种检测方法建立在一种假设基础上,即认为血浆恒定含有93%的水和7%的固相物质。


2. 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即静脉血气法,此方法与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类似,即也有一个对钠离子具有选择性通过的敏感膜,通电之后,钠离子将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移动,最终将产生一个由于钠离子移动而生成的电势差,此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与样本中钠离子浓度成正比。但是此方法不需要稀释标本,直接测定血清(浆)水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

 

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首先将血浆进行一定体积(100ul)稀释,再测定稀释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并且其认为血浆恒定含有93%的水和7%的固相物质不改变。而当体内固体成分(如脂质或蛋白质)增多时,会影响水和固相物质的百分比,进而稀释的样本中相应水比例减少,实际被用于稀释的水溶液低于一般认为的93%,其获得的结果也就会低于真实浓度。而不进行稀释直接进行测定的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静脉血气法)却不存在此方面的问题,故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静脉血气法)测定的钠离子更准确。


那么,影响Na+检测结果出现假性低钠血症的因素,具体机制是什么呢?

图2


如图2所示,此三组溶液中的钠离子实际浓度均为150mmol/L,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均将样本稀释为相同的体积即100ul。


(1)组稀释液


以单纯的钠离子水溶液做为“对照组”,当理想状态时水溶液仅含有钠离子而不存在固相成分(脂质、蛋白质)而且钠离子不占有体积,则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根据100ul溶液中钠离子产生的电势,所测得的钠离子浓度为150mmol/L,要记得,钠离子浓度与纯水的比例是固定的,也就是150:100 = 1.5。


(2)组稀释液


实际正常人血浆中存在固相物质(脂质、蛋白质),水溶液中纯水的体积减少,但钠离子浓度与纯水的比例依然不变,因此100ul稀释样本中存在7ul(7%)的固相物质(脂质、蛋白质),水占有的体积则仅剩下93ul (93%)。既然“钠离子与水的比例固定”,那么由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得93ul溶液中的钠离子所产生的电势差则推出钠浓度为(150/100)*93=139.5 mmol/L。


(3)组稀释液


同理,当血浆中存在增加了9%的脂质,此时血浆中含有16%固相物质(7%+9%,脂质、蛋白质)84%的水体,那么100ul稀释样本中则是由16ul的固相物质(脂质、蛋白质)与84ul的水组成。由于“钠离子与水的比例固定”,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得的电势差则推出钠离子在100ul样本中的浓度为(150/100)*84=126 mmol/L。


当固相成分增多时,相应的水比例会减少,则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稀释样本中钠离子含量减少,进而钠离子所产生的电势差减少,即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所测定的钠离子浓度降低。


当血浆中的固相物质如脂类(尤其为高甘油三酯)、蛋白质增高时,可影响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所测定的钠离子浓度。而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静脉血气法)并不受血浆中固相物质浓度的增多或减少而受影响。


这样的话,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的钠离子测定呢?

 

凡是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蛋白质血症的疾病都可导致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假性低钠血症。其中可引起高蛋白血症的疾病有:多发骨髓瘤、静脉大量应用丙球蛋白等。


小结


因此,当生化检查(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中出现低钠血症伴血甘油三酯升高或高蛋白血症时,此测定的结果低血钠多为假性低血钠。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建议重新改用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静脉血气法)进行测定,进而再决定需不需要补充钠盐。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