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与天人合一

 阳光行者2016 2017-05-04

《周易》与天人合一

《周易》,儒家尊它为“群经之首”,道家尊它为“三玄之冠”,数千年来,从帝王到百姓,从鸿儒到术士,从世外隐士到凡夫俗子,从政治家到军事家,从思想家到科学家,无不对《周易》抱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传易、说易、用易,大到国家的治乱兴亡,小到个人的荣辱得失,人们无不希望能从《周易》这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周易》就像那用之不竭的源泉,浇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它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理性思维,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周易》书影)

一本神奇的《周易》,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思想?

《周易》最初被称为《易》,东汉郑玄注《易》时说“易”有三个意思:

简易

《周易》把天下万物的运行规律归结为八卦,八卦结合形成六十四卦,试图用这些模式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概括起来,以简驭繁,用以表示各种可能性。

不易

正是这些模式的建立,概括了天地万物运行的秩序。阴阳互动、八卦对应及其三百八十四爻指代的不同,万物不管怎么变化,都在《周易》的体系之中。

变易

占卜正是试图预测万物的变化,而《周易》则处处体现出变异、变化、变动的意识。

《周易》六十四卦

《周易》一书可分为《经》、《传》两大部分。《经》是对六十四卦卦义的揭示和吉凶的判断,分上、下两篇;《传》是对《经》的解释,包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合为“十翼”。当然,这些内容并不是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经过了很多人的创作和增缮。从伏羲作“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到孔子作“十翼”,《周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才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

(伏羲推演八卦图)

翻开《周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种符号,分别代表着“阳”、“阴”的意义。“—”称阳爻,“--”称阴爻,将阳爻、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且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在每一卦、每一爻之后,《易传》都用简练的文字对其进行了解说。

(伏羲推演八卦之地——卦台山)

《周易》以八卦为基本模式,其中的卦、爻、辞既讲自然现象的变化,又配以人事的吉凶悔吝。这是一种将感性形象和抽象意义相互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符号性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内核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就是认为天地间万物的运动都受天地自然运转的约束与制衡,这就要求人类要遵从自然法则,要保持自身主体与自然界客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的四个“合”字,就是讲“天人合一”。所谓“先天”,指的是天的先导,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便加以引导;所谓“后天”,即指要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从天而动;“与天地合其德”,即人与自然界要互相适应,相互协调。这一思想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八卦图、河图、洛书)

六十四卦的排列结构,更含有天、地、人三才的意义。“乾”、“坤”两卦居首,代表创生化育万物的天与地,其余六十二卦代表万物,而人则包含在万物之中。这些无不说明,人与其他万物一样,都是天地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大千世界变动不居,神妙莫测,要达到天人和谐,人就要服从于普遍规律。天地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从不违背规律而乱动,才有日升月落、旦暮晦朔、四时交替,井然有常,绝无偏差。人类社会的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顺应规律,就会海晏河清,政通人和;反之,违背规律而为,就会政暗民叛,国将不国。由此出发,衡量人们的行为正确与否,就要看事情是否与天地之道相合。《系辞传上》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其实,不仅圣人,君子、贤人乃至百姓,都是按照天地之道行事的,不同只在于君子自觉而百姓自然。

(六十四卦图)

人类效法天地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品格修炼。如《乾卦·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效法天地之德行,就要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又能厚德载物,以道德教化行于人世,以蓄积美德,人们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而且,人在修身的基础上,更要敏行,通过人的积极行动,达到天人合一。一个人简单地效法和遵循天道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争取最好的结果,即达到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这才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

《周易》这本书的本意,不外乎帮助人们去了解天地之道即自然规律,同时也了解和认识人类本身。君子法天,遵循天的规律,又发挥自己的美德,泽及万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是多么完美的境界!


国学链接:

西河儒学

《论语》的君子之道

儒家的渊源

中国艺术写意性的内在要求

曹胜高:史前绘画---文明之光的点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