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当时有人说它没有 “建筑术”, 有人说它是“两部小说”。 作者委婉地拒绝了这些批评。他 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 ——两条线索有 “内在的联系”。对此众说纷纭。依我看,指的是有一个统一的 主题,即当时俄国资本主 义迅猛发展带来的、作者所认为的 灾难性的后果:一方面是贵族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在家庭、 婚姻等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发生激烈变化,卷首 “奥布隆斯基家 里一切都混乱了”一语有 象征意义;另一方面是农业受资本主 义破坏,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也就是列文说 的: “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以安娜为中心的线索(包括奥布隆斯基、卡列宁、弗龙斯基以至谢尔巴茨基等家族)和列文的线索,分别表现了这两方面的问题。这两位主人公相联系的、亦即在他们这两条线索上的一 些次要的人物,是伴随着他们出场并围绕他们而活动的。与 安娜—卡列宁和安娜—弗龙斯基相联系的,主要是彼得堡上 流 社会的三个圈子和军界的某些贵族;与列文相联系的, 主要是外省贵族、地主、农民以及个别商人。一般说来,安 娜这条线索上的人物大多涉及道德伦理问题,列文这条线索 上的人物 大多涉及社会经济问题。当然,两者间有时也相 互交叉。这些人物决不仅是两位主人公的陪 衬或对照物, 而且常常居于前景,在情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正是赖有他们,作品才得 以超出家庭关系的范围,突破家庭小说的框架,成为作者所说的 “内容广泛的、自由的小说”,从而成为广泛反映俄国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生活的史诗性杰作。就艺术来说,《安娜·卡列尼娜》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它的 融合无间、互相呼应的两条 线索的结构,继《战争与和平》 之后,又一次成为 “背离欧洲形式”、找到“新的框架”的不世之 作。再则这部小说的每一场面、每一插曲、每一画面,一般不 只是“背景”或偶然的 “布景”,而是整体的有机部分,这也显示 出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安娜·卡列尼娜》是完全意义上的心理小说。不仅人物的内心生活描写充分,就是人物间的冲突也大都是心理上的,或是通过心理来表现的,因此全书心理描写的密度很大。虽 则一般使用传统手法,即作者间接叙述或由人物的语言、动作或表情等直接表现,但笔墨十 分细腻。例如总是在动态中写心理过程,一般是展示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或每一横断面,把人物内心的每一颤动显现出来。这些过程一般不是直线式的,而其曲折反复也不是循环,而是 螺旋形的进展,因此令人感到的不是繁复累赘,而是步步深入。而在不少场合,人物心理还 是前后截然相反的,借用俄国批评家巴赫金的术语来说,是 “对话”式的。这种“对话”有 时表现于较长的心理过程的始与终,是逐渐变化的结果;有时则是突然转折。前者如达里娅去探望安娜的那一插曲,后者如科兹内雪夫向瓦莲卡的求爱。但无论是渐进或是突变,都符合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的规律。有时也进入半下意识的领域,如安娜从莫斯科回彼得堡的车上的那种迷离恍惚的心态。而在一些属于传统手法的内心独白中也有所创新。奥布隆斯基在利季娅 ·伊万诺夫娜伯爵夫人晚会上那段断断续续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人物头脑处于半睡眠的 消极状态的凌乱的意识之流。特别是安娜在自杀前驱车经过街上时的心理活动:街上瞬息变换的各种外在印象不断引起她的自由联想,她不断由一种感触或回忆蓦地跳到另一种感触和 回忆,她强烈激动、心烦意乱、百感交集的心境跃然纸上。作者是如此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的跳跃性,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焊接点,使得人物的思路迅速转换而又十分自 然,各种思绪断断续续,此起彼伏,互不连贯而又不凌乱无序。这可以说是文学中的意识流 的神来之笔。小说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场面,许多描写生动的插 曲,以及文笔的自然、质朴和真实 ……总之,可谈者尚多。《安娜·卡列尼娜》问世一百多年了。这部出自巨匠之手 的艺术杰作,不但没有减色, 反而显得更为瑰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