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琼瑶的生死观:珍惜生命,尊重死亡

 说的都是废话呢 2017-05-05
2017-03-13 被火烤的青椒 逆旅拾遗

生与死的迷思往往被各种观念、情绪所牵绊,最终成了一桩糊涂公案。


就在昨日,79岁的琼瑶用公开信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对于生死的理解,读来令人茅塞顿开。


01


琼瑶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我们没必要为了诞生而喜悦,为了死亡而悲伤。只要我们在应该喜悦的时候保持喜悦,在需要悲伤的时候放肆悲伤,就可以了。


这样的自由才是生者最大的快乐。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和死人并没有什么分别。


琼瑶之所以会公开发布这篇文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来是年岁渐长,身体器官有所衰老,该是思考身后事的时候了;


二来是她真正理解传统文化中“生不由己”的那一部分,不想沦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失能人;


三来希望传递自己对于生死的理解,可以帮助别人看透这个迷思。


琼瑶向往的生死观是,“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简单理解,就是活着要痛快,死了也要痛快,总之不要因为亲情牵绊、道德压力而人为制造出来的痛苦。


“不要联合医生来凌辱我”,琼瑶引用此番言语,表达了自己的决绝之心。她反对一切为了维持躯体的生命症状而做出的任何人为救助,比如做手术、插各种管子、电击、气切等等。


假如一个人没有了喜怒哀乐的能力,不能思考不能说笑,不懂爱别人,没有情感和情绪,只靠各种医疗设备来维持呼吸,来显示“活着”的迹象,这样的活着比死了更悲惨。



02


我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身上插满各种管子,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只有床头的心电图显示器告诉你,他还活着。


或者,只有当极度痛苦穿透麻木的神经系统,让病人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呻吟声音时,你才意识到,那个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人还活着。


这样的活着,真是比死更加悲惨。


中国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对于那些到了正常死亡年龄的人,或者因为极端事件难以救治的人而言,让他们安然离世,才是真正的关爱。


我问过,对于那些无法称之为真正意义上活着的人,为什么还要持续救治?


被问的人苦涩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琼瑶告诉我们,这里面有法律的障碍,有道德压力,或许还有病人自己的意志,这些因素糅杂在一起,让活着的人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


所以,琼瑶首先告诉子女,遵照她的叮嘱,在那一刻到来时,让她像雪花一样自然飘落,归于尘土,这是对她最大的孝顺,反之则是最大的不孝。


有多少中国人囿于传统礼教和世俗观念,无法让将死之人按照自己心愿离开这尘世,又有多少人因为没能倾家荡产去救治将死的老人,遭受着邻里亲朋长期的谩骂与指责。


这一切,都在于我们还秉持着陈旧的生死观,未能跟上时代的进步所致。



03


琼瑶说,不论她生了什么重病,让她死得快最重要。为了不让自己在失去行动能力之后,受到子女和医生的“联合凌辱”,琼瑶将叮嘱写的十分细致,几乎想到了所有可能遭受的情况。她的核心意思还是,如果我要死了,那就让我安然快乐地死去。


在琼瑶看来,她将来的死亡是必然的一件事,是她的时候到了,她已经走完了人生艰辛的旅程,摆脱了临终前可能遭受的所有可能有的病痛。


琼瑶认为,死亡是一件值得子女为她欢喜的事情。所以,她的子女需要用正能量的思维观点来看待死亡这件事情,不要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去做违背自己的心愿的事情。


不但如此,琼瑶还对身后事提出了严格详细的要求,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公祭。琼瑶认为,死后哀荣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是生者的虚荣,对于死者毫无意义。


虽然看透生死,敢于直面死亡,但琼瑶依然会在剩余的时光里,尽最大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她列举了近期的写作计划,包括写书、写剧本,和孙子一起合作写一部关于喵星人的小说,一切都那么淡然。



04


琼瑶用一封信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死亡。尽管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琼瑶关于“珍爱生命,尊重死亡”的认识,却是我所知道的对生死迷思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生如火花,尽情燃烧自己的生命,这是活着的真谛。


每个人也可以选择死如雪花,自然而然地飘落大地,回归尘土,这是死亡的本来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